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民兵

1991年1月,根据国务院《民兵工作条例》,民兵组织基本任务为建立和巩固民兵组织,提高民兵军政素质,配备和管理民兵武器装备,储备战时所需的后备兵员;发动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组织民兵担负战备执勤,维护社会治安;组织民兵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普陀区高度重视民兵思想工作的开展,结合组织整顿、军事训练、征兵和重大节日活动,以党的基本路线和国防教育为重点,进行民兵性质任务、优良传统、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形势战备和政策法制等教育。在配合军队开展双拥工作及协助公安部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作出了贡献。进入新时期以来,普陀区民兵组织结合形势,积极在“两新”经济组织中开展民兵工作,并不断优化民兵组成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使民兵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一节  领导机构

 

198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普陀区人民武装部改归地方建制。1993年建立普陀区国防教育委员会。1996年10月7日,成立普陀区国防动员委员会,与区委人民武装委员会(1953年成立)、国防教育委员会实行一个机构、三块牌子。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区国防教育委员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市委、市人民政府以及上级军事机关有关国防动员、国防教育、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国防教育,开展调研活动,解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第一主任以及区人民武装委员会党委第一书记均由区委书记担任。

1991~2003年,先后担任区人民武装委员会党委第一书记、区国防动员委员会及区国防教育委员会第一主任的有王新生、谈柏元、胡延照、周国雄。

 

第二节  组织建设

 

1991年起,区人武部在新兴经济组织中组建民兵组织。

1995年,将不设人武部的单位的民兵,由原属区人武部直接管理改为由所在街道人武部管理,至年末,基本实现对该类民兵的属地化管理。1997年9月1日,普陀区召开高科技民兵营成立大会,以区科委、区科协为龙头,在辖区5个科研院所组建一支高科技民兵队伍。是年10月,建立长征镇、桃浦镇等技术含量较高的民兵队伍。

2002年5月30日,组建甘泉路街道、桃浦镇民兵团。是年7~10月,组建石泉路街道、长征镇民兵团。同年10月18日,桃浦镇新杨工业园区组建园区人民武装部。2003年4~5月,真如、曹杨、长寿、宜川、长风等街道、镇组建民兵团。是年8月5日,完成街道、镇民兵团等民兵组织的组建工作,并进行民兵团(大队)的授旗仪式。2003年,普陀区建立包括工兵、高炮部队等涵盖诸兵种的武装力量体系。

 

第三节  政治工作

 

一、政治教育

1991年起,结合年度训练,统一安排民兵政治教育内容,规定政治教育时间不应少于每年军事训练时间10%。基干民兵每季度上一堂政治课,普通民兵结合每年的整组、征兵、集会以及单位职工轮训、普法教育,接受政治教育,教育面达90%以上。1992~1996年,主要结合中共十四大精神,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国防教育。1997~2001年,结合迎接香港回归和纪念建军70周年,在全区民兵中广泛开展以“爱党、爱国、爱军队”为主题的系列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学习。2002年后,对干部采取集训、过军营一日活动等形式进行教育。至2003年,共开展教育40期,参加学习8.5万人次。

二、创先评优

1996年9月,在上海市民兵参加精神文明建设暨南京路民兵为民服务15年总结表彰大会上,区人武部被上海市政府、上海警备区授予组织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1999年6月,区武器库被上海市政府、上海警备区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2000年12月,普陀区高科技分队研制的“战时吊装码头改滚动码头”项目,在警备区召开的科技练兵成果汇报会上获得二等奖;同年,全国重点城市民兵预备役建设座谈会在上海召开,区组建的预备役高炮连在实弹汇报表演中立集体三等功,民兵高机连受到总部通报表扬。2001年,在组织全民国防知识竞赛活动中,普陀区被全国组委会评为先进单位。2002年,桃浦镇和长征镇人武部被南京军区评为民兵工作“三落实”先进单位。2003年,组织民兵高炮连赴射阳靶场实弹射击,被警备区评为民兵预备役高炮实弹射击训练管理先进单位,受到通报表彰。2000年、2002年,先后有2名人武部干部、1名人武部职工、1名专武干部立三等功。1991~2003年,全区对114个民兵工作先进集体和452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第四节  战备训练


一、军事训练

1991年起,普陀区在民兵训练中采取条块结合、划片联训的方法,统一布置任务,统一实施计划,统一备课示教,统一开训时间,统一考核验收。1993年7月12日晚8点,南京军区动员部部长陆炳林、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王金重对全区民兵应急分队实施紧急点验。应急分队通讯联络畅通快捷、集结迅速,受到一致好评。1994年,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高炮骨干培训,共训预任军官22人、各类专业兵35人、炮手骨干64人,考核总评成绩良好,得到上海警备区的好评。在全年民兵军事训练中,把好教学关、管理关和考核关,学一门,考一门。上海警备区下达训练任务523人,完成524人,合格率90%。

1997年10月,在警备区组织的全市民兵高炮实弹射击中,区民兵高炮连名列全市第一名。担负向市领导汇报表演的2个女子班取得击落、命中靶机各一架和射击有效率100%的成绩。1998年6月18日,区武装部组织全区民兵开展军事大比武,来自全区25个街道、镇、工厂的225名民兵训练尖子参加步枪第三练习、队列等项目的比赛。2000年,根据警备区要求,集中2个多月对高炮、高机骨干230人进行强化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年底,全国重点城市民兵预备役建设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普陀区分别组建一个民兵高炮连和高机连参加实弹汇报表演。

2003年,组织民兵高炮连215人赴射阳靶场实弹射击。

 

二、战备值勤

 

1992年4月7日,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制订《普陀区民兵应急行动方案》,以确保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有章可循。1993年春节期间,区人武部联合公安普陀分局,发动民兵700人次进行节日期间治安巡逻。1994~1995年,先后组织民兵单位完成战备值班和防台防汛值班任务。1997年,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长风公园举行,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在现场定点值勤,维护治安10余天,做扶老携幼、拾金不昧、抢险救人等好事300余件,受到区领导和群众赞扬。1999年底,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组织民兵在长寿路举行的“奔向新世纪”大型广场晚会中协助民警维护秩序。并在同年组织民兵参加战备、防台防汛值班。2003年5月,抗“非典”期间,区人武部主动请缨,组织民兵积极投身抗“非典”工作。长征镇武装部部长杨顺发带领民兵上街发放防“非典”手册,积极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工作,受到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总政治部的通报表彰,被评为全国民兵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并立三等功。

1991~2003年,在五大节日(元旦、春节、元宵、“五一”、“十一”)及防汛防台期间,组织民兵进行战备或治安执勤,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五节  武器装备管理


1991年起,民兵武器管理安全无事故。区人武部根据《民兵武器装备管理条例》规定的装备布局合理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科学化的要求,严格管理武器装备。实施每天4人参加值班,制订和实施科以上干部带班制度、领导干部查库制度、部领导和基层领导每月检查制度、专人专车送枪送弹到训练场制度、定期对军械员培训制度。并不断对装备仓库的硬件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完善,对库存旧装备定期实施退役和换装。1993年,对所有仓库的铁门、铁栅进行检查,对其中一部分防护设施进行更换或油漆,并在要害部位增置灭火器。1996年,安装监控器,对武器库的大门、安全门及内部实施24小时监控,确保民兵武器库安全无事故。1999年6月,区武器库被上海市政府、上海警备区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6月,区政府和区人武部共同投资1500万元建设新武器库。新库全面完善武器库环境监视、测量、控制和报警措施,达到安全管理和技术管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