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园林

第一节  历史庭园

区境内早期园林大都为乡绅、富商的私家花园(祠院、别墅),建于清末的有九果园、小兰亭、芥园、鼓园等;建于民国年间的有潘家花园、林家花园、陆家花园、范庄等。另外,还曾设过丽娃栗妲村游乐场。但这些园林在解放前都已毁于战火或改作他用。择要介绍如下:

一、九果园

旧址在吴淞江北岸今光复西路1301弄一带,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吴文涛所建,以植有果树9株而得名,亦称吴家花园。占地1.6公顷,有绍修堂、昊氏家庙、环江草堂、闹红画舸、萝补小筑、望江楼等建筑,壁间有米元章书《英光堂贴》、吴云壑书《归去来辞》等石刻。园中栽有桃、李、杏、梅、枇杷、花红等果树及玉兰、山茶、栀子、秋菊等花木,荷花池中有名种金边荷叶。园主曾重酬聘请种花艺人栽培管理。

二、小兰亭

旧址在吴淞江北岸今光复西路1141弄内,清光绪年间徐棣山筑,俗称徐家花园。占地约1.3公顷。门额为“剪淞徐渡”,园内茂林修竹,雅似兰亭,有美国种大丽花数十株,花开时非常美丽,中秋之日主人常请亲友前来赏花。

三、潘家花园

旧址在今长寿路南、胶州路西、安远路北。民国3年(1914年)左右,潘守仁等在此建潘氏家祠。民国9年后,又购地2.6公顷,建造楼房2幢,兴办潘氏公学。同时在东侧辟建花园,有花棚、池塘、凉亭等,花木繁多,景色宜人,人称潘家花园。

四、丽娃栗妲村游乐场

旧址在今师大一村495号附近。民国19年俄罗斯人古鲁勒夫向申新一厂业主荣宗敬租地建造,以美国电影《丽娃栗妲》片名命名。西傍开阔的东老河,水质清澈,可供游泳,亦宜轻舟荡漾。岸边绿柳低垂,岸上草地成茵,有网球场、露天舞池、供游客小憩的遮阳大布伞和设有茶座的小洋房等。主要接待外国人,仅在节、假日可由群众团体组织华人入园游玩。

 

第二节  长风公园

 

长风公园是区境内面积最大的公园,也是全市以山清水秀著称的大型公园之一,占地36.6公顷。园南大渡河路25号为一号门,园东枣阳路、园西大渡河路和园北怒江路上分别有二、三、四号门。

地境原名宋家滩,又称老河滩,是吴淞江古河道西老河河湾地带,低洼易涝,不宜耕种。1956年10月征地辟建公园,初定名沪西公园,1957年4月第一期工程开工,在兴建过程中,区人民委员会广泛发动干部、群众共27万人次参加义务劳动,因低挖湖,就高叠山,植树11万株。1958年7月1日,该园南侧部分试开放,更名为碧萝湖公园,同时开始第二期工程。1959年国庆节正式开放时,由市委书记处书记魏文伯题名,取《宋书·宗悫传》中“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改名长风公园。同时将人工湖、人工山以《毛主席诗词·送瘟神》中“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诗句,命名为银锄湖、铁臂山。

该公园借鉴北京颐和园风格,又具江南园林特色,以山水为主景,以划船、登山为主要活动内容。水面以聚为主,以分为辅。银锄湖位于公园中部,湖面14.3公顷,是市区公园中最大的人工湖。湖光秀丽,碧波涟漪,广阔的湖面与曲尺形的老河套贯通。湖上备有百余艘游船可供700多人同时划游,并有电动游览艇供游客乘坐赏景。市、区曾多次举办大型水上军体活动。湖岸曲折,垂柳轻扬,林荫翳然,亭廊隐现。沿湖有铁臂山、睡莲池、荷花池、钓鱼池、水禽池、松竹梅区、夕照廊及湖中的青枫岛等八大景。铁臂山位于湖的北岸,占地1公顷,主峰高26.1米,是市区公园人工山之冠。周围分布高低各异的次峰,山势起伏。山前一对石狮对峙,山路迂回曲折。山腰西部有探月亭,东部有听泉亭。山麓广植翠竹苍松,茂密蟠郁。攀登山巅,全园景色尽收眼底。园西北部为遍植黑松的黑松山,高13米,与铁臂山隔西老河相呼应。青枫岛位于银锄湖东南部,面积0.27公顷,有青枫桥与湖岸相连。岛上广植青枫。中部为太湖石堆砌的小丘,顶上有青枫亭。岛北侧有朝霞榭,三面临水,浮现于碧波之中。园东部设有“宇宙飞船”、雪撬等多种大型游艺机;园西部有茶苑、餐厅;园北部有“勇敢者的道路”,铁索悬梯、高坡滑板、沙壕地洞设置其间;园南部有雷锋半身铜像和地下少先队群雕,并有露天舞台,台前草坪可容纳上千人;园东南还建有游泳池。

长风公园活动内容丰富,游人众多,1990年达231. 6万人次,高峰日在4万人以上。

 

第三节  其他公园

 

区境除长风公园外,解放后还新建了6座公园。其中普陀公园为改善棚户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所辟建,其余都分布在新村地区。

一、普陀公园

长风公园示意图园址在光复西路255号,占地1.3公顷。原为“阴阳街”东北的坟场荒地,1952年筹建,1954年元旦建成开放,以区名命名。初建时亭、廊、厅、室等建筑物大都用竹料,别具一格。70年代中至80年代初,进行调整和改建,园内建筑物逐步以混凝土结构取代。园中有近2000平方米的草坪和儿童乐园,中间隔以紫藤架和新建休息长廊,使动与静的景色有机地结合。

二、曹杨公园

园址在枫桥路2号,占地2.8公顷,为曹杨新村配套公园。1954年5月1日建成开放,以新村名命名。该园以南北草坪及水池为主,北草坪在正门进门处,有一道苍松翠柏的树坛,好似天然屏障。园中1.2公顷的南草坪,四周花坛、树坛形态各异,丛树繁密,花木扶疏。园东鸽形大门内有紫藤廊架,红石板垒叠的廊柱别具特色。园西南有400多平方米水池,池畔广植垂柳、黑松,以水榭、方亭点缀,并与北岸的茶室遥相呼应。园西有儿童乐园“小世界”。

三、兰溪青年公园

园址在兰溪路99号,占地1.29公顷。该地1957年辟为共青果园,60年代中期逐渐改为以种植树苗为主,并更名共青苗圃。1982年改建公园,1984年5月1日落成开放,以兰溪路及原共青果园名命名。该园进门处为以纺织工人塑像为背景的涌泉池,园中有伞形组合亭,其北为隔景花墙。中间六角形水泥地坪广场,可供游人集中活动。曹杨环浜穿越公园,岸边藤本植物悬挂,水榭、垂柳倒映浜中,情趣盎然。

四、宜川公园

园址在宜川路93号,占地1.88公顷。地境原是花农聚居的赵家花园一部分,1984年冬动工,1986年5月1日建成开放,以宜川新村名命名。进园门有落地英石假山盆景。园中部为0.2公顷的水池,池中小岛有观瀑亭。岛对岸虎头状假山有水帘洞,虎口瀑布直泻小溪,流入水池。池南岸一组仿草亭掩映在翠竹丛中。池北岸有水榭茶室,其后院为养鸟者制有仿竹挂鸟笼架,每日清晨百鸟齐鸣。园西部有汉白玉“百花仙子”雕塑躺卧在鲜花丛中,大型月季花坛栽有70余种月季花,并以几座蔷薇花篮为点缀,保留了赵家花园的一些花卉特色。

五、沪太公园

园址在新村路37号,占地1.7公顷。1986年12月动工,1988年5月1日落成开放,以沪太新村名命名。该园布局分2部分:西部是以大草坪为中心的活动区,葱绿一片,豁然开朗,西北角有两组造型别致的西式花架;东部是以喷水池及水榭亭为主景,四周林木花丛,掩映成趣。

六、管弄公园

园址在管弄路5号,占地1.25公顷。1989年11月动工兴建,1991年5月1日建成开放,为管弄住宅小区配套工程。进园门左边有水池、喷泉、曲桥,过桥可登茶楼,有成片常绿树坛和蜿蜒花带。大道右侧有大草坪,草坪后土丘上植有高大乔木,旁有谐趣亭,便于游客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