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起,区境内邮政函件、包件、汇兑和邮政储蓄等业务快速发展。2003年,境内7个邮政支局邮政储蓄额达到22.51亿元,汇兑业务达到434万元,业务收入1.12亿元。电信业务发展迅速。1995年,固定电话号码由七位上升八位。2003年,固定电话实装总量485783号线,比1991年28720号线增长16倍。ISDN电话业务总容量达20164门,实装16997号。
第一节 邮政业
一、邮政概况
1991~1993年底,区境内有隶属于上海市邮政局市区西局的普陀、石泉、曹杨、武宁、真如5个邮电支局。1994年新建沪太邮电支局。1996年增加桃浦邮电支局。2003年共有7个邮政支局。在叶家宅、华东师大、长风新村、昌化、宜川新村、甘泉新村、铁道大学、武威西路、北石路、万里小区、火车西站、真光路设有12个邮政所(处),在物贸大厦设有1处邮政服务处。
2003年,区境内7个邮政支局函件业务量1546万件,包件业务量1171万件,汇兑业务额434万元,特快业务量2392万件,集邮业务量529户。业务收入1.12亿元。是年11月,石泉路邮政支局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受到上海市总工会的表彰。真如邮政支局北石路邮政所获上海市2001~2002年度文明班组。
二、邮政业务
函件业务 1993年,推出无名址(DM)广告专送和商业信函、中秋月饼邮购业务。1994年,代办代收各寻呼台无线电寻呼机服务费。1995年8月,增设国际特快专递等新业务。1996年,发展商业信函,开发邮政“有奖竞猜”、“尊师卡”、“敬老卡”、“专题明信片”(企业明信片)及“个人明信片”等新品种。是年12月1日,上海、外埠函件实行均一资费,调高邮资。随着电信事业发展,传统函件收寄量减少,国内、国际包裹业务下降,电子信函因电信传真发展而停滞。1996年起,上海邮政根据市场需求在函件业务上陆续推出新的品种,其中,收件人总付业务、邮资明信片、个性化明信片、邮资信封、邮送广告、户外广告发布等业务发展较快。
报刊发行 20世纪90年代后,邮政部门报刊发行调整公费和私费订阅、订阅和零售、年终一次收订和日常收订与其他邮发收订结构比例,增加私费订阅、零售、日常收订及其他邮发收订比例,推出双休日报刊收订新措施,订销发行量下降,报刊品种增加。2003年,全国邮发报刊共7241种,其中报纸1139种,期刊6102种;上海地区邮发报刊501种,其中报纸54种,期刊447种。在零售方面,除对各个邮政网点进行零售配送外,还为1500家超市、800个摊点和60个批销户提供邮发报刊货源。
特快业务 2003年,根据速递市场竞争的需要,上海邮政进一步完善“次晨达”限时业务,扩大金桥开发区、张江开发区、浦东机场等地区的“次晨达”投递范围,开发公务员准考证EMS专送业务,同时根据国家邮政局要求,办理部分TNT进口快件投递业务。代收货款是邮政特快业务的延伸服务,吸引客户利用特快专递渠道传送、销售其商品,满足客户足不出门便可在最短时间内得到自己认购商品。上海邮政还与1268个城市共同开办了全国邮政特快异地礼仪服务。
包裹、集邮业务 在传统的国际包裹、国内普通包裹基础上,新推出了快递包裹、直递包裹、家乡礼仪包裹、新生儿血样标本专递、代收货款邮购等新业务。至2003年,区内共有集邮卡用户13980户,集邮协会卡6332户。
第二节 电信业
一、发展概况
1991~1994年底,区境内有2个电话分局,3个电话支局和2个电话站,分别隶于市电话局西区局和北区局。隶属于西区局的,有曹杨电话分局,旬阳、江宁电话支局,华东师大电话站。其中江宁电话支局为1994年8月开设。隶属于北区局的,有甘泉电话分局和桃浦电话支局。甘泉电话分局系1991年由甘泉电话支局升格。桃浦电话支局1983年7月开通,1992年区城面积扩大时划入区境。1994年底上述各电话局、站营业号线总数达95614号,其中私人电话有69026号线,公用电话有1372号线。是年区内在建的尚有岚皋、宜川、梅川等电话支局。全区电话均为程控设备,电话网容量已达11.2万门,主线普及率10.7号线/百人。
1995~1996年,区内新增设的电话局(站)有宜川、镇坪、梅川、真光等。原有的曹杨、华东师大、洵阳、白玉、江宁、甘泉、桃浦等电话局、站不断增容。至1996年底,各局、站电话网总容量34.2万门,比1994年底增加23万门,实装总数已达245378号线,实装率为72%。
1997~1998年,区域内有18个电话局(站),分属于上海市电话局西区局和北区局。洵阳、华东师大、真光、梅川、白玉、曹杨、建德公寓、清峪小区、真源小区、祥和小区电话站归属西区局,老桃浦、新桃浦、宜川、甘泉、江宁、镇坪、清涧小区、上钞大厦归属北区局。新建真光电话支局,撤销真光电话站。区域内电话总容量462523门,实装用户316670号线,其中私人电话246825号线,公用电话4864号线,公用电话服务点2653处。
1999~2000年,区境内增加同普、海鑫大厦2个电话局(站)。至2000年12月,电话局(站)总数20个,其中12个属于西区局,8个属于北区局。区域内电话总容量为482168门,设备制式有S - 1240、F - 150、华为HONET、ISDN等。1999年初,市电话局向社会开放遇忙转移、无应答转移等程控服务项目;推出ADSL宽带接入业务;采用ISDN拨号接通的通信方式,开展公众电视电话会议、春节电视拜年、“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等业务;智能网业由原来的3项增至8项:VOT电话投票、MAS大众呼叫、AD广告业务、AFTH800主叫付费、UAM通用接入码、UPH通用个人通信业务、WAC广域集中用户小交换机、ICW上网呼叫等待;来电显示业务继续成为新业务发展中的热点。
2001~2003年,随着城区改造进程的加快,境内业务也随之发展。电话总容量已超过60万门。市电信公司在区范围内,除了继续推广普陀固定业务外,还结合区发展的需要,推广电信增殖业务,如ADSL宽带上网、智能网、来电显示等,成为辖区内电信业务的新热点。
二、电话业务
固定电话 1994年以前,固定电话号码实行七位号码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固定电话的发展。市电话局经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后,1995年11月25日,完成了全市电话号码七位升八位的技术改造工程,为固定电话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区境内固定电话业务量大幅度增长。2000年,区境内实装固定电话用户390595号线,相当于1991年28720号线的13.6倍。ISDN业务总容量达17520门,实装14903号线。
2001年,又引进开发了ADSL宽带综合数字网,ADSL加载在模拟线对上主要用于数据传输业务,可实现语音传输或上网同时进行。由于ADSL宽带多样,最高可达8米,既可支持小型局域网,又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极受广大单位用户的青睐。ADSL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建成,为固定电话原来单纯为用户提供语音传输服务向提供综合信息传输服务方向发展、拓展非话业务在技术上创造了条件。至2003年底,区境内固定电话实装量增加到485783号线(其中固定电话上安装来电显示性能的用户137576户),ISDN业务总容量20164门,实装16997号。ADSL业务容量36055门,实装用户28127号线。
移动电话 上海移动主要经营上海地区的数字蜂窝移动电话(网号134~139),IP电话、互联网接入业务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业务。拥有“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移动梦网”等著名品牌。1993年以来,上海移动用户业务发展迅速。是年,移动用户4.07万户。2003年,移动用户达770.10万户,是1993年的189倍。用户年均增长率达50%,业务收人年均增长率超20%,净利润年均增长率超30%。
2003年,上海移动通信公司在普陀区开设营业网点9处:长寿路旗舰店、大渡河路营业所、金沙江路营业所、梅川路营业所、平利路营业所、桃浦路营业所、铜川路营业所、武宁路营业所、宜川路营业所。主要经营入网业务、语音业务与数据业务功能申请、数据传真、TDD等增值业务、帐务业务卡类销售以及停复机、过户、信息修改等其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