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普陀区组织机构的复杂变化,直接反映了中央和上海市关于党和政府机构调整政策的历史进程。19549月,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为地方基层组织的设立与运转提供了法律依据。19797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做了修正,此后,1982年、1986年、1995年、2004年、2015年,又多次进行修正完善,地方组织机构的职能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相应进行调整完善。另一方面,普陀区的组织机构沿革也与城区空间扩展以及功能定位转变息息相关,普陀区的区域经过六次较大规模的调整,先后从邻近的闸北、嘉定、宝山等区县陆续划入规模不等的区域,使得普陀区由苏州河以南,扩展到了跨越苏州河以北扼守上海西北大门的地带。真如、长征、桃浦等近郊地区的划入,体现了普陀区作为城郊接合部的特点和上海城市化的推进。真如镇并入普陀区以后,改变了原来以农业种植为主的经济结构,成为工厂、仓储、企事业单位的集聚地和新建住宅集中地。长征乡曾是上海有名的蔬菜之乡,撤乡建镇以来,大力发展以市场为龙头的第三产业,逐渐构筑起市场群落、商贸高地。桃浦乡则从农业和老工业基地转型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