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普陀区的历史文化遗存类型多样,具有独特的价值。韩塔、元代水闸等历史遗存,反映了上海地理的沧桑变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真如寺、玉佛禅寺、沪西清真寺不仅体现了区境内宗教文化的多元与兴盛,而且具有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兴起于元末明初的真如庙会演化为解放后的“城乡物资交流大会”,又成为民间交流的重要载体和普陀的文化名片;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M50创意园、梦清园又以不同的传播方式,让人们接续普陀在上海城市化进程中的新旧接续与传承创新,保存了苏州河在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记忆,让人们漫步于日渐美丽的景观河道两岸时,还能回想起河内曾经万舸争流的繁忙运输场面,以及绵延数十年的黑臭对民众生活的巨大影响;这里的红色文化资源更是独树一帜,小沙渡作为产业工人的集聚地和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活动中心而彪炳史册,并成为反帝爱国运动的先锋。极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接续了传统与现实的文脉,而且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这些有形、无形的文化遗产与记忆,是凝聚普陀人精神、体现普陀标识度的软实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普陀特有的风貌与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