第一章 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51年2月25~28日举行。代表288人,由区各政党、人民团体民主协商产生。其中工人代表67人、工商界代表84人,两者合计占代表总数的52.4%。会议听取了自解放以来区政府20个月的工作报告,讨论如何组织及团结各界人民,进一步开展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展爱国主义生产竞赛,以及配合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改善区的市政建设工作。选举产生它的常设机构——协商委员会,负责处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工作。
第二次会议于1951年12月17~20日举行。代表308人。
第三次会议于1952年10月16~18日举行。代表308人。
前3次会议在听取和讨论区政府工作报告后均作出决议,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议案4726件,意见1527件。
第四次会议于1953年3月16~17日举行。代表300人。会议传达上海市第三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报告,部署召开首届区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等事宜。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一、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199人,共召开过4次会议和1次临时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7月7~12日举行。听取关于宪法草案说明的传达报告;选举产生上海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42人。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市长陈毅,第二副书记谷牧在普陀区当选为市第一届人大代表。陈毅到会讲话,他着重谈三件事:一是关于安全生产问题,二是代表要求建造电影院、俱乐部、体育场问题,三是代表建议修建武宁路桥问题。他说:“这个建议很好,我们已经批了,由工务局办理。桥修好后,苏州河(即吴淞江)南北,上工下工、上学放学都有好处。”他还说:“普陀区要办的事不只这三件,而是几十件、几百件,我表示将普陀区人民代表大会的意见反映给市人民代表大会,能够提前办的就提前办。”
第二次会议于1955年7月6~9日举行。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以后,每次会议都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依照1954年颁布的宪法,选举产生区人民委员会以及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委员会即区人民政府,由区长、副区长、人民委员会委员组成。
第三次会议于1955年12月30~31日举行。作出贯彻对私营工商业进一步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决议。
第四次会议于1956年8月31日~9月4日举行。作出贯彻“充分利用、合理发展”上海工业方针的决议。
临时会议于1954年12月30日举行。补选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刘述周为市第一届人大代表。
二、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327人,共召开过4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56年12月12~15日举行。选举陈毅等50人为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进行区人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
第二次会议于1957年7月1~5日举行。学习和讨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第三次会议于1958年1月17~18日举行。作出关于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和动员城市剩余劳动力支援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决议。
第四次会议于1958年3月6~7日举行。批准区1958年工作规划。
三、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327人,共召开过4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58年10月3~5日举行。选举产生上海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3人;进行区人民委员会和区人民法院院长的换届选举;作出关于拥护“大跃进”的决议。
第二次会议于1959年6月26~30日举行。
第三次会议于1960年1月16~19日举行。
第四次会议于1960年8月1~3日举行。
四、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333人,共召开过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61年9月9~13日举行。选举产生上海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人,进行区人民委员会和区人民法院院长的换届选举。
第二次会议于1962年8月9~11日举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发扬民主、加强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三次会议于1963年3月30~31日举行。提出在全区掀起一个既轰轰烈烈又踏踏实实的增产节约运动,迎接国民经济新高潮的到来。
五、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333人,共召开过5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63年11月29日~12月1日举行。进行区人民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号召为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区1963~1964年的发展国民经济计划而奋斗。
第二次会议于1964年8月3~6日举行。选举产生上海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3人。
第三次会议于1964年10月21~22日举行。
第四次会议于1965年5月31日~6月2日举行。
第五次会议于1965年12月17~18日举行。提出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迎接和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新任务而奋斗。
六、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1966年4月,选举产生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33人。由于“文化大革命”,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没有举行。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中共上海市委指示,“文化大革命”中协商产生的革命委员会作为一届。1977年11月,区委、区革命委员会召开干部会议,选举产生上海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75人。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苏振华在普陀区当选为市第七届人大代表。1979年12月,区革命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补选市第七届人大代表5人。
七、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458人,共召开过4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80年8月12~16日举行。听取和审议政府、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以后,每次会议都听取这三项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三项工作报告反映三年来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拨乱反正,发展经济、加强政权建设的情况;选举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区人民政府区长、副区长、区人民法院院长、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二次会议于1981年9月23~27日举行。
第三次会议于1982年7月19~22日举行。审议本区1981~1990年城市规划纲要。
第四次会议于1983年3月22~26日举行。审议区政府关于本区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选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民等56人为上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出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决议。
八、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354人,共召开过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84年3月12~15日举行。各项工作报告反映贯彻中共十二大的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将本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生活方便、环境整洁、社会安定的新城区的内容;进行区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领导人的换届选举。
第二次会议于1985年3月12~16日举行。
第三次会议于1986年3月18~22日举行。
九、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289人,共召开过3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87年5月5~9日举行。各项工作报告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为开发、繁荣普陀
所作的努力;批准区1986~199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进行区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领导人的换届选举。由区选举产生的市人大代表芮杏文(市委书记)参加大会并讲话。
第二次会议于1988年3月11~15日举行。选举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朱镕基等57人为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朱镕基参加大会并作自我介绍。
第三次会议于1989年3月14~18日举行。首次听取和审议区财政预决算报告。
十、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296人,共召开过4次会议。
第一次会议于1990年4月13~18日举行。各项工作报告反映贯彻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决定,继续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努力发展本区经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情况;进行区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领导人的换届选举。
第二次会议于1991年3月11~16日举行。审议本区1991~199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草案)。市长朱镕基参加大会并讲话。
第三次会议于1992年3月18~23日举行。市长黄菊参加大会并讲话。
第四次会议于1993年1月12~14日举行。选举黄菊等62人为上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批准本区1991~199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后三年的调整方案。
十一、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331人。
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4月16~21日举行。各项工作报告反映贯彻中共中央指示,进一步深化改革,向市场经济转换,确定把普陀区建设成为上海西区物资贸易中心,加快城市建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进行区人大常委会、政府、法院和检察院领导人的换届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