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保险
第一节 机构
1960年1月1日,设立全区第一个对外挂牌的保险机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普陀区办事处,地址在兰溪路136号中国人民银行普陀区办事处曹杨新村分理处内。1962年下半年,办事处搬至长寿路223号。1964年迁至武宁路60号。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保险业务全部停办。1979年4月,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行长会议纪要》,同意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1980年1月1日,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普陀区办事处在长寿路223号对外营业。1985年1月,成立区保险公司。1990年,共有职工77人。
第二节 财产保险
1960年成立保险公司办事处,第一年企业财产保费为189.3万元,1964年213.1万元,1966年底为197.9万元。其他业务有公民财产险、汽车险、货物运输险、船舶险等。
1980年,国内保险业务恢复后,有477户工商企业参加财产保险,当年保费收入281.3万元。到1990年底企业投保已超过1000户,保费1173万余元。机动车辆保险至1990年底共承保5915辆(其中私人摩托车为1055辆),保费330万余元。人力车第三者责任险到1990年底巳承保7204辆。家庭财产险从1984~1990年底已承保105705户,保费33.55万元以上。至1990年已开展的险种有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两全保险、个体工商户财产保险、机动车辆及第三者责任保险、人力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金融租赁业务出租财产保险、电视机保险,以及涉外保险中的企业财产保险、汽车及第三者责任保险。附加险有商业企业橱窗玻璃险及盗窃险、水管爆裂损失险等。
1980~1990年,区保险公司按照“主动、迅速、正确、合理”的理赔原则,共处理赔案5782件,赔款金额1478.2万元,其中:企业财产保险1172件,赔款983.4万元;机动车辆赔案2485件,赔款457.2万元;家庭财产保险2125件,赔款37.6万元。有10万元以上的大案12件,20万元以上的有5件,其中赔付曹杨商场1990年7月7日重大火灾405.98万元。区保险公司从1985年起成立了防灾小组,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及检查工作,支援了社会的防灾器具。1985~1990年,用于提高防灾能力等方面的费用37万元。
第三节 人身保险
人身保险业务在60年代初仅开办2个险种,一是简易人身保险,二是团体人身保险。在1960年后逐步收缩,团体人身保险每年保费仅200~400元之间,简易人身保险1960年为15.85万元,1961年下降为4.93万元,1963年降至3.43万元。1964年在贯彻调整方针的前提下,简易人身保险业务才开始回升。1965年保险上升到16.97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保险业务全部停止。
1982年4月,开始恢复办理简易人身保险,到1990年底有92722人参加,保费36.78万元,死亡、伤残给付共1235人,金额24.79万元。
1985年,开办团体人寿保险,到1990年底参加入数17.5万人,保费1130.16万元,死亡给付共743人,金额45.18万元。
1983年,开始办理合作社职工养老金及医疗保险,1984年有2975人参加养老金保险,2893人参加医疗保险,后由于合作社机构及人员变化等原因,投保人数逐年下降,到1990年底尚有2176人参加养老金保险。开办以来,医疗费报销逐年上升,共36223人次,金额53.8万元,1987年比1986年增长95.9%,1988年又比1987年增长73.2%。1985~1990年,还陆续开展学生团体平安保险、幼儿园平安保险、母婴安康保险,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游泳者安全保险、游泳者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外出人员平安保险、涉外保险中的人身保险及中外合资企业中方职工养老金保险、儿童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