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外资工业 重点企业
第一节 外资工业
一、概况
1991年起,普陀区利用国外资本投资快速增加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外商投资服装服饰、家具制造、文教用品、包装印刷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等装备程度较高、科技含量大的行业也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相对集中的领域。2001年,上海汉欣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完成工业销售值1.43亿元,2002年,上海景锋纸业有限公司、思达可家具(上海)有限公司分别以工业销售产值1.02亿元、1.64亿元成为外资工业的骨干力量。以艾佩达电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科尼起重机(上海)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由世界500 强企业投资的外资工业企业,通过“技术外溢”及产业的前向和后向关联效应带动区内第二产业的发展。
二、企业选介
思达可家具(上海)有限公司 是澳大利亚籍华人个人投资的以生产实木家具为主的企业,1999年12月,在普陀区注册,投资总额210万美元,注册资金198万美元。公司采用“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是近年来区外贸出口的排头兵。2003年,出口额为2530万美元,为区外资企业创汇之首,是典型的利用国内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发展起来的企业。
瑞美无线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是美国瑞美(REMEC)上市公司在中国上海投资的生产销售企业。2001年建立,投资额964万美元,注册资金525万美元,属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向亚洲及世界各大运营商提供集成无线电信设备,为全球重要的OEM——汽车生产商服务。是设计、生产无线通信网络中音频和数据信号之集成传输的高频子系统产品部件的专业公司。2002年,出口额4.5万美元。2003年,出口额525万美元。
第二节 重点企业
一、概况
普陀区以发展都市型工业为导向,抓大放小,积极发展重点企业。1997年有18 家重点企业,1998年发展到50家,主要分布在精细化工、包装印刷、机电制造等行业。
2003 年底,全区年工业销售产值在3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年销售收入500 万元~3000万元)有64 家,其中,全年工业销售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有18家,4000万元以上的有13 家,5000万元以上的有8家,6000万以上的有4家,7000万元以上的有2家,8000万元以上的有3家,9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超亿元的企业有10家。
上海金叶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建于1997年7月,注册地址在真陈路158号,注册资金2500万元,由上海烟草(集团)等企业共同投资组建的具有现代企业模式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纸质印刷包装材料、包装装潢印刷机印刷油墨的生产、销售。公司目前产品分复合印刷包装材料、真空镀铝、包装装潢印刷品印刷、印刷油墨四大类,其中与瑞士SICPA公司合作生产的凹印无苯油墨,适应顾客印刷绿色食品包装的需要。公司业务拓展至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中国香港地区,经济效益逐年增长,是普陀区包装印刷业的龙头企业。 2002年度,公司被授予A类纳税信用单位;2002~2003年,公司进入上海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0强,被普陀区列为重点骨干企业;2003年,公司实现销售产值30890万元,上交税收2997万元。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进,先后评为桃浦镇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先进单位、普陀区绿化先进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
二、倍福来集团公司
上海倍福来(集团)有限公司由原上海天马袜厂与上海倍福来实业公司共同投资,于1995年1月组建。位于金沙江路1269号,注册资金5100万元,员工520人。公司初始拥有合资、独资、联营和加工型企业10家,主营项目有袜品、服饰、建筑涂料和电脑绣花。拥有厂房面积2万平方米,专业生产设备150台套,电脑绣花机13台,缝制设备百余台,科技含量较之同行业名列前茅。倍福来袜品在市内拥有大店名店专柜以及大卖场专柜250家,市外有20家营销办事处,辐射全国23个省市的近千家商场、商厦等。
倍福来袜品严格执行原纺织部FZ/T73001- 2004 标准,产品具有款式多样、花样齐全,并具特有张力、弹力以及吸湿力强和透气性好等特性。
公司成立后的年利税每年递增保持在10%~15%之间。1995年度倍福来袜品年销售达到1.1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倍福来(集团)公司曾被誉为普陀区的骨干企业。
1995~2002年,倍福来(集团)公司先后兼并、收购和托管9 家企业,其中,1995年,兼并上海志丹纺织五金配件厂、上海黄陵印刷厂和申力制衣厂;是年11月,托管上海朝阳袜厂;1997年11月,收购上海建筑涂料厂;2002年5月,托管上海生活锅炉厂、上海低压锅炉厂、上海长风实业公司和上海餐具四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