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计量标准化管理
第一节 计量管理机构
1962年11月,成立普陀区商业计量站,隶属于区商业局,负责衡器检修,不属行政管理机构。1963年4月,成立普陀区计量管理所,行使对各行业计量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
1966年初,全市10个区的计量管理所精简为5个计量管理所,普陀区与闸北区合并为上海市计量测试管理局第二计量管理所,所址设在普陀区。1973年改为上海第三计量管理所。业务范围以普陀、闸北2区为主,并兼顾其他各区。其中测力组要负责全市的小吨位材料试验机的检修任务,还需满足外地的检修要求。
1987年5月成立普陀区标准计量管理所,受普陀区科学技术委员会领导。1988年6月成立普陀区计量检定站[代号沪71],由普陀区标准计量管理所领导。
区内计量传递网点有3个:上海无线电二厂(无线电),华生电器厂(热电),上海无线电一厂。
第二节 计量器具管理
一、计量器具的制造与修理
民国35年(1946年),区内制造和修理衡器的商号有甘裕成秤号、丁泰祥秤号、大陆磅厂、华洋磅厂4家。1990年,全区有制造和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24家。
二、计量器具的检定
1963年,区计量管理所在10个区属商业公司建立了对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维修保养制度和保管使用规则。1964年,商业衡器受检面达99%,平均合格率73.23%;工业衡器受检面95%,平均合格率61.91%。1990年,普陀区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总计为7400余件(台),其中用于贸易结算的近6000件,安全防护120余件,医疗卫生1300余件,环境监测74件(台)。属于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900余件(台)。
第三节 计量检定人员的考核培训
1963年培训检修衡器的技术人员和衡器保管员57人。1964年培训167人。1986年后企业检定人员要有相应项目的技术考核证书,按《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进行法制管理。1988年后,对区属企业事业单位从事计量检定工作的300余人进行培训、考核、发证,授权区副食品公司、粮食局、烟糖公司、烟杂公司、药材公司等负责对商业系统的衡器进行强制检定。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解放后,境内纺织、冶金、化学、电子、轻工、食品等行业的标准化工作由各主管局统一管理。区属工业自1984年起有企业标准,1985年起对企业标准备案。1990年,境内企业有产品标准400余个,达到国家一级计量单位的有:上海冶金设备制造厂、上海无线电一厂、上海无线电二厂、上海无线电六厂、上海钻石手表厂、天厨味精厂、橡胶机械二厂(正泰橡胶厂分厂);达到二级计量标准的单位有61家。
第五节 商品计量质量监督
一、 工业产品的计量质量监督
民国36年(1947年),上海市度量衡检定所曾对所属派出机构发布随时校验度量衡器的办法,而实际上无法管理各工业产品的质量。1950年以后,组织量值传递,做到计量器具正确;1980年扩大到计量数据,使计量工作与企业质量直接联系。
区集体事业管理局下属企业以计量作必备条件取得出口优、市优、部优产品的,有朝阳袜厂、美通磁钢厂;创造较好经济效益的,有晶艺仪表厂、真如无线电厂、西康消防器材厂、华泉电器厂。
计量作为必备条件取得产品许可证的单位,有华东电梯厂、华英电子仪器厂、曹杨医用器械厂、精华电子仪器厂、捷成数字表厂、锦华玻璃仪器厂、晶化电讯厂、晶艺仪表厂、环球仪表厂、森森食品厂。
二、市场商品的计量质量监督
1963年,各菜场和集市贸易设立公平秤校验站19个。1980年以后,在商业单位开展“物价、计量双信得过”活动。1986年评出“双信”单位6家,1988年评出20家。1989年由“双信”活动扩展为“物价、计量、质量、服务”4个“信得过”活动,促使商品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