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基层行政管理机构变迁

基层行政管理机构包括街道、乡、镇的组织机构。随着区行政区划的调整扩大,以及各个时期的工作需要,区内街道、乡、镇行政区划的划分及其办事处的设置亦相应作出多次调整。迄2017年底,行政区划为8个街道、2个镇,分别是长寿路街道、曹杨新村街道、长风新村街道、石泉路街道、甘泉路街道、宜川路街道、真如镇街道、万里街道,以及长征镇和桃浦镇。

一、1949- 1982年街道的建置沿革

街道办事处的前身是区接管委员会所属的接管专员办事处,至19535月,街道办事处名称先后为接管专员办事处、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办事处,19556月开始,以办事处所在地路名、地名或村名命名,1959年,正式定名为街道办事处。

根据上海市的统一安排,接管专员办事处建立后,各区原有的保甲组织被废除。根据“在原三至五个保的区域范围(约原90个甲至150个甲)内设一办事处”的原则1,普陀区先期设立了第一、第二两个接管专员办事处。1949年底,根据工作需要,上海市各区先后设立了冬防办事处,指导街道里弄居民组织冬防服务队,进行防特、防盗、防火等工作,普陀区有7个里弄成立了冬防办事处。19516月,上海市政府为进一步推动各区工作的深人,决定撤销各区冬防办事处,在此基础上成立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

由于区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工作繁杂,无一定的范围”“领导多头”“各搞一套、缺少配合”“工作繁重、干部太少”等方面的问题2195210月间,上海市政府鉴于各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的工作情况与经验,为加强区人民政府对广大居民群众的领导与联系,以贯彻各项工作任务与开展里弄民主建设,决定在区派出人员办事处基础上设立区人民政府办事处3。据此,普陀区在原有7个区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基础上,设立个8个区人民政府办事处。根据19526月市政府公布《上海市市区设置区人民政府办事处试行方案(草案)》规定,办事处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以地区居民为主要工作对象,主要任务是:组织发动里弄居民,领导居委会组织,组织教育居民劳动生产并推进有关居民的福利工作,推动居民文化教育,组织进行街道里弄公共卫生工作,贯彻区政府规定的有关居民工作。

2-7 1953年普陀区人民政府办事处辖区范围表4

办事处名称

东界

西界

南界

北界

第一办事处

安远路、长寿路

梵皇渡支路(今万航渡后路)

安远路

吴淞江

第二办事处

归化路

安远路、长寿路

安远路

吴淞江

第三办事处

吴淞江

西康路

安远路

吴淞江

第四办事处

潘家湾路

彭越浦、沪太路

吴淞江

潭子湾路

吴淞江

中山北路

第五办事处

潭子湾路

吴淞江

光新路

吴淞江

沪宁铁路

第六办事处

光新路

小辛庄

中山北路

近东新路

中山北路

虬江

第七办事处

小辛庄西

中山北路

曹杨路

吴淞江

东新路

中山北路

第八办事处

曹杨路

中山北路

吴淞江

中山北路

1955年,普陀区政府对所属办事处辖境进行了调整,改变之前以数字命名办事处的惯例,而代之以各办事处辖区内主要道路名称命名,办事处数量由原来的8个调整为22个。

2-8 19556月普陀区人民政府办事处辖区范围表5

名称

东  界

西  界

南  界

北  界

武宁路办事处

叶家宅路

梵皇渡支路(今万航渡后路)

长寿路

吴淞江

胶州路办事处

胶州路近常德路

长寿路

安远路

吴淞江

梅芳里办事处

西康路,长寿路285

胶州路

安远路

长寿路

大自鸣钟办事处

西康路

常德路

长寿路

西康路1281

药水弄办事处

西康路

棉纺一厂

永庆里

吴淞江

新会路办事处

近江宁路

长寿里

安远路

长寿路

普陀路办事处

江宁路

西康路

长寿路

吴淞江

归化路办事处

吴淞江

归化路

安远路

吴淞江

宜昌路办事处

归化路

江宁路

安远路

吴淞江

交通西路办事处

彭越浦、沪太路

交通路

交通路

中山北路

潘家湾办事处

潘家湾路

吴淞江

吴淞江

彭越浦

天助桥办事处

彭越浦

和平村、中山北路1438

彭越浦

沪杭铁路

中山北路办事处

中山北路1438

虬江、农林路

沪杭铁路、北王家宅

沪宁铁路

光新路办事处

虬江、农林路

光新路

吴淞江

光新路冰库、水库

朱家湾办事处

光新路

光复西路199号,中山北路2084号、2165

光复西路

虬江

太浜巷办事处

中山北路2086号、2165

中山北路2525

沪杭铁路

虬江

东新村办事处

吴淞江、光复西路201

小辛庄、 中山北路2440

近东新路

中山北路

合德里办事处

光复西路351

西合德里

吴淞江

东新路

沙洪浜办事处

武宁路东、永定新村

曹杨路

吴淞江

中山北路

光复西路办事处

曹杨路

曹家村、劳动村

吴淞江

曹杨路111弄、福兴村

翟家廊办事处

曹杨路

白玉路

曹杨路111弄、顺义路

中山北路

林家港办事处

白玉路

中山桥

顺义路

中山北路

19563月,随着真如区、大场区划人4.76平方千米,普陀区在上述地区设立宜川路、甘泉新村、曹杨新村和新渡口4个办事处进行管理。其中,宜川路办事处,东至彭越浦、沪太路,西至志丹路,南至交通路,北至延长路;甘泉新村办事处,东至志丹路,西至陇山路,南至交通路,北至新村路;曹杨新村办事处,东至曹杨路,西至杨柳青路,南至金沙江路,北至南石四路;新渡口办事处,东至中山北路,西至陈家渡,南至吴淞江,北至金沙江路(6)。普陀区人民政府办事处数量增加至26个。

19568月,普陀区再次调整了办事处数量,撤销武宁路、大自鸣钟、宜昌路、交通西路、潘家湾、太浜巷、合德里、瞿家廊、新渡口等9个办事处,并将以上各办事处辖区划归至邻近办事处管辖。普陀区人民政府办事处数量变为17个。195710月,梅芳里、光新路和光复西路3个办事处撤销,街道办事处数量减少到14个。除了药水弄、宜川路和东新村3个办事处辖区范围保持不变外,其余办事处辖区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动(7)

1958年,随着西郊区部分区域的划人,普陀区对所属办事处进行重组。1959年,办事处正式定名为街道办事处,主要任务是:办理市、区人委有关居民工作的交办事项,指导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反映居民的意见和要求(8)。此时,全区有街道办事处8个,其中,光新路街道办事处为新设立的街道办公室;东新村、宜川新村、沙洪浜、林家港、曹杨新村、胶州路和普陀路7个街道办事处,在原有区域的基础上,辖区范围有所扩大。

2-9 1959年普陀区各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表(9)

名  称

东  界

西  界

南  界

北  界

光新路街道办事处

彭越浦、潘家湾

光复西路199号,中山北路21042081

吴淞江

沪宁铁路

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光复西路201弄, 中山北路2095弄、2106

武宁路、曹杨路

吴淞江

旬阳新村

宜川新村街道办事处

彭越浦、沪太路

陇山路

交通路

新村路

沙洪浜街道办事处

武宁路

华东政法学院、沪杭铁路

吴淞江

中山北路

林家港街道办事处

华东政法学院、沪杭铁路

北新泾苗圃

吴淞江

金沙江路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曹杨路、真西支线

桃浦

金沙江路

南石四路

胶州路街道办事处

西康路

万航渡支路

安远路、长寿路

吴淞江

普陀路街道办事处

吴淞江

西康路

安远路

吴淞江

19635月撤销原光新路街道办事处,并以光新路为界,将原光新路街道办事处一分为二,新设立朱家湾街道办事处和中山北路街道办事处(10)。至此,普陀区辖街道办事处9个。这一时期的街道办事处主要任务是:了解居民的意见和要求,指导里弄委员会的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对居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居民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完成各项中心任务;根据上级政府规定,负责领导管理街道里弄集体事业的有关工作;安排居民经济生活,做好优抚救济工作;组织居民开展业余文化教育活动,发动群众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根据上级政府规定,对地区劳动力进行管理调配,做好减少城镇人口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群众性的治安保卫工作和调解工作;承办市、区人民委员会交办的其他有关居民的工作(11)

此后十余年,普陀区街道再无调整变化,直至1982年,嘉定、宝山两区部分区域的划人,以及部分普陀区域的划出,使得普陀区调整了部分原有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增设了曹安路、甘泉新村街道办事处,调整后全区有11个街道办事处(12)

2-10 1982年普陀区各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表(13)

名  称

东  界

西  界

南  界

北  界

朱家湾街道办事处

光新路

光复西路199号、岚皋路

吴淞江

沪宁铁路

胶州路街道办事处

西康路

万航渡支路

安远路、长寿路

吴淞江

沙洪浜街道办事处

武宁路

华东政法学院、沪杭铁路

吴淞江

中山北路

林家港街道办事处

华东政法学院、沪杭铁路

北新泾苗圃

吴淞江

虬江、金沙江路

中山北路街道办事处

潘家湾路

光新路

吴淞江

沪宁铁路

甘泉新村街道办事处

泾惠路、沪太路

双山路、志丹路

沪宁铁路、延长路

沪太路

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光复西路201弄、岚皋路

武宁路

吴淞江

梨园浜

宜川新村街道

办事处

彭越浦、沪太路

泾惠路

沪宁铁路

延长路

曹安路街道办事处

真西支线、曹杨路

桃浦

环浜

南石四路

普陀路街道办事处

吴淞江

西康路

安远路

吴淞江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中山北路、武宁路

环浜、枣阳路

金沙江路

梅岭北路

二、1983年以后街道镇的建置沿革

普陀区本无乡、镇的行政建置,但随着区境的扩大,原属城乡接合部的部分区域划人,带来了乡、镇的基层行政体制。

1984年划人嘉定县真如镇及长征、桃浦两乡部分地域以及宝山县彭浦乡部分地域14。随后,普陀区增设真如镇建制,是为普陀区首个建立的镇政府。至198411月,全区有街道11个、镇1个。

2-11 198411月普陀区各街道镇辖区范围表15

名  称

东  界

西  界

南  界

北  界

朱家湾街道办事处

光新路

光复西路199号,岚皋路、真西支线

吴淞江、虬江、梨园浜

沪宁铁路

中山北路街道办事处

潘家湾路

光新路

吴淞江

沪宁铁路

胶州路街道办事处

西康路

万航渡支路

安远路、长寿路

吴淞江

沙洪浜街道办事处

武宁路

华东政法学院、沪杭铁路

吴淞江

中山北路

林家港街道办事处

华东政法学院、沪杭铁路

北新泾苗圃

吴淞江

虬江、金沙江路

甘泉新村街道办事处

泾惠路、沪太路

棉花仓库

沪宁铁路

灵石路

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光复西路201弄、岚皋路

武宁路

吴淞江

梨园浜

宜川新村街道

办事处

彭越浦、沪太路

泾惠路

沪宁铁路

延长路

普陀路街道办事处

吴淞江

西康路

安远路

吴淞江

曹安路街道办事处

真西支线、曹杨路

真北路

虬江

曹安路、南石四路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中山北路、武宁路

环浜、枣阳路

金沙江路

梅岭北路

真如镇政府

真西支线

真北路

曹安路、南石四路

真南路

此后,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普陀区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对所属街道镇进行了多次调整。

198510月,市政府批准将朱家湾街道石泉路以北区域划出,设立石泉新村街道办事处161987年,随着沪太、管弄大型居住区的建成,宝山、嘉定县部分地域再次划人,7月和10月,沪太新村、石泉新村街道办事处陆续正式成立,区辖变为13个街道、1个镇。1988年,林家港街道办事处改称长风新村街道办事处。

1991年,由于社会管理的需要,按照“精简机构、强化管理、发挥优势、体现特色”的指导思想,调整6个街道行政管理区划,通过“撤六建三”原则17,调整行政区划,撤销普陀路街道和胶州路街道,合并新建长寿路街道;撤销甘泉新村街道和沪太新村街道,合并新建甘泉路街道;撤销石泉新村街道和朱家湾街道,合并新建石泉路街道,行政区辖10个街道、1个镇。

19927月,为解决普陀区与嘉定县在接合部部分地区交叉管理问题,经市政府批准,嘉定县所辖长征、桃浦两乡成建制划归普陀区管理。随着长征乡和桃浦乡全部划人区境,行政区辖为10个街道、1个镇、2个乡,是为普陀区首次出现乡的建制。

2-12 19927月普陀区各街道、乡镇辖区范围表18

办事处名称

区  位

境  域  范  围

石泉路街道办事处

区中部

东与中山北路街道相邻,西与真如镇接壤,南与长寿路、东新村街道毗连,北与甘泉路街道相接

中山北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部

东与闸北区(2015年合并为静安区)毗连,西与石泉路街道接壤,南临吴淞江与长寿路街道为邻,北与宜川新村、甘泉路街道相连

长寿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南部

东临吴淞江与闸北区为邻,西与沙洪浜路街道相连,南与静安区接壤,北与东新村、石泉路街道为邻

沙洪浜街道办事处

区中南部

东与东新村街道毗连,西与长风新村街道接壤,南临吴淞江与长寿路街道及长宁区为邻、北与曹杨新村街道相接

长风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西南部

东与沙洪浜街道接壤,西与长征乡连接,南临吴淞江,北与曹安路、曹杨新村街道及长征乡毗连

甘泉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北部

东与宜川路街道相接,南沿与石泉路街道相邻,西至岚皋路与长征乡接壤,东北沿沪太路与闸北、宝山区毗邻

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中部

东、北皆与石泉路街道为邻,西与曹安路街道接壤,西南与沙洪浜、曹杨新村街道毗连,东南与长寿路街道隔江相邻

宜川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东部

东与闸北区接壤,南与中山北路街道毗邻,西、北皆与甘泉路街道相连

曹安路街道办事处

区西部

东与东新村、曹杨新村街道为邻,西与长征乡接壤,南与长风新村、曹杨新村街道毗连,北与真如镇相接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中部

东南与沙洪浜、长风新村2街道为邻,东北与东新村街道接壤,西南与长风新村街道毗连,西北与曹安路街道连接

真如镇政府

区西北部

东与石泉新村街道为邻,南与曹安路、东新村2街道接壤,西、北与嘉定县(1993年改名嘉定区)毗连

长征乡政府

区西北部

西北与嘉定县江桥镇、宝山区大场镇相接,东与区东新村、甘泉路等街道毗邻,南临吴淞江

桃浦乡政府

区西北部

东与真如镇、长征乡相连,南、西与嘉定县相接,北与宝山区毗邻

普陀区出现乡的建制时间并不长,1993年底,市人民政府同意撤销长征乡、桃浦乡的建制,设立长征镇、桃浦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同年,东新村街道更名为东新路街道,沙洪浜街道更名为白玉路街道。此时,普陀行政区辖为10个街道、3个镇。19941221日,区政府决定调整真如镇、桃浦镇行政管辖区域,将真如镇所辖桃浦新村及桃浦河西侧、真南路以北部分区域归属桃浦镇管辖。

19963月,市政府为解决成都路高架动迁居民以及普陀、静安、长宁、闸北四个区的市政动迁居民安置,在区西部建立了真光路街道,普陀区街道数量增加至11个。至19973月,在区西北部又增设了白丽路街道。至此,普陀区有街道12个、镇3个。19997月,宜川新村街道与中山北路街道撤二建一,成立宜川路街道,普陀区街道数量又减至11个。同一时期,区政府按照职权利一致的原则,明确授权街道、镇对辖区的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街道经济组织行使政府管理职能。街道、镇综合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对所承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的作用日趋显现。

进入21世纪,随着普陀区经济建设的发展,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市政建设和旧城改造突飞猛进,人口迁移幅度较大,使得原来的城市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状况,更好地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增强街道的整合力和统筹协调能力,20005月,普陀区对辖区行政区划进行了一次较大的调整,撤销曹安路、白玉路、东新路、真光路、白丽路5个街道,在撤并调整过程中,长寿路、曹杨新村、长风新村、石泉路4个街道和真如、长征、桃浦3个镇的行政区划也相应调整。调整后,普陀区有街道6个、镇319

2-13 20005月普陀区各街道、乡镇辖区范围表20

办事处名称

区  位

境  域  范  围

长寿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南部

东以苏州河、长寿路桥为界与闸北区相望,南至安远路与静安区交界,西至曹杨路与长宁区接壤,北起中山北路与石泉路街道为邻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中部

东沿中山北路与长风新村街道、长寿路街道相邻,南至金沙江路、怒江路与长风新村街道为邻,西依桃浦河与长征镇毗连,北以武宁路为界与石泉路街道、真如镇相接

长风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南部

东起曹杨路与长寿路街道接壤,南濒苏州河同长宁区隔江相望,西北以中环线真北路和虬江为界与长征镇为邻,东北角中山北路与曹杨新村街道衔接

石泉路街道办事处

区中部

东沿光新路与宜川路街道相邻,南至中山北路与长寿路街道接壤,西到武宁路、曹杨路与曹杨新村街道、真如镇毗连,西北与长征镇相连,北沿沪宁铁路和甘泉路街道为邻

甘泉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北部

东至延长西路、经惠路与宜川路街道相接,南沿交通路与石泉路街道相邻,西至岚皋路与长征镇接壤,东北沿沪太路与闸北、宝山区毗邻

宜川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部

东沿沪太路、彭越浦、恒丰路桥与闸北区接壤,南至苏州河与长寿路街道毗邻,西至光新路、泾惠路与石泉路街道、甘泉路街道为邻,北至延长西路与甘泉路街道相连

真如镇政府

区中西部

东沿曹杨路与石泉路街道相连,南以武宁路为界与曹杨新村街道和长征镇接壤,西至万镇路与桃浦镇和嘉定区真新街道毗邻,北以交通路为界与长征镇相邻

长征镇政府

区西南和东北部

是区内唯一分为南北两块的地区。 南块,东以真北路、虬江、桃浦河为界与长风新村街道、曹杨新村街道接壤,南以苏州河为界与长宁区相望,西至花家浜路、万镇路与嘉定区真新街道毗连,北至武宁路与真如镇为邻。 北块,东起灵石路与甘泉路街道相邻,南沿交通路与真如镇、石泉路街道接壤,西至真北路与桃浦镇为邻,北与宝山区大场镇毗邻

桃浦镇政府

区西北部

东以真北路为界与长征镇相连,南以金鼎路与嘉定区江桥镇为邻,西以众仁路为界与嘉定区南翔镇相邻,北以沪南浜、走马塘为界与宝山区祁连镇、大场镇毗邻

 

图2-1  2000年普陀区行政区划图(21)

2001年以后,普陀区行政区划有过3次调整。201210月,为配合真如城市副中心推进配套工程建设,以新建真华路中心为界互换土地,调整石泉路街道与真如镇行政区划2220141124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真如镇建制,设立真如镇街道办事处;从长征镇析出部分区域,设立万里街道办事处。调整后的行政区辖有街道8个、镇2个。此后,于12月调整长风新村街道与长征镇行政区划。这一时期,街道镇的区划调整不再频繁,但街道镇保障、服务民生的职能在历次改革中日益清晰。2002年,根据《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区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推进六项实事(社区学校建设、“厨房工程”建设、“星光计划”目标落实、失业人员安置、环境建设整治、司法和信访窗口建设),抓好三个落实(社区党建、文明创建、社区稳定)为突破口,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各项管理目标任务落实。2009年,根据《关于本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意见》及《关于同意普陀区镇级机构改革方案的批复》的有关精神,强化区镇级机构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经济管理职能。2015年,根据市委一号课题精神,全市各区县街道不再承担招商引资职能,将工作重心落在服务保障民生方面;区编委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区各街道镇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明确完善街道所属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社区党建服务中心、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3个事业单位机构设置,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治中心3个平台(场所)建设,理顺街道党政机构与各中心关系,构建面向基层的服务管理平台体系。

2-14 201412月普陀区各街道、镇辖区范围表23

办事处名称

区  位

境  域  范  围

长寿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南部

东起苏州河与闸北区隔河相望,南始安远路与静安区相邻,西至曹杨路,北抵中山北路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中部

东沿中山北路与长风新村街道、长寿路街道相邻,南至金沙江路、中山北路与长风新村街道为邻,西至杨柳青路、桃浦河与长征镇毗连,北以武宁路为界与石泉路街道、真如镇相接

长风新村街道办事处

区南部

东起曹杨路与长寿路街道接壤,南濒苏州河同长宁区隔江相望,西北以中环线真北路和虬江为界与长征镇为邻,北至金沙江路、中山北路与曹杨新村街道接壤

石泉路街道办事处

区中部

东沿光新路与宜川路街道相邻,南至中山北路与长寿路街道接壤,西到武宁路、曹杨路与曹杨新村街道、真如镇毗连,西北与万里街道相连,北沿沪宁铁路和甘泉路街道为邻

甘泉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北部

东至延长西路经惠路与宜川路街道相接,南始延长西路、泾惠路、交通路与石泉路、宜川路街道相邻,西至岚皋路与万里街道接壤,北至灵石路与闸北、宝山区接壤

宜川路街道办事处

区东部

东沿沪太路、彭越浦与闸北区接壤,南至苏州河与长寿路街道毗邻,西至光新路与石泉路街道为邻,北至交通路、泾惠路、延长西路与甘泉路街道相连

真如镇街道办事处

区中西部

东至真华路与石泉路街道相连,南至武宁路、曹安公路与曹杨新村街道和长征镇接壤,西至万镇路与桃浦镇和嘉定区真新街道毗邻,北至沪宁铁路与万里街道相邻

万里街道办事处

区东北部

东至岚皋路与甘泉路街道为邻,南至交通路与石泉路、真如镇街道接壤,西至桃浦西路、真南路与桃浦镇毗邻,北与宝山区大场镇交界

长征镇政府

区西南部

东至桃浦(河)与曹杨新村街道相邻,南至金沙江路、吴淞江以北与长风新村街道和长宁区相连,西至万镇路、花家浜路与嘉定区真新街道相接,北至曹安公路与真如镇街道接壤

桃浦镇政府

区西北部

东至真北路、交通路与万里、真如镇街道相交;南至金鼎路、沪宁铁路与嘉定区真新街道、江桥镇相邻;西至众仁路与嘉定区南翔镇相连;北至走马塘、河南浜与宝山工业区、大场镇相接

1947年建区以来,普陀区境由2.65平方千米扩展到55.53平方千米,与此同时,普陀区的基层行政管理机构也经历了20余次的变迁。从区接管专员办事处到冬防办,再到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区人民政府办事处、区街道办事处,加之乡镇的划人,普陀区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由1949年的2个接管专员办事处发展到2017年的8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

2-15 普陀区基层行政管理机构建置沿革一览表(24)

名  称

建立(划入)

时间

撤销时间

简 要 变 动 情 况

武宁路办事处

1955.06

1956.08

1955年,改变之前以数字命名办事处的惯例,以各办事处辖区内主要道路名称,办事处数量由原来的8个调整为22个。

19568月,撤销9个办事处,并将撤销办事处辖区划归至邻近办事处管辖

大自鸣钟办事处

1955.06

1956.08

宜昌路办事处

1955.06

1956.08

交通西路办事处

1955.06

1956.08

潘家湾办事处

1955.06

1956.08

太浜巷办事处

1955.06

1956.08

合德里办事处

1955.06

1956.08

翟家廊办事处

1955.06

1956.08

梅芳里办事处

1955.06

1957.10

1955年,改变以数字命名办事处的惯例,以各办事处辖区内主要道路名称为办事处名称,办事处数量由原来的8个调整为22个。

195710月,撤销3个办事处

光新路办事处

1955.06

1957.10

光复西路办事处

1955.06

1957.10

胶州路办事处

1955.06

1958

1955年,改变以数字命名办事处的惯例,以各办事处辖区内主要道路名称为办事处名称,办事处数量由原来的8个调整为22个。

1958年,随着西郊区部分区域的划入,普陀区对所属办事处进行重组

药水弄办事处

1955.06

1958

新会路办事处

1955.06

1958

普陀路办事处

1955.06

1958

归化路办事处

1955.06

1958

天助桥办事处

1955.06

1958

中山北路办事处

1955.06

1958

朱家湾办事处

1955.06

1958

东新村办事处

1955.06

1958

沙洪浜办事处

1955.06

1958

林家港办事处

1955.06

1958

新渡口办事处

1956.03

1956.08

19563月,随着真如区、大场区划入4.76平方公里,在划入地区设立宜川路、甘泉新村、曹杨新村和新渡口4个办事处进行管理。

1956年8月撤销,并将撤销办事处辖区划归至邻近办事处管辖 

宜川路办事处

1956.03

1958

19563月,随着真如区、大场区划入4.76平方公里,在划入地区设立宜川路、甘泉新村、曹杨新村和新渡口4个办事处进行管理。

1958年,随着西郊区部分区域的划入,普陀区对所属办事处进行重组

甘泉新村办事处

1956.03

1958

曹杨新村办事处

1956.03

1958

光新路街道办事处

1959

1963.05

1959年春,原朱家湾、太浜巷办事处地境虬江以南光复西路201弄、中山北路2095弄、2106号以东属光新路街道办事处,以西属东新村街道办事处;虬江以北、旬阳路以东属光新路街道办事处,以西属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19635月,撤销光新路街道办事处,并以光新路为界,将原光新路街道办事处一分为二,新设立朱家湾街道办事处和中山北路街道办事处

普陀路街道办事处

1959.02

1991.10

1959年,成立街道办事处,划定辖地范围。1991104日,撤销普陀路街道和胶州路街道,合并新建长寿路街道

林家港街道办事处

1959.08

1988.10

1958年8月,行政区域调整时,将沪杭铁路和内港三区以东的林家港区片和劳动村等地划给沙洪浜街道。其他地域于1959年成立该街道。19849月,将真北路木渎港以西,云岭西路以北至金沙江路地区划入。198810月,林家港街道更名为长风新村街道

胶州路街道办事处

1959.08

1991.10

1959年8月成立街道办事处,划定辖地范围。1991104日,撤销胶州路街道和普陀路街道,合并新建长寿路街道

东新村街道办事处

1959.08

1993.03

1959年8月成立街道办事处,划定辖地范围。1963年,辖地又经调整。199333日,东新村街道更名为东新路街道

沙洪浜街道办事处

1959.08

1993.05

1959年8月建立街道办事处,从林家港街道划入内港三区以东的林家港及劳动村一带地区。1993521日,沙洪浜街道办事处更名为白玉路街道

宜川新村街道办事处

1959.08

1999.07

1959年8月合并宜川路、甘泉新村办事处,成立宜川新村街道。19823月,将泾惠路以西、延长路以北地区划出,另建甘泉新村街。19997月,撤销宜川新村街道和中山北路街道,合并新建宜川路街道

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

1959.08

1959年8月成立街道办事处,划定辖地范围。19822月,为了便于管理,将西北部辖地划出,另建曹安路街道。20005月撤销曹安路街道,其桃浦河以东地域划入曹杨新村街道

朱家湾街道办事处

1963.05

1991.10

19635月经市政府批准,19647月由光新路街道的5个居委会和原东新村街道的3个居委会合并正式建立该街道。19849月划入真如镇的赵浦以西及真西铁路支线以东地区。198511月,石泉路以北地区划出。1991104日,撤销朱家湾街道和石泉新村街道,合并新建石泉路街道

中山北路街道办事处

1963.05

1999.07

19635月将光新路以东辖地划出,建立该街道。19997月,撤销中山北路街道和宜川新村街道,合并新建宜川路街道

甘泉新村街道办事处

1982.02

1991.10

1982年2月将甘泉新村辖地重新划出,并增划宝山县老铁路基以东,沪太路西南,延长路、甘泉路以北地区,建立该街道。1991104日撤销甘泉新村街道和沪太新村街道,合并新建甘泉路街道。

曹安路街道办事处

1982.02

2000.05

19822月,将曹杨新村街道西北的二村、三村、八村及七村一部分、小俞家弄等地区划出,加上从嘉定县东部划入的桂巷新村等地,建立该街道。19849月扩大市区时,将嘉定县长征乡真北路以东,曹安路以南,西虬江以北地区划入本区后也归该街道。20005月撤销曹安路街道,其桃浦河以西地域划入长征镇;武宁路以北地域划入真如镇;桃浦河以东地域划入曹杨新村街道

真如镇

1984.11

2014.11

198411月由嘉定县划归普陀区。19951月将真如镇所辖桃浦新村及桃浦河西侧、真南路以北部分区域归属桃浦镇管辖。20005月,撤销曹安路街道,其曹安路街道武宁路以北地域划入真如镇。20005月长征镇新星村地域划入真如镇。201411月,撤销真如镇建制,设立真如镇街道办事处

沪太新村街道办事处

1987.7

1991.10

19877月建立沪太新村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是东北至沪太路,南到延长路,西自志丹路折向新村路、子长路。1991104日撤销沪太新村街道和甘泉新村街道,合并新建甘泉路街道

石泉新村街道办事处

1987. 10

1991.10

198510月,朱家湾街道石泉路以北区域划出,198710月,划出区域正式建立石泉新村街道。1991104日,撤销石泉新村街道和朱家湾街道,合并新建石泉路街道 

长风新村街道办事处

1988.10

198810月由林家港街道更名而来。20005月撤销白玉路街道,其辖地并入长风新村街道。201412月,长风新村街道所辖的金沙江路以北、虬江河以南、大渡河路以西、真北路以东地块划入长征镇

甘泉路街道办事处

1991.10

1991104日由原甘泉新村街道和沪太新村街道撤二建一成立

石泉路街道办事处

1991.10

1991104日由原石泉新村街道和朱家湾街道撤二建一成立。20005月撤销东新路街道,其中山北路以北地域划入石泉路街道,石泉路街道中山北路以南地域划入长寿路街道。2012年10月以新建真华路中心为界,与真如镇互换土地

长寿路街道办事处

1991.10

1991104日由原胶州路街道和普陀路街道撤二建一成立。20005月撤销白玉路街道,其曹杨路以东地域划入长寿路街道;撤销东新路街道,其中山北路以南地域划入长寿路街道;石泉路街道中山北路以南地域划入长寿路街道

长征乡

1992.07

1993.12

19836月建立乡人民政府。1992715日由嘉定县划归普陀区。19931220日撤销乡的建制,建立普陀区长征镇

桃浦乡

1992.07

1993.12

1983年建立乡人民政府。1992715日由嘉定县划归普陀区。19931220日撤销乡的建制,建立普陀区桃浦镇

东新路街道办事处

1993.03

2000.05

19933月由东新村道办事处更名而来。20005月撤销东新路街道,其中山北路以南地域划入长寿路街道,中山北路以北地域划入石泉路街道,石泉路街道中山北路以南地域划入长寿路街道

白玉路街道办事处

1993.03

2000.05

19935月由沙洪浜街道办事处更名而来。20005月撤销白玉路街道,其曹杨路以西地域划入长风新村街道,曹杨路以东地域划入长寿路街道

长征镇

1993.12

19931220日撤销乡的建制,建立长征镇。20005月,长征镇新星村地域划入真如镇;撤销曹安路街道,其桃浦河以西地域划入长征镇。201411月析出镇域东北区域,设立万里街道;12月,金沙江路以北、虬江河以南、大渡河路以西、真北路以东地块划入长征镇

桃浦镇

1993.12

19931220日撤销乡的建制,建立桃浦镇。19951月将真如镇所辖桃浦新村及桃浦河西侧、真南路以北部分区域归属桃浦镇管辖。20005月,撤销白丽路街道,其地域并入桃浦镇

真光路街道办事处

1996.03

2000.05

1996330日建立真光路街道办事处,其辖区范围是东至真北路,西至万镇路,南至曹安路,北至沪宁铁路。20005月撤销真光路街道,其地域并入真如镇

白丽路街道办事处

1997.03

2000.05

19973月新建白丽路街道。20005月撤销白丽路街道,其地域并入桃浦镇。

宜川路街道办事处

1999.07

19997月,宜川新村街道与中山北路街道撤二建一,成立宜川路街道

真如镇街道办事处

2014.11

201411月撤销真如镇建制,设立真如镇街道,其辖区范围是东至真华路,南至武宁路、曹安公路,西至万镇路,北至沪宁铁路

万里街道办事处

2014.11

201411月,长征镇部分区域析出,设立万里街道,其辖区范围是东至岚皋路,南至交通路,西至桃浦西路、真南路,北与宝山区大场镇交界

(1)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档案馆:《接管上海上卷:文献资料》,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2)《关于区人民政府派出人员办事处工作上存在的问题》,1952年10月,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B1-1-24。
(3)《上海市市区设置区人民政府办事处试行方案(草案)》,1952年10月,上海市档案馆藏,档号:B1-1-24。
(4)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页。
(5)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77-378页。
(6)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80页。
(7)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81-382页。
(8)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
(9)(10)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82页。
(11)上海市人委:《上海市街道办事处工作条例试行草案》,1963年8月。
(12)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8、37、383页。
(13)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83-384页。
(14)上海市普陀区志编纂委员会:《普陀区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15)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83-384页。
(16)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普陀区地名志》,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17)上海市普陀区志编纂委员会:《普陀区志(1991-2003)》,方志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4页。
(18)根据《普陀区志》《普陀区志(1991-2003)》《真如镇志》《长征乡志》《桃浦乡志》相关资料整理。
(19)《普陀区人民政府关于普陀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及部分街道撤并的函》,2000年3月20日,普陀区档案馆藏,档号:27-25-462。
(20)根据《普陀区志(1991-2003)》《普陀年鉴》相关资料整理。
(21)《上海市普陀区行政区划图》,2000年3月,普陀区档案馆藏,档号:27-25-462。
(22)上海市普陀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普陀年鉴2013》,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年版,第310页。
(23)上海市普陀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普陀年鉴2015》,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版,第293-310页。
(24)根据《普陀区志》《普陀区志(1991-2003)》《普陀年鉴》《文汇报》等相关资料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