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救济救灾

1991年起,区民政局救灾救济工作从单一政府行为转变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参与”的扶贫帮困救助格局,对救助对象实施“应保尽保、应业尽业、应帮尽帮”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就业与救助双向联动机制,让低保对象走上就业岗位。2000年起,建立慈善物资资源和慈善人力资源相互联动机制。

 

第一节社会救助

 

1991年,全区有定期定量补助对象243人,全年发放救济金19.54万元。1993年,对278名人均生活水平低于120元的贫困人员发放低保金。1994年,对城镇特困人员和2932名“一老养一老”、无业老人发放大米、油、糖等实物补助。1995年6月,按《上海市民政局、粮食局、财政局、劳动局、人事局、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对本市城镇低收入家庭发放帮困供应卡的通知》规定,对全区居民中低收人家庭发放42885张粮油帮困供应卡,持卡人凭卡每月一次到指定粮油商店领取价值15元的粳米、食油及面制品。1995~1996年,全区发放帮困金额674.39万元。1997年初,按照社会救助工作“经常化、制度化、网络化”要求,建立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会保障机构,全区社会救助实行“一口上下”(即救助对象一个口子向上,救助款物一个口子向下,各项行政政策在基层相互衔接)的运行机制,建成区社会救助计算机网络,将各类帮困人员的资料输入电脑,实现市、区、街道三级联网。

1998年起,全区287名重残无业人员获月人均205元生活补助费,同时将118名原区管企业和原市属“放小”企业的困难职工家属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999年3月,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网络体系,全区15个街道、镇建立社会保障(救助)管理所,实行社会救助对象“一户一档”制度、两次受理完毕制和公开告知制度。同年10月,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市民政局发文将低保标准提高为月人均280元,全区对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和低收入家庭发放粮油帮困卡对象实施“并轨”操作。2000年后,社会帮困救助工作日趋完善,救助工作重点落实到全市统一规定的救助对象。2001年2月起,为解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人员的基本生活困难,对3276名协保人员实施生活困难补助,年发放协保生活困难补助金196万元。

2003年4月,建立“就业和救助双向联动”机制和联动操作程序,促进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协保人员就业自立,做到“应保确保、应业尽业、应帮即帮”。同年,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2348人,协保人员生活困难补助6971人,实施粮油帮困5181人,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1730人,累计发放救助金5194万元。结对帮困队伍发展到8300对。帮助协保人员就业1443人。

 

第二节医疗救助

 

1990年,根据市民政局修订的《上海市城市贫困市民急病医疗困难补助办法》,对孤老病残、孤儿救济户补助大部分或全部门诊和住院治疗医药费。对家中无人在业,无固定经济收入,患急病必须住院治疗的人,本着“救命救急”原则,政府给予每次不超过200元的补助。2000年,医疗救助由年终审批制改为每季度一次性审批制度,全年医疗救助543人,补助金额65.70万元。同年11月,对人均收入低于420元的低收入家庭中患三种大病(尿毒症、精神病、癌症)对象,自负部分超过1000元,影响基本生活的给于医疗救助,全年累计不超过5000元。2001年,配合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规范医疗救助工作审批程序,加强归口管理,把季度审批改为月审批,全年医疗救助1166人,补助金额145.39万元。2003年4月,制定相关的门诊医疗救助办法,加大医疗救助力度。同年,医疗救助2056人,补助金额242. 87万元。1997~2003年,全区医疗救助7758人次,发放救助金918.20万元。

 

第三节募捐赈灾

 

1994年8月,组织捐赠安徽省定远县价值16万元服装,捐赠安徽省宿松县价值10万元服装,捐赠安徽长丰县价值10万元服装。1995~1996年10月,组织捐赠西藏日喀则地区、云南省、湖南省衣被27车皮,现金17.3万元。1997年10月至2003年10月,开展对云南省、重庆市、江西省、安徽省等受灾地区募集衣被救灾活动,全区有15万名居民参加捐赠,共捐赠棉被45057条、毛毯11695条、服装440万件,现金762万元。2002年7月,支援松江区三峡移民安置费6.6万余元。是年11月,为支援云南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区内56060名中小学生捐赠书籍62867册、校服26991件。同年,曹杨新村街道在全市率先建立常年捐助接收点——“衣被银行”,长寿路街道建立全市第一家慈善超市。2003年,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工作思路,在全区推广曹杨新村街道和长寿路街道的做法。

 

1991~2003年,全区建起经常性捐助接收点11个、慈善超市10个,共募集衣被7. 16万件、现金164万元,接受资助6487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