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服务业

  全区服务性行业包括照相、理发、沐浴、旅游等,其发展日趋时尚,服务项目亦趋多样性。政府日益重视物资回收利用行业,管理不断完善,回收种类增多。1994年,全区服务业营业额1.06亿元,实现利润0.01亿元。1995年,全区服务业营业额1.35亿元,实现利润0.02亿元。1996年,实现营业额1.76亿元,实现利润0.02亿元。1998年,全区服务行业营业总收入11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6.80亿元,其他服务业4.20亿元;实现利润1.18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0.70亿元,其他服务业0.48亿元。2000年,全区服务行业营业总收入14.72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总收入6.29亿元,其他服务业8.43亿元;实现利润1.87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0.81亿元,其他服务业1.06亿元。2001年,全区服务行业营业总收入16.27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总收入6.99亿元,其他服务业9.28亿元;实现利润2.03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0.88亿元,其他服务业1.15亿元。2002年,全区服务行业营业总收入19.06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总收入9.03亿元,其他服务业10.03亿元;实现利润2.12亿元,其中社会服务业0.76亿元,其他服务业1.36亿元。2002年,现代服务业载体建设加快推进,服务业融入大商务体系。2003年,长风生态商务区被列入上海现代服务业规划建设项目,真北商务区五大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武宁商务区的明珠国际广场项目正在筹建中。

第一节

  1991年,原普陀区服务公司共有照相网点12家,面积1147.80平方米,从业人员152名。2003年,由于企业拆并和市政建设、长寿路地段商户动迁等原因,原有12家网点动迁注销6家、直接经营6家,面积807平方米,从业人员75人,直接从业人员37人。区域内有私营和个体照相店40家。2003年,区域内有私营和个体照相店157家。

  天真照相馆 原址长寿路338号。于20世纪50年代开业,为区内最早的照相馆。该馆于1996年晋升为二级照相馆。19965月,因市政建设需要该馆迁到江宁路1172号,1998年,因市政动迁迁至北石路542号。2001年起,由国家级摄影高级技师季立新挂靠经营。

  传真照相馆 馆址武宁路86号,1962年开业。该馆建筑面积140平方米,底层摄影面积近70平方米,是为武宁路商业网点配套而建。该馆为当时全区同行业规模最大、器材设备最精良的店家,定为二级照相馆。该馆经营项目主要有人像摄影、结婚照相、儿童摄影、黑白冲洗、彩色扩印、彩色放大、证件照相、工业摄影和团体外拍等。

第二节 理发美容业

  1993~1998年,区属上海申亚经营总公司下辖理发、美容业店34家,总面积3570平方米,从业人员482人。1998年起,由于改革、转制、拆并和市政建设等原因,至2003年底,尚有7家、从业人员59人。

  1991年,区域内有私营和个体理发店135家。2003年,区域内有私营和个体理发店936家,规模较大的有34家:碧云美容院、金刚美容院、久春理发店、曹杨五村退管会理发店、石泉理发店、黄陵理发店、胶州合作理发店、东新理发店、新民理发店、普陀合作理发店、长寿合作理发店、曹杨八村理发店、华新理发店、交通理发店、曹杨美发厅、建新理发店、兰风理发店、沪太理发店、真如理发店、金刚美发厅、正红理发店、沪新理发店、交西理发店、光新合作理发店、甘泉理发店、宜川理发店、光明理发店、桃浦理发店、艺华美发厅、理发进修室、长风美容院、宁东理发店、泰山理发店、红梅理发店。

  金刚美容院 原名金刚美发厅,位于长寿路398号,19467月开业,是区第一家理发特级店,199310月,金刚美容院获国内贸易部颁发的中华老字号称号。20016月迁至华池路182号更名为金刚美容院,注册资金23万元,有职工22人。

  碧云美容院 位于武宁路80号,于1962年开业。是区内较早拥有现代化设备装置的特级理发美容单位。19965月,长寿路原金刚美发厅动迁,全部人员调入碧云美容院。原碧云美容院人员调入华池路182号建立金刚美容院。碧云美容院营业面积220平方米,2003年有职工31人,其中国家级技师2人、高级师15人,中级师7人,辅助人员7人;大专学历5人、本科1人。美容院分为一楼男宾、二楼女宾。2003年,完成营业额137万元,利润5万元,税收8.20万元。1997~2003年,先后获市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上海美发美容协会诚心服务企业称号,中国美发协会颁发知名企业牌号。

第三节

  1991~1993年,区属上海申亚经营总公司下辖经营沐浴业浴室9家,营业总面积1.27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97人,流动资金121.30万元,固定资产121.30万元。1994年起,由于旧城改造、市政建设需要,注销3家浴室,至2003年底,尚有浴室6家。服务项目为池浴、淋浴、搓背、扦脚等传统项目。6家浴室的营业总面积为8969平方米,从业人员228人,其中含协保、下岗、退养等各类人员189人。共有流动资金618.61万元,固定资产212.12万元。

  1998年,区内出现以盛泉温泉浴场为代表,包括云都、东京、花城等非区属企业开设的综合性大浴场。这些大浴场突破传统经营模式,实行多功能混业经营,沐浴业从传统的低端市场进入分不同层次的现代沐浴市场。至2003年,全区共有私营和个体工商浴场9家:沪西浴室、长江浴室、清泉浴室、四新浴室、东新浴室、曹杨浴室、宜川浴室、金水池浴室、人民浴室。

  金水池浴室 位于胶州路887号,始于建国前一家私人经营的浴室。新中国成立后,于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改制为国有企业,名为胶州浴室。1977年,在原址上新建5层楼房,建筑面积1799平方米,增加旅馆业务,改名为胶州旅馆附设浴室。1992年,改为现名金水池浴室。以沐浴为主,并提供助浴、扦脚、敲背、住宿等服务项目。1997~1998年度被评为市商业系统文明单位。199810月起,金水池浴室实施3年的职工群体风险抵押承包。200110月起,实施个人风险承包制。

  申亚休闲城 原名宜川浴室,位于宜川路80号。始建于196810月,经营面积800余平方米,主营大众化低档次沐浴。1993年扩建,增加经营面积800平方米,增加桑拿浴、芬兰浴、脉冲浴池、休闲大厅、指压房等服务项目。19957月,宜川浴室改制为申亚休闲城,经营面积1564平方米。被评定为行业甲等等级。200311月起,由私人业主承包经营。

  清泉浴室 位于甘泉路485号,该浴室系住宅配套于1984年开始建造。1985年上半年旅馆部先行营业,1986年元旦浴室也相继开放。1998年,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利用外部资金对该浴室进行装潢改造,实行个人承包经营。

  盛泉温泉浴场 位于谈家渡路28号,199811月开业,经营面积近1万平方米。该浴场集桑拿、餐饮、住宿、休闲、游泳、健身于一体,是普陀区第一家引人温泉洗浴文化的大型高档娱乐休闲场所。恒温游泳池全年开放,是上海市中小学生游泳达标活动指定场所,上海市旅游团队接待定点单位。桑拿浴区有瀑布浴、人参浴、木瓜浴、茶浴、药浴等以及传统的土耳其浴、芬兰浴,并配有按摩、助浴、足底按摩、扦脚、捏脚等服务。美食广场设有自助餐厅、宴会包房。晚间有文艺演出。多功能厅配置高档音响、投影设备;健身中心引进美国LHE跑步机等专业健身设备。还有影视大厅、电子阅览室、乒乓球室、桌球室等。

  云都温泉浴场 位于曹杨路1026号,20001月开业。经营面积5000平方米,集沐浴、餐饮、桑拿、健身、休闲为一体,是普陀区第二家引入温泉洗浴文化的大型高档娱乐休闲场所。浴场有各类理疗浴池、露天温泉、室内泳池、小吃广场、自助餐饮、豪华休息大厅及贵宾室,并引进泰国古式指压按摩,晚间有文艺演出。

第四节 物资回收利用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有独立核算经营物资回收利用业企业8个。19933月,区供销合作社组建时,撤销了区物资回收利用公司管理建制,将原区废旧物资回收利用公司下属的18家回收企业、1家纸张供应站、2家金属材料公司、1家纱绳橡塑商店整建制划归普陀区供销合作社,主要经营废纸、废钢铁、钢材、纱头、橡胶塑料制品等物资回收。1993年,销售总额为1.40亿元,占全社销售总额的50%

  1997年,企业改制转制中,将区纱绳橡塑五金商店、区纸张供应站、新丰金属材料公司3个单位划转上海中山物贸(集团)有限公司,因此,区供销合作社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严重萎缩。1998年,区供销合作社将杨桥物资回收商店从普陀供销物资经营公司剥离出来,用新机制组建杨桥物资回收有限公司,通过调整,废钢铁回收量逐年上升。

  2002年起,区供销合作社把培育主营业态与招商引资相结合,与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与网络化、规模化、提升科技含量相结合,积极发展废纸购销业务。区供销合作社牵线上海华宝实业公司与德国隆英公司合资组建上海华宝隆英回收公司,年废纸购销量6万吨。扶持企业职工以自然人身份投资办企业,开办上海仁布金属材料公司,拓展生铁焦炭业务,年购销量2万吨。与山西钢铁公司合作开办上海韵申钢铁有限公司,经营钢铁业务,年销售1亿元。废钢每年收购15万吨,主营业态经济总量7亿元,初步形成主营业态发展的态势。

  传统的废品回收业主要是回收工业废钢铁、废棉纱、废金属屑以及居民生活废弃品。2002年,市政府制订《关于做好本市废品回收利用工作的意见》,普陀区为市社区废品回收交投站试点区,废品回收的种类扩大,增加金属易拉罐、塑料饮料瓶、无法分解的电池和各类电子废弃物的回收。2003年,全区6个街道、3个镇都建立社区废品回收交投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