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大代表选举
第一节 市人大代表选举
一、市十届人大代表选举
1993年1月12~14日,区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四次会议,选举产生上海市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2人。
二、市十一届人大代表选举
1998年1月6~7日,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六次会议,选举产生上海市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2人。
三、市十二届人大代表选举
2002年12月26~27日,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举行第六次会议,选举产生上海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5人。
第二节 区人大代表选举
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工作,由区选举委员会主持。在中共普陀区委的领导下,区人大代表选举工作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统一,并结合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注意变换具体操作方法,以保障公民选举权的充分行使,保证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顺利出选。
一、区十届人大代表选举
1989年11月~1990年3月,普陀区开展选举区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工作。1989年11月10日,区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建立区选举委员会,由该选举委员会主持区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区选举委员会由主任蔡军,副主任林则福、陈守正、黄大卫、张效良、陈炳生、胡天盛、戴焕禧、吴志高和委员仲永根等27人组成。全区53.30万名选民划分为200个选区,由选民提名产生初步候选人8300余人,经反复酝酿、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496人。1990年3月22日(包括此后的3天内)为区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换届选举日。在法定选举日内,经投票选举产生区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96人。选民参选率97%。296名代表中,男性204人,占68.92%;女性92人,占31.08%;少数民族4人,占1.35%。中共党员200人,占67. 57%;民主党派15人,占5.07%;无党派81人,占27.36%;大专以上学历172人,占58.11%;初中以上学历116人,占39.19%;小学学历8人,占2.70%。
区十届人大代表在任期3年中,因工作需要调离普陀区,自行终止代表资格23人;病逝代表2人;依法罢免代表资格2人;补选代表1人。长征乡、桃浦乡建制划归普陀区后,由县人大代表转为区人大代表12人,至十届人大届满时实有代表数282人。
二、区十一届人大代表选举
1992年11月~1993年3月,普陀区开展选举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工作。1992年11月4日,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批准建立区选举委员会,由该选举委员会主持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区选举委员会由主任蔡军,副主任林则福、毛霞船、冷家瑞、石厚民、张效良、胡天盛、陈炳生、吴志高和委员高雪春等29人组成。1993年2月12日,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增补徐志康为区选举委员会副主任。全区55.50万名选民划分为212个选区,由选民提名产生初步候选人7488人,经反复酝酿、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541人。1993年3月25日(包括此后的3天内)为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换届选举日。在法定选举日内,经投票选举产生区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331人。选民参选率97.42%。331名代表中,男性222人,占67.07%;女性109人,占32.93%。少数民族3人,占0.91%。中共党员205人,占61. 93%;民主党派18人,占5. 44%;无党派107人,占32.33%。另有共青团员1人。大专以上学历207人,占62.54%;初中以上学历120人,占36.25%;小学学历4人、占1.21%。
区十一届人大代表在任期5年中,因工作调离普陀区,代表资格自行中止41人;依法罢免代表资格3人;病逝代表4人;辞去代表职务1人;因工作需要及代表出缺选区的要求,补选代表14人。届内,同意区检察院对5名代表立案侦察,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对因刑事案件被羁押侦察的代表,及时了解情况,依法暂停执行代表职务的3人。至区十一届人大届满时实有代表数296人。
三、区十二届人大代表选举
1997年9月~1998年3月,普陀区开展选举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工作。1997年9月23日,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批准建立区选举委员会,由该选举委员会主持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区选举委员会由主任谈柏元,副主任徐志康、陈炳生、叶红、刁新民和委员张杰等26人组成。全区52.30万名选民划分为171个选区,在广泛推荐产生初步候选人的基础上,经选民反复酝酿、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541人。1998年3月3日(包括此后的3天内)为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换届选举日。在法定选举日内,经投票选举产生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86人。选民参选率96%。全体代表中,男性195人,占68. 18%;女性91人,占31. 82%。少数民族3人,占1.05%。中共党员184人,占64.34%;民主党派28人,占9.79%;无党派74人,占25.87%。大专以上学历210人,占73.43%;初中以上学历76人,占26.57%。
区十二届人大代表在任期5年中,因工作调离或迁出普陀区、被剥夺政治权利、病逝等代表资格终止的39人;补选代表11人。至区十二届人大届满时实有代表数258人。
四、区十三届人大代表选举
2002年10月~2003年3月,普陀区开展选举区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工作。2002年10月17日,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建立区选举委员会,由该选举委员会主持区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工作。区选举委员会由主任谈柏元,副主任徐志康、封利、陈心田、叶红、曹玉茂和委员丁美坚等27人组成。全区57.50万名选民划分为143个选区,由选民提名产生初步候选人2736人,经反复酝酿、协商,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541人。2003年3月6日(包括此后的3天内)为区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换届选举日。在法定选举日内,经投票选举产生区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84人。选民参选率98.40%。全体代表中,男性191人,占67.25%;女性93人,占32.75%。少数民族8人,占2. 82%。中共党员180人,占63. 39%;民主党派25人,占8. 80%;无党派78人,占27.46%。另有共青团员1人。有大专以上学历228人,占80.28%;初中以上学历56人,占19.72%。
区十三届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后至2003年底,因迁出或调离普陀区,代表资格终止3人,至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时实有代表数281人。
第三节 镇(乡)人大代表选举
区人大常委会指导区内真如、长征、桃浦三镇(乡)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根据宪法关于乡、镇人大每届任期3年的规定,区十一届、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分别于1995年1月、1998年10月、2001年8月作出真如、长征、桃浦3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决定,并通过3个镇人大选举委员会成员名单,指导3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1994年2月24日,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关于长征、桃浦两乡撤乡建镇的决定。确定:1.两乡人大代表资格继续有效。乡代表改为镇代表;人民代表大会届别延续,乡第十三届人大改为镇第十三届人大。2.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团常务主席、镇长、副镇长不再重新选举,原乡人大主席团、主席团常务主席、乡长、副乡长均改为镇人大主席团、主席团常务主席、镇长、副镇长。3.乡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依然有效。4.镇十三届人大任期至1996年上海市乡镇人大换届为止。镇人大的换届选举在中共普陀区委、区人大常委会和各镇党委的领导下,在区镇选举工作办公室具体指导和各镇选举委员会的主持下,严格按照选举法和上海市区县及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通过全体选民的积极参与、配合和各方的共同努力,分别于1993年1月、1996年1月、1999年1月和2001年12月完成三镇(乡)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和十六届人大代表的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