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玉佛禅寺以玉佛得名。清光绪年间,普陀山法雨禅寺慧根法师策杖孤征,先五台、后峨嵋,经四川入西藏出国,到印度,最后去缅甸。因缅甸盛产美玉,慧根欲以美玉雕塑佛像,得缅甸国王特准及当地华侨陈君普等赞助白金2万余两,即开山取玉,聘能工巧匠精心磨琢刻镂,成大小玉佛5尊。光绪八年(1882年)四月,慧根奉玉佛回国,途经上海,留坐、卧佛各1尊(其余3尊,由慧根护送回普陀山)。当时经清大臣盛宣怀的父亲、叔父等商议,先在上海东北隅张华浜衣周塘建茅篷供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在江湾车站之侧募建玉佛寺,占地2公顷余,有寺屋4进、72间,慧根法师为首任住持。
辛亥革命期间,因遭兵乱,寺屋被占,玉佛被搬至公园内。住持宏法上人与常州、南京等地佛界名宿商议,将玉佛移至麦根路(今淮安路),租屋供奉。民国7年(1918年),该寺住持可成法师募得槟榔路(今区境安远路170号)地基7000多平方米,另建新寺,历经10年,佛殿、楼庑、斋厨、浴室等相继落成,至民国17年全部完工。因可成法师属禅宗临济宗,改称玉佛禅寺。民国21年可成法师圆寂,远尘法师继任住持,历时10年,在其任内创建上海佛学院于寺内。聘请震华法师为首任院长。民国31年5月震华法师任住持。民国34年震华法师退居,由止方法师出任方丈。民国36年1月止方法师退居,都监苇一出任住持。3月,该寺监院福善和震华法师先后圆寂,驻锡寺内的太虚法师为此悲伤过度也圆寂于寺内直指轩。民国38年3月,苇一法师退居,苇舫法师任住持。
新中国成立后,市政府于1952年拨款修葺寺宇。“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除部分图书被焚外,整个建筑及主要经卷佛像、法器法物尚保存完好。“文化大革命”后,该寺恢复宗教活动,并重新开放,全寺人数由10入增至百余人。真禅法师被选为市佛教协会会长,担任该寺住持。1989年7月,该寺又从新加坡请得大型玉卧佛像1尊。1990年5月,卧佛殿玉卧佛举行开光仪式,国内外信徒近千人参加。同时,寺内东走廊墙壁镶嵌唐宋元明清名画家绘观世音菩萨32尊应身宝像刻石竣工。美国里根总统夫人南希·里根及泰国王储玛哈拉·集拉萨功分别于1984、1987年来访。1990年11月接待密克罗尼西亚总统及夫人,当年共接待五大洲近70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侨胞和台港澳同胞近35万人次。真禅法师及寺内其他一些僧众曾先后多次出访亚洲、欧洲和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并多次出席重要的国际宗教会议,增进了各国宗教界人士之间的友谊和了解。
1989年,该寺住持真禅法师,发愿将上海青浦淀山湖畔的报国寺加以修缮扩建,作为玉佛禅寺的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