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其他检察工作
第一节检察调研
1991年,检察院办公室根据社会上盗窃案件特征撰写《关于我区当前盗窃案件的调查报告》;1995年,开展关于吸毒案件、青少年犯罪以及关于贪污案件中证据与伪证等方面的专题调查研究。1996年1月,区检察院设立法律政策研究室,并设立调研成果专项奖。研究室根据普陀区治安情况的特点,选择中山北路街道开展对待业青少年现状的全面调研,完成“待业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及其对策”的专题调研;对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调整、转制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突出情况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查处建议和预防对策;针对小型企业中管理者与员工因利益冲突发生矛盾,甚至导致刑事案件的问题,撰写《小型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矛盾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应引起重视》调研报告;对预防犯罪中犯罪新动向、新特点进行调研,撰写《对本区机关干部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及防治对策》、《简析当前法人偷税的特点及防治对策》、《当前利用金融票据诈骗犯罪的形式、特点及几点思考》、《事事有戒律,层层有制约,环环有监督》等文章;针对新刑法、新刑诉法的实施,撰写《简易程序是否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相对不起诉的性质界定和适用》、《浅谈对适用简易程序审判公诉案件的监督》等文稿。其中,《简易程序是否适用于未成年人案件》,被选为上海市未成年人犯罪检察理论研讨会重点研讨内容。研究室在开展检察制度自身政策方面的调研工作中,撰写《深化税务公开,促进检察公正》、《实行主侦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初探》、《探索培养公诉人长效机制的几点做法与思考》等文,以探索检察机关担负的职责如何与检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为推动各项法律检察监督职能的发挥,对办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研究,先后撰写《对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同步检察的法律思考》、《捕后不诉案件的成因及对策》、《对立而不究案件应适用立案监督》等调研文章,对提高执法监督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2003年,区检察院研究室和监所检察科联合组织撰写《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完善社区矫正工作》专题研究报告,该报告被列为市院刑检工作会议上的交流介绍材料并成为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研讨会入选论文。1991~2003年,区检察院共撰写各类调研文章600余篇。
第二节检察宣传
1991~1992年,区检察院结合专项斗争和办案工作实际,深入工厂、学校、地区,以法制报告、法制咨询和宣传板面展出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共进行法制宣传57次,制作宣传板面64块,设摊咨询18次,参与人数200人次;其间,摄制完成《普陀检察新闻》录像片,并在有关街道组织播放。1993年起,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检察宣传;开辟《普陀检察》专栏节目,定期制作,及时反映区检察工作动态。专栏节目累计制作13部,在9个街道巡回播出,观众9万余户,深受欢迎。
1995年,区检察院办理一批大案要案,并予以宣传报道。其中全市最大的4. 5亿元增值税发票案,在《中国检察报》、《中国保险报》、香港《大公报》、《宣传通讯》、《检察风云》及中央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27家新闻媒体或栏目报道,是全市检察宣传规模最大的个案报道之一,引起很大社会反响。1997年,抓住“针对外来人员子女开展法制教育”这一新的特点,进行系列跟踪宣传报道。由于在宣传报道中,突出该项工作的新颖性和开拓性,因而引起新闻界的重视,先后在市、区十余家新闻媒体上报道18次。5月28日,《人民日报》以《“特殊”的家长学校》为题发表评论文章;9月,上海人民广播电台“990法庭内外”组织直播。1993~1997年,区检察院共发表文章报道460余篇,制作影视新闻247条,制作宣传版面40块,与“案件聚焦”联系编制4部专题片,摄制《普陀检察新闻》8期,制作检察专题片3集。
1998年,以张贴宣传漫画、观看录像带、知识竞赛、黑板报等形式,进行法制宣传17次,受教育者4000余人次,同时制作118条检察新闻、31集检察专题片。1999年,配合开展“检务公开整形象,服务社区作贡献”的主体活动,制作“检务十公开”、“诈骗犯罪警示录”、“职务犯罪警示录”等40余块宣传板面,深入社区巡回展示,发放资料3000余份,接待前来投诉、咨询的群众800余人。编印《检察宣传资料》双月刊,内设检务公开、职务犯罪警示、刑事犯罪特点、法律问题等专题,发送到区内各企业单位和街道、镇下属的居委会,进行法律宣传和服务。
第三节检察技术和档案
一、检察技术
1991年,区反贪污贿赂局安装监控、监视审讯装置,实现音像一体化,对办案全过程进行录音和录像,起到固定证据、提高办案质量的作用,对反贪干警的办案行为加以规范和监督,并可防止犯罪嫌疑人的翻供,使办案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查证工作。运用视听设备还可取得较好的庭审效果。
1996年,计算机进入各科室,在公诉科、反贪污贿赂局等9个相关业务部门及时安装“检察业务动态管理系统”软件,方便案件承办人员的查询工作,提高工作效率。1999年,检察技术科在全市检察系统中较早解决计算机硬件方面的“千年虫”问题。2000年,为实现办公自动化、操作网络化的目标,在全市检察系统率先安装一套触摸式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2003年,为落实计算机安全使用保密规定,防止涉密计算机信息在国际互联网上泄露,区检察院的计算机均已安装有国家保密部门认可、推荐的“赛孚安全隔离网络选择系统”,完全从技术上予以隔绝。
1991~2003年,检察技术科共拍摄案件现场、赃证物品、法制宣传等照片1600余张,摄制现场物证录像109次;为案件有关材料进行文证审查1015次,笔迹鉴定73次;对案件有关证据进行技术鉴定545次;参与自侦部门的案件现场勘验57次,深入自侦案件现场23次;为办理案件提供技术协助62次;制作自侦案件等各类视听资料70多盘。
二、检察档案
1993年,根据市档案局要求,开展争创“合格档案室”活动。12月31日,经区档案局批准,区检察院档案室达区级先进标准。1994年,开展档案工作升市二级先进工作。1995年1月29日,经过市档案局评审组的实地考评,区检察院档案室达市二级先进标准。1996年,开展档案工作升市一级先进工作,1996年9月4日,经过市档案局评审组的实地考评,档案室达市一级先进标准。
截至2003年底,区检察院档案室共立卷归档30774卷,其中文书档案2400卷,诉讼档案27549卷,会计基建技术档案825卷;录音录像带70盘,照片292张,光盘6张;输入各种机读目录301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