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职业培训
普陀区职业培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逐步走向社会化。其培训形式和内容适应劳动市场的需要,灵活多样。1995年,普陀区职业培训工作获全市一等奖,2003年,全区职业培训总量居全市第三位,职业培训的社会功能日益彰显。
第一节 机构
建立于1987年的普陀区劳动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一直是区办主要培训机构。1991年,区内职业培训机构除该培训中心外,还有区总工会主办的职工培训中心,中等技校和企业主办的天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曹杨职业技术学校等。1994年,全区行业系统开办培训机构18个。当年就形成以区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为龙头、以行业系统开办的18个培训机构为骨干,以区、街道镇两级职业培训为基础的职业培训网络。
2000年开始,各培训机构加强联络,共同推进职业技术培训社会化,扩大职业技术培训覆盖面,形成社会各方参与、资源合理配置的大培训格局。2001年,区劳动局与区总工会共同制订《全区职工五年素质培训计划》,以提升在职职工技能,提高岗位竞争力。2003年,全区有各类职业培训机构45家,职业培训见习基地18家,基本形成覆盖全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岗位培训体系。当年全区培训机构进行各类培训,受训16886人次,培训总量名列全市第三位。
第二节 对象和专业
培训机构除部分技校培训内容和专业相对稳定外,其他如区劳动局职业技术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根据培训对象不同以及各时期社会、企业的需求变化等因素设置和安排。
1991~1995年,培训对象主要是经受九年义务制教育未能进入高中、职校的应届、历届毕(肄)业生中的待业青年;返沪的原上山下乡(支)知青子女,在社区待业的青年;企事业单位失业人员。这批人员累计培训16400人次。
1996年起,全区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指导就业”的指导思想,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培训形式和内容。在各种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中,根据不同对象分为高中专业和普通专业两个层次。1996~2003年,重点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累计培训53200人次,其中1997年以后享受补贴或免费培训46300人次。
2000年起,为中专、职校、技校毕(肄)业后待业青年培训中高级技能;同时把提高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列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
高中专业的培训对象一般为初中毕(肄)业生和职校、中专、技校毕(肄)业后的待业青年,提高就业技能和竞争能力,培训专业有汽车维修、摩托车维修、计算机管理、多媒体制作、制冷、锅炉、车工、电工、电焊工、电梯安装维修、会计等。
普通专业的培训对象一般以普陀区失业、下岗“协保”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设立的专业有:中西烹调、面点、调酒,电梯驾驶,家电维修,电子收银,商品营业,服装缝纫、洗涤整烫,保育、护理,美发,家政服务,保安、保洁、保绿等。根据全市制订的“万人就业项目”的劳动岗位,设立相应的培训专业,适应交通协管、社区保洁、税收协税、社区助残、社区助老、河道保洁、林业养护、市场管理、环境保护、市容监察、劳动监察、房屋租赁协管等就业项目的需求。
2003年,全区培训专业30个,各项专业培训结束后,均由培训单位考核,合格者发给专业上岗资格证书。1991~2003年,累计培训111325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53207人次,培训后推荐再就业31979人次。
第三节 政府补贴
1997年12月,市政府颁布《关于对再就业培训费用予以补贴的试行意见》,普陀区按文件精神实行补贴;凡由职业介绍所认定的就业困难对象,培训费用补贴100%;非就业困难对象,培训费用补贴80%,本人自理20%。考核不合格的,培训费用补贴50%,本人自理50%。下岗失业人员个人享受培训费用补贴,一般一年内只能享受一次,最多不得超过二次。从1998年开始,对区内失业一年以上的失业人员,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人员,区属关闭、破产、濒临破产企业中的下岗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及定向培训的人员,给予享受政府提供全额培训补贴。当年全区享受政府补贴培训有3422人,政府补贴金额67.70万元。1999~2003年,享受政府补贴培训的人数及政府拨支的补贴经费逐年上升。至2003年,享受政府补贴培训达8745人,政府拨支补贴经费516.81万元。1997~2003年,享受政府补贴培训累计46344人,政府提供培训费用共1575.46万元。
第四节 培训后就业
1991年,经过各级培训机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的失业下岗人员,推荐就业的有107人。1992年,培训后就业的有511人。1993年,培训后就业的有408人,以后逐年增多。1991~2003年,全区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累计111325人次,其中培训失业、下岗人员53207人次,培训后推荐再就业有31979人次。失业、下岗人员培训后平均就业率为65%,其中,组织就业岗位定向培训就业率95%以上。就业岗位主要有保安、保洁、保绿,各类协管,公用事业代办业务,物品配送等共22100个。培训后应企事业单位招聘走上就业岗位的主要有中西烹调、面点、调酒,美发,服装缝纫、洗涤整烫等,经培训后获相关证书,并自主择业的有9500人。培训后考核发证获得上岗资格的有电梯驾驶维修、电子收银员、营业员、计算机操作维修、汽车驾驶维修、会计等专业,应招就业和再就业的共有10300人次。
1992年,建立上海沪西劳务技术合作公司以及为外派工作相配套的普陀境外职业培训中心。1992~2003年,共举办英、日语和专业技能培训班24个。经过定向培训,先后向日本、新加坡、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及中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输出服装缝纫、中式烹任、宾馆服务、模具工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6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