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 章宣传工作

第一节  理论教育

一、干部理论学习

1991~1992年,重点学习贯彻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党员干部中开展“学党史,讲党性,比贡献”党建理论主题教育,举办“振奋精神,发展经济”报告会。与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联合举办处级干部轮训班4期,共200余人参加。1993年,区委宣传部、组织部下发《关于在干部、党员中深入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意见》;举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理论”读书班,并安排4次辅导讲座;编印《普陀区干部、党员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交流材料》1000册,发至全区各级党组织。区委宣传部撰写的《关于我区处级以上干部、党员理论学习状况调查报告》,被《解放日报内参》刊用。

1994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中共十四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新党章和《邓小平文选》,学习中共上海市委领导吴邦国视察普陀区时讲话,并组织“解放思想、振兴普陀”系列研讨活动,就加快普陀区市场建设、企业转制、人才培养等进行探讨。1995年,重点学习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请起草《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专家周锦尉为处级干部作理论学习辅导报告。1996年,重点学习、贯彻中共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下发《关于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意见》和《关于全区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安排意见》。与区委办公室、组织部、党校和区府办联合举办现代科学、市场经济等内容的辅导讲座。

1997年,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中共中央领导关于悼念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1998年,重点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上海市第七次党代会、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区委宣传部会同区纪委和区委组织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学党章、学理论”活动,对全区党员普遍轮训;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实行改革开放20周年活动中,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方针的学习。

1999年,与区教育局、团区委联合组织青年学习邓小平理论,下发《关于在团员青年中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意见》,并总结经验、发掘典型,召开青年学习交流会。此举得到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委的肯定。2000年,召开“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简称“双思”)现场会,推广桃浦镇、工商联等单位开展“双思”教育工作的经验,增强干部、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2001年,以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学习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掀起学理论、学讲话、比学习的热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揭批“法轮功”,教育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前,区委宣传部和桃浦镇党委联合举办以“奏响主旋律、迎接十六大”为主题的研讨会;中共十六大召开后,安排上海市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宣讲团普陀区专场报告会,参加干部有400余名;组织普陀区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精神宣讲团到基层巡回宣传,历时3周,听众5000人。是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作《坚韧不拔、乘势而上、全面建设新普陀》专题报告,听讲干部达400余人。2003年,以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进行深入学习,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七一”讲话和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做到在新字上下功夫、在深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下功夫,形成理论学习热潮。

二、中心组学习

1991年,建立处级单位领导干部中心组学习制度。全区共建立处级干部学习中心组41个,其成员以处级干部为主,某些部门扩大到科级干部,共300余人。各中心组按专题学习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学习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深党员领导干部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性、优越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的认识。1992年,各学习中心组在学习党史、党建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学习邓小平南方谈话。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学习交流会,并将学习体会汇编成《干部学习与交流》。1993年,为促进中心组学习,区委宣传部、组织部和区级机关党工委对全区27个中心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总结普陀税务分局等10个单位中心组理论学习经验,并以简报形式予以推广。

1995年,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两大课题,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联系普陀区旧城改造、市政建设、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1996年,组织学习江泽民关于领导干部要讲政治专题讨论,编发《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习资料;学习讨论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的讲话。区委宣传部抽查18个单位处级干部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总结通报了6个单位中心组学习经验。1997年,区委中心组试行导读制。各党委中心组开展邓小平理论学习情况检查交流及优秀论文征集,编辑出版20余万字的论文集《学习邓小平理论,指导普陀区实践》。其中,《城市文明建设新的生长点》一文,被选进市委宣传部编印的相关论文集。1998年,推行导读制、述学制、评学制,分专题学习《关于邓小平理论若干问题学习纲要》和江泽民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配合导读制,区委宣传部提供10余种学习辅导资料;组织处级单位中心组互相检查,交流经验。1999年,组织领导干部学习的“三讲”理论,区委书记谈柏元关于《科学认清形势》的调研报告,分别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委党校录用。

2001年,普陀区在全市首创全区党政负责干部中心组联组交流的学习形式,即采取条块结合、党委和行政部门交叉、大部门和小部门混合编组学习。区委中心组成员包括区4套班子领导,分头到交流组参加学习,增进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风好转和学习质量提高。在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时,区4套班子领导和全区63个处级单位420余名处级干部参加联组交流。2002年,在学习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时,组织“高举伟大旗帜”、“实行伟大复兴”、“推进伟大工程”等专题讨论会。坚持学习与专题讨论、调研、实践相结合,组织中心组成员考察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建设情况,参观上海科技馆和黄浦江两岸建设情况,在实践中领会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3年,分4个专题,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中心组成员在理论学习中示范带头作用。在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中共上海市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中共普陀区第七次党代表大会精神时,帮助大家认识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参观“申博回顾展”;赴龙华烈士陵园扫墓,并在陵园内召开“继承和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加快全面建设新普陀进程”专题座谈会。中心组采取听专题报告、交流研讨、观看教育片、参观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组织学习。同年,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联组学习交流会,共有50余篇学习体会文章在会上进行交流。后将交流文章汇编成《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交流材料》,其中有3篇被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刊物《党委中心组学习》刊用。

第二节  思想教育

一、形势任务教育

199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区委宣传部开展“忆传统,作表率,向建党70周年献礼”教育活动。聘请23名老干部,下基层作革命传统报告40余场;举办“沪西共产党人的奋斗足迹”大型展览会;编写并印发《继承和发扬沪西革命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党课教材);组织“颂歌献给党”文艺演出。开展以“团结、稳定、鼓劲”为基调的思想教育,加强对经济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宣传。编写《跨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宣传资料)。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姜琦作关于苏联“8.19”事件的报告。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区委宣传部举办“发展经济、扩大开放”报告会,召开普陀区重点工程改革信息发布会。开展对35岁以下青年历时两年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职工政治学习轮训。参加轮训职工达1.9万人,占应训人数92.44%。区委宣传部还会同区总工会、团区委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九十年代上海人形象”大讨论。

1993年,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宣传中共普陀区党代会和区人代会提出的普陀区三年奋斗目标和任务。开展“争当开发繁荣普陀的党员”和“我为普陀重大工程献计策”主题教育活动。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与区委党史办等部门组织“毛泽东的革命家庭”图片展。开展“迎东亚运,盼奥运”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下发做好东亚运宣传工作文件,编写告全区人民书等宣传资料,连续开展“迎东亚宣传周”、“迎东亚、献爱心,立足本职作贡献”、“献一颗爱心、送一份热情、出一份力量”和“普陀区迎东亚运、盼奥运”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与区总工会、区妇联等单位联合发文《关于在全区广泛开展“三学”宣传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召开“三学”现场交流会,评选出区“三学”状元21名以及推荐市“三学”状元3名,激励大家为繁荣振兴普陀努力学技术、学科学、学文化。

1994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上海解放45周年,组织党员干部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烈士。是年5月,举办大规模歌咏比赛,共有421支歌咏队,4.5万人次参加演唱比赛。同年10月,参加上海市国庆彩车展示活动,反映普陀区物贸街和商品街的展车获得优秀灯光设计奖和海马奖.根据中共中央下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精神,区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有3份关于中小学生以及幼儿园加强爱国、爱家乡教育的调查典型材料被选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一百例》;编写《我的摇篮我的家》(教育读本)和《新普陀在崛起》(形势教育资料)。

1995年,与区文化局、教育局等7个单位共同举办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活动,举行报告会、老战士座谈会,参观抗日史料图片展、举办演唱会和知识竞赛等活动.开展建设新普陀“创优夺杯”社会主义立功竞赛活动,表彰建设普陀十大功臣.总结、推广曹杨新村街道、长寿路街道、普陀区教育局等单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经验。

1996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区委宣传部、区委组织部、区文化局共同举办“阳光·大地”(长风杯)革命歌曲演唱比赛、“七一”颂大型歌会,编印《文明之路》一书。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期间,组织参观“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展”、“红岩魂”,举办“不朽的红岩精神”征文活动。印发《普陀区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细则》、编发《认清形势,把握机遇,为完成今年工作目标和迎接新一轮发展机遇而努力奋斗》(区情形势任务教育参考资料)和《开创新局面迎接新世纪》(形势任务宣传提纲),开展“普陀精神”大讨论,主办30场讨论会和万人征询活动,结合“三大战役”(曹杨路拓宽工程、沪宁高速公路人城段整治工程、长寿路拓宽动迁工程)总结,提出既反映新时代创业精神,又具有普陀区特色的“普陀精神”口号:“抓机遇迎难而上,打基础拼搏奉献,兴功能开拓创新,树形象敢于超越”,作为全区创业的精神动力。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开展“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主题系列活动。中共十五大召开后,继续组织“展示新成就,喜庆十五大”宣传。编印《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宣传资料);举行“弘扬新时期创业精神”报告会。在开展迎接香港回归系列活动中,会同区委组织部、区文化局、区总工会等部门举办“庆七一,迎回归”歌会、“爱祖国,迎回归”知识竞赛、“迎回归”游园活动等。组织参加全市的“迎回归文艺晚会暨浦江两岸万人唱”活动,获优秀奖3个。“八运会”前后,会同体育部门开展迎八运全民健身活动等系列活动。

1998年,开展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区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教育,领导深入基层作形势任务报告。为保证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两湾一宅”动迁改造宣传,下发《关于加强“两湾一宅”改造中宣传思想工作意见》;召开“两湾一宅”动迁居民座谈会;组织“动迁居民看新居”、“告别两湾,奔向新世纪”纳凉晚会等活动;协助完成“两湾一宅”旧区改造开工典礼的新闻宣传、记者接待等任务。在“抗洪赈灾”中,动员干部群众开展赈灾捐款活动。组织开展以“世纪之交话巨变、高举旗帜绘宏图”为主题的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系列活动:普陀区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座谈会、长寿路街道纪念活动现场会、“改革就在我身边”知识竞赛、“回眸历史,再创辉煌”读书活动、20年巨变一瞬间”摄影展、文艺演唱会等;编辑出版《西大堂新风》、《普陀区改革开放中的第一》等。

199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上海解放50周年,举办“祖国颂”大型文艺晚会,组织“长风杯”、“阳光·大地”优秀歌曲演唱赛,获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宣传部颁发的组织奖、中老年独唱优胜奖。在长风公园举行焰火文艺晚会,举办全民健身成果大型展示,组织从家庭变化看发展、从上海看巨变的座谈、访问、考察系列活动。开展以创业50年为题的征文活动、知识竞赛。举办庆祝澳门回归祖国文艺演出。组织宣讲、制作专题片、利用文艺演出和科普宣传,开展揭批邪教活动。召开1999年重点工程实事暨“两湾一宅”改造开发“徐虎杯”立功竞赛表彰大会。2000年,庆祝新中国成立51周年,开展形势任务和“九五”成果及“十五”规划的宣传教育,出版《普陀区“九五”成果图片集》(摄影画册)。举办以“奔向新世纪”为主题系列活动,有社区文化大赛、独身子女家庭风采展示、校园文化展示、区大型诗歌朗诵会——“世纪的回响”、“奔向新世纪”红星欢乐夜广场文化焰火晚会等。配合东新村、顺义村动迁改造工作,下发《关于做好东新村、顺义村旧区改造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知》,编发宣传提纲和《动迁指南》;开展区重点工程实事项目立功竞赛活动,并召开表彰大会,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在桃浦镇召开现场会。

2001年,全区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上海市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七一”讲话宣讲团报告会;举办“沪西魂”——普陀英烈事迹演讲会;普陀区革命史图片展、庆“七一”红旗颂歌咏演唱会;开展“党在我心中”读书征文和“我最喜爱的党建读物”评选;举办纪念建党80周年摄影书画作品展和建党知识竞赛活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党史基层巡展,在普陀区复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拉开帷幕。在区有线电视中心开设展望“十五”话普陀专题,下发《中共普陀区委关于制定普陀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并组织学习。开展关于提高普陀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质量的教育,编写《关于提高普陀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质量的宣传提纲》,摘编中共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质量问题的论述供大家学习。区委下发开展“四爱五比”主题活动通知,组织调查研究;以“四爱”为重点,召开普陀区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表彰大会。在迎接APEC中国会议召开之际,下发《迎APEC中国会议宣传提纲》。

2002年,召开“四爱五比”推进会,组织建立机关志愿者队伍;开展为加快普陀建设和发展,破解难题、献计献策的“金点子”征集活动,共收集金点子1600多条。针对不同社会群体,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新普陀风采“六个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建设标兵评选、“新普陀建设风采”图片展、制作《梦圆》(城市建设专题片)、编写《满怀豪情建设新普陀》(长篇通讯)、举办“新普陀建设风采”展示会、编印《普陀春潮——城市建设十年》(图文册)。配合申博活动,组织干部群众参观“世博会向我们走来”(图片展)和“阔步迈进新世纪——上海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

2003年,为贯彻区“两会”精神,编印《建设新普陀,争作新贡献》形势任务宣传手册4000本,发放至基层。制作“普陀区两个文明建设成就展”展版84块,分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党群组织建设四个部分,在区“两会”期间展出10天。后分赴各街道、镇巡回展出9场,有3000余人次参观。以申博成功为契机,组织开展世博会与普陀新一轮发展大讨论、城市精神大讨论、“我心目中的新普陀”征文比赛等活动。抗击“非典”时期,及时宣传预防“非典”知识,宣传抗击“非典”的感人事迹和阶段性成果。为推进和总结“四爱五比”主题活动,组织先进事迹报告会、调研活动和总结表彰大会,评选出优秀集体10家、先进集体10家、突出贡献奖获得者4人、先进标兵]0人、先进个人54人、优秀组织者30人。

二、先进典型教育

1992年,区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举办市劳动模范孟丽昭事迹报告会。上海市公交总公司孟丽昭事迹报告团向全区1000余名干部介绍孟丽昭无私奉献、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关心同志的感人事迹。同年,区委宣传部发出向公安交警左志新学习的通知,并摄制介绍英雄事迹的录像片。1993~1994年,相继开展学习、宣传普陀区十佳好民警、普陀区白衣战士、普陀区十大杰出青年、普陀区十佳模范市民活动。弘扬宣传全国学雷锋先进集体——中山房管所第三、第八管养段先进事迹,表彰普陀区中心医院及左志新、顾明德等抢险救危,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精神。

1995年,组织徐虎义务为民服务1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敬业爱业、无私奉献——全国劳模徐虎义务为人民服务10周年纪念大会,建立“中山物贸杯”学徐虎奖励基金(100万元),评选表彰学徐虎积极分子。1996年3月,组织采写徐虎事迹报告会材料。是年4月15日,中共普陀区委、区政府举行徐虎事迹报告会。区委、区政府颁发《关于深入持久地开展向徐虎同志学习的决定》。会后,徐虎事迹报告团赴京作报告。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建设部和中共上海市委在京联合举办“徐虎事迹报告会”,建设部决定全行业开展学习徐虎活动。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徐虎先进事迹报告会,市委发通知,号召全市人民学习徐虎。同年5月,区委召开弘扬徐虎精神,为建设新普陀建功立业普陀区1996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区委宣传部、区建设党工委、新普陀报社联合召开学习徐虎,为建设西大堂作奉献专题座谈会。同年6月,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及区机关党工委举行学徐虎、学先进、为党旗争辉——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演讲会。区委宣传部编写发行《徐虎赞》一书及宣传画、摄影图片等。

1997年,区委宣传部下发《关于向创业先锋康祖建同志学习的通知》,并会同区总工会、长征镇组织向创业先锋康祖建学习活动,举办“创业者风采”报告会、“康祖建创业事迹展览会”,组织干部、群众到曹安市场参观考察。1998年,与共青团普陀区委、区教育局联合组织陈瑞生事迹报告会。2000年,组织向上海市首届孺子牛金奖获得者肖兆明和见义勇为的街道监察队员唐涌潮学习活动。2001年10月和11月,分别召开张成龙先进事迹报告会和查文红先进事迹报告会。2002年,区委宣传部继续宣传弘扬张成龙、查文红、肖兆民爱岗敬业、热心助人、奉献社会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编印《繁星丽天——普陀先进入物集》。全书内容包括全国、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十大名医、十大名师、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民营企业家、十大好公仆、十佳居委会干部、十佳思想政治工作者、十佳党务工作者等全区152位先进入物的先进事迹。

第三节媒体宣传

1991~1993年,利用上海市级媒体宣传普陀。上海电视台“新闻透视”对普陀区烟糖公司锐意改革进取、经济效益翻番进行报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及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对普陀区中山北路物资贸易街建设、普陀区环卫局在浦东开办企业、桃浦商品房基地动工等作报道。上海电视台播放普陀区专题片《风起云涌市场潮》,反映普陀区经济建设特色。在香港及上海市级报刊制作普陀专版,连续报道普陀区市场建设、文明小区创建、旧区改造等情况。

1994~1997年,利用普陀有线电视中心、《新普陀报》和其他媒体开展对外宣传。区有线电视中心每晚播放半小时普陀新闻和专题片,全年播出新闻2000余条和专题片70余部。《新普陀报》每旬出版1期,全年传播信息约1000余条,制作专版50个。利用香港《文汇报》、《大公报》、《商报》连续宣传普陀区中山北路物贸街、长寿路商住街、曹杨路拓宽工程以及平江地区动迁改造成果等,提高普陀知名度,推进对外招商引资工作。

1998年,对外宣传层面和力度扩大。1999年,市级媒体发表普陀区新闻600余条,其中头版头条13条,《解放日报》还出版普陀区庆祝上海解放50周年活动专版。2001年,召开普陀区首次外宣工作会议,总结全区外宣情况,明确区教育局、曹杨新村街道对外宣传的目标和任务。2002年,以《中国上海普陀门户网》为载体,提供新闻发布信息107条。1998~2003年,每月定期编发《新民晚报》(美国版)普陀专页。全国和市级媒体共发普陀新闻2047条,其中头版新闻91条,头版头条新闻12条。2002~2003年,每年编辑出版《新闻导报》12期,宣传介绍普陀区改革发展新风貌和两个文明建设新成果。

第四节  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会

普陀区政治思想工作研究会(简称思研会)会长由区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常务副会长由区委宣传部分管副部长兼任,秘书长由区委宣传部宣传科科长兼任,委员由各部委及大口党委书记兼任,设有集体会员单位(分会)。

1991年1月4日,召开区思研会第一届年会。会议商讨如何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表彰1990年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活动先进个人和优秀论文。是年,先后召开社区政治思想研讨会、干部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研讨会、党员教育研讨会、文明小区建设研讨会。共撰写论文81篇,拟订调查课题8个。同年12月25日,召开区思研会第二届年会,总结区思研会一年工作,编印论文集,确定1992年思研会工作重点。全区50个团体会员单位及分会与区思研会三级网络形成。1993年2月15日,召开区思研会第三届年会,通过普陀区思研会章程,颁发1992年度工作奖、组织奖和优秀论文奖,聘请特约研究员21人。会后,配合上海市思研会对普陀区私营企业职工、个体户、离休老干部3种类型200人进行社会心态调查。其中,关于离休老干部和个体户的2篇调查报告,被上海市思研会采用。同年,开展关于处级干部学习情况、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等专题调查;召开“重温毛泽东同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光辉著作研讨会”。思研会共收到论文286篇。

1994年3月3日,召开普陀区思研会第四届年会。同年,组织解放思想、振兴普陀系列研讨活动,就如何加快普陀区市场建设、企业转制、人才培养等进行广泛深入探讨,还组织开展如何做好动迁人员思想工作研讨活动。1995年,思研会开展文明小区与社区建设研讨活动。在总结文明小区和街道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制订文明社区的指标体系,以推动文明小区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上海市思研会联合召开创建文明社区研讨会。同年11月,与区综治办、外口办联合撰写的调查报告《民工潮——现代都市的希望和困惑》,获上海市思研会组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问题”专项调查活动评比一等奖。组织“让人民高兴,使人民放心”专题调查,参加问卷调查1018人,调查报告受到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力平的重视和批示。思研会还召开由历届区委分管书记、新老宣传部长参加的“徐虎精神”、“徐虎成长轨迹”研讨会,部分论文被上海市思研会《探索与研究》杂志等录用。

1998年,召开普陀区思研会第五届年会。坚持专题研讨制度,根据干部群众的需求确立重点课题。在曹杨新村街道、长风新村街道联合组织有领导、专家、实际工作者共同参加的创建文明社区研讨会。思研会还对中山北路街道“两湾一宅”旧区改造中宣传思想工作展开调研,推动“两湾一宅”旧区改造工作。1999~2003年,区思研会深入基层,开展社区思想政治,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培育典型、弘扬先进等专题调研,组织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抽样问卷调查。一些研究成果被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和市思研会录用。区思研会编写的《社区居民思想政治工作100例》,对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和实践进行系统总结。区思研会与桃浦镇联合举办“奏响主旋律、迎接十六大、三个理念”(即服务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用智慧创造价值的理念)研讨会,参加市思研会“入世与新世纪”征文活动,选送论文13篇;参加嘉定希望杯——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征文活动,向市思研会推荐桃浦镇、长征镇、宏泉集团公司的调研报告。2003年,区思研会组织5个调研小组,围绕创先、创优、创新、创特色的要求开展调研。

第五节  队伍建设

为提高政工队伍素质,区委宣传部自1991年以后,多次评定各类政工专业职称。政工职称由区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评定工作领导小组评定。1991年,全区共审批评定政工职称350人,其中政工员46人,助理政工师233人,政工师71人。1992年,审批评定418人,其中政工员15人,助理政工师116人,政工师250人,高级政工师(推选)37人。1993年政工职称评定工作停止。2003年,恢复政工职称评定,全区审批评定41人,其中,政工员13人,政工师26人,高级政工师(推选)2人。

2001年,评选叶小英、袁芳荣、陈乃保、夏斯德、顾爱华、孙义康、陈爱群、许大伟、赵国章、杨新建等为普陀区“十佳”思想政治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