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普陀区在接管与改造原沪西工业区的基础上,成为以纺织工业为主体的市属老工业区,历经第一、二次工业的调整与改组,以及北新泾工业区和桃浦工业区等近郊工业区的开辟,逐步成为各门类工业竞相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区,能够制造冶炼、锻压、石油、发电、化肥、纺织、造纸、印刷等机械设备,生产电子元件、导航雷达、通讯音响设备、化工试剂原料、名贵中西药品、名牌金笔手表、各种家用电器、高级棉毛丝绸织品、高级食品饮料等产品,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工业产品和资金,为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输血式的发展模式,普陀区的经济发展受到束缚,城市建设进展缓慢,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改革开放的政策契合了全区上下的满腔渴望,迎来了普陀历史上的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