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仓储
第一节 区属仓储
解放前,商店货物大都是现进现卖,无独立的商品贮存专用仓库,少数资金略多的商店,设有内仓,前店后仓或楼下营业,楼上堆货。解放后,为适应营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商业商品专用仓库。1952年,区工人消费合作社建立了约500平方米的仓库。同年,市百货公司第四门市部,在商场3楼附设仓库,有专职仓库保管员。1955年,曹杨新村工人消费合作社,在曹杨三村建立600平方米的商品仓库。1958年,废品区店设250平方米的仓库,1959年,又在交通路建4000平方米的废钢铁露天仓库。区百货公司、土产杂品公司等先后建立商品专用仓库。1959年,在光新路建造区商业系统第一座冷库——普陀冷库,贮容量50吨。1964年,西康菜场建造冷库1座,此后各菜场均陆续配建冷库。1978年,区属商业共有商品专用仓库12个,面积7852平方米;冷库11座,库贮吨位162吨。
1979年以后,区属商业仓储逐渐增加。1980年,区五金交电公司征地1400平方米,建造2000平方米的4层楼仓库,是区属商业系统单体面积最大的楼层式仓库。区物资回收利用公司新建仓库14座,面积26717平方米。各菜场都建有冷库。饮食行业在普及电冰箱的基础上,新建冷库12座,库贮吨位44吨。1990年,区属商业共有商品专用仓库66座,总面积51098平方米,冷库84座,总库贮吨位1222.5吨,比1978年分别增长4.5倍和6.6倍。
第二节 市属仓储
解放后,先后建有华东粮食局上海总仓库(今上海市第一粮食采购供应站),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上海分公司真如区库,中国植物油总公司上海分公司仓库,市第二粮食仓库,市烟草储运公司云岭西路仓库,市五金机械公司曹杨路仓库,市服装进出口公司中山北路仓库,市禽蛋公司真如仓库等。至1978年,共有市属商业仓储21家,总面积56.74万平方米。
1979年以后,仓储商品吞吐量增加,市属商业征地新建或改造老仓库,扩大库储面积。建有市第三粮食仓库。市蔬菜公司第二经营部曹杨路仓库,原是露天及简棚仓库,1980年,新建6600平方米库房大楼,建造贮容量为2500吨冷库一座,是市蔬菜公司系统内库贮吨位最大的冷库。扩建市商业储运联营公司铁路储运部,仓储面积6.04万平方米,是中国商业系统目前最大的现代化铁路流通中心。市百货公司、纺织品公司、针织品批发公司等单位,在铁路储运部附近的曹杨路等处建立了行业内仓储面积最大的仓库。长征乡自1979年始,也发展了仓储业,新建仓库61家,其中租借给市属商业的有26家,面积为70789平方米。1979年以来,市属商业在区内新建商品仓库44家,面积25.65万平方米(不含原地改建扩大库储面积)。
1990年,共有市属商业仓储65家,总面积82.38万平方米。其中:粮油行业5家,面积20.90万平方米;日用工业品行业(包括建材)45家,面积39.19万平方米;副食品及烟糖果品行业8家,面积16.28万平方米;土产杂品行业7家,面积6.02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