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交通运输业

   1991年,随着城区建设的加快,公共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2003年,区内公交线路有118条,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在区内运营的大众三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简称大众三汽)有公交车辆1091辆,运营里程5081.85公里,客运总收入达2.43亿元。长途客运以上海交通大众客运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运营线路辐射江苏、浙江、山东、福建、河南、江西、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运营总里程达3万余公里。2003年,区内货物运输车辆4564辆,总吨位1.73万吨,总营业收入8.59亿元,实现利润1.39亿元。铁路上海西站经过多次扩建,发展成为上海地区办理客货铁路运输业务的一等运输站区。2003年,发送和到达旅客291.9万人次,客运收入1.56亿元。

  1991年起,区仓储物流业发展快速。至2003年,区属仓储企业经区陆管所注册登记的有42家,仓储场地总建筑面积39.38万平方米。区属仓储业总仓储营业面积达到103.25万平方米。其中,北芳储运实业有限公司年营业额达2.2亿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仓储物流的民营企业。2003年起,交通、运输、仓储业,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中,统称物流业。是年,区物流企业实现税收1.20亿元。

  1991年初,邮政业务创新品种不断增加。1992年,首次推出代收电信资费业务。1996年,函件业务开拓收件人总付业务、邮资明信片、邮资广告、邮资信封等新业务。1999年,开办代缴代扣市内电话、手机、长途电话等各类电信资费及代发工资、资金、养老保险等业务。2003年,完善“次晨达”投递范围。区内7个邮政支局邮件、包件、特快业务总量5109件,邮政业务收入1.12亿元。邮政储蓄22.51亿元。电信业务发展迅速。19951125日,全市电话号码七位升八位,为固定电话大发展创造了条件。1999年邮电分家后,电子通信业发展更快。2003年,固定电话实装量增加到485783号线,比199128720号线增长16倍。移动电话从1990年起使用,至2003年基本普及到每个家庭。

第一章 交通

    1991~2003,区内交通运输速发展。公客运线路从1991382003118条。大众客运19938501.8820032.43亿元。长线199085发展2003152条。2001年、2003,共11.84次、275.40万人次。公路货企业1991928家发20031803收交费从1991114.912003119.84元。运1998年,43871.52万吨199943071.41200045161.41吨。2001年,46521.57吨。200245451.60吨。200345641.73运输1997,总收入3.51亿,利0.72亿1998,总收入2.71亿,利0.68亿元。1999,总3.14亿,利0.78亿元。2000,总收入2.11亿,利0.69亿元。2001,总收入3.25亿,利0.78亿元。2002,总收入4.73亿元,利1.03亿元。2003,总收入8.59亿,利1.39亿,因受“非典”影,客运量和货运量2002年均有西收入19913730元增20031.56亿,货收入从19911亿降到20037080.1万元

第一节 公共交通业

  一、公共汽电车

  区境内公交客运业原由上海公交三场经营,该场建于1958年。1989年,改制为上海公交三汽公司(曹杨路750号)。1993年,公交三汽公司运营车辆721辆,运营里程3796.2万公里,路线长度1307.66公里,客运量5146.96万人次,客运总收入8501.88万元。1998年,由上海大众交通集团、上海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新公司,公交三汽更名为上海大众三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简称大众三汽),主要承担上海西北地区和市郊的客运任务。1999年以来,大众三汽与长风街道、曹杨街道等共同发起公交服务社会、社会支持公交的“长风杯”双向共建文明立功竞赛活动,提出了“大众三汽为大众,大众满意我追求”的服务质量方针,公开向社会作出头、末班车误点赔偿乘客车资、车辆定期消毒等四项服务承诺,开展了员工创星级、路线创品牌的活动,造就了以67路售票员、市劳动模范徐江英、全国交通行业技术能手向锦村为代表的一批服务明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2003年,大众三汽运营车辆1091辆,比1993年增长51.32%。运营里程5081.85万公里,比1993年增长33.87%客运量1608.48万人次,比1993年下降68.75%。线路长度1305.74公里,比1993年下降0.14%客运总收入2.43亿元,比1993年增长186%

  二、出租汽车

  1991年,普陀区有3家从事出租服务的小客车公司:区客运服务公司、富达分公司、捷达公司,另有从事出租车个体专业户140家。1992~1994年,区内汽车出租单位,新增新泉公司、新体育公司、长风公司、环联公司。1994年,捷达公司改名为倍福来的士有限公司,拥有100辆客运汽车经营规模,成为全市汽车出租行业中的17家骨干企业之一。1999年元旦,由区工业总公司、长风实业公司、外联实业总公司、吉林市公交公司、倍福来的士有限公司共同以各自的客运服务优势资产投入,发起设立上海新普陀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资产1178万元,拥有各种营运车225辆,成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客运服务中型企业。公司的成立,开创区属客运小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跨行业、跨地区、采用股份制形式联合经营发展的新模式。200012月,由上海强生出租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一个分公司的全部资产,注入营运车辆590辆,加上原新普陀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257辆营运车辆,新组建上海强生普陀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资产重组,新公司拥有营运车辆847辆,拥有净资产近6000万元。2003年,上海出租汽车行业在普陀区经营的有上海农工商出租车公司第八分公司、上海锦江出租车公司二分公司、上海巴士出租车公司第四分公司、上海大众出租车公司(第三、四、十二分公司)、上海强生普陀汽车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区境内注册)五大骨干企业,营运出租车6097辆。是年,普陀区从事出租车个体户从1991年的140家下降到41家(即41辆车),由上海强生普陀出租车公司托管。

  三、轮渡

  上海市涉及全区境内的通航河道有木渎港、彭越浦、桃浦河、吴淞江、西虹江、中槎浦、走马塘等7条。昔时过江渡口最多时有22个。随着跨江桥梁逐步建造,轮渡不继裁撤。1990年底,只剩光复渡、潭西渡、丹巴渡和强家角渡4个。1991年元旦,撤光复渡。 同年7月,又撤潭西渡。19954月,再撤丹巴渡,仅留强家角渡尚有一艘渡轮,日均摆渡2500人次。199612月,工程队进驻该处建人行桥。1997年,连接万航渡路和光复西路的钢结构人行便桥竣工,苏州河上最后一个船渡——强家角渡口于1216日关闭。

第二节 公路长途客运业

  1990年,在区境内经营公路长途客运的国营、集体企业和个体户35家,客运线路85条,运营里程10266公里,主要辐射江苏、浙江两省。1991年以来,长途客运企业经过多次改革和整合,发生很大变化。至2003年,在区境内经营长途客运的有上海交通大众客运有限公司、上海武宁长途汽车站两家,总运营线路达152条,运营车辆162辆,比1990年增长78.8%2001年、2003年,共发送班次11.84万次,发送入数275.40万人次。经营线路辐射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福建、河南、江西、湖北、湖南、重庆等省市109条线路,行程最远的运时需40个小时。

 

第三节 公路货运

  1991年起,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及“三角债”等因素的影响,区内不少公路运输企事业单位和下岗、富余人员转行从事交通运输货运业,增加就业门路,缓解单位压力。交通汽车货运、个体货运、人力车货运、打包托运等业务迅速发展。区境内经批准从事汽车货运业640家,注册货运汽车2288辆。其中具有法人资质、独立核算的运输企业8家,227辆货运汽车,1162.3吨位,注册资金924.18万元,从业人员1247人,经营场地面积1.72万平方米。另有632家共2061辆货运汽车从事自货自运。

  1994年,区境内第一家具有法人资质、独立核算的私营运输企业上海浦杨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成立运营,注册资金55万元,从业人员9人,拥有货运汽车4辆,30吨位。

  1997年,经批准从事汽车货运企业923家,注册货运汽车4532辆,比1991年分别增长44.22%98.08%。其中具有法人资质、独立核算的运输企31家,货5172419.99吨位,注册3547.2,从1275,经营场地面积4.55平方米。企业货和货运1991年分287.5%127.75%。另8924015货运车从自货自运

  2003,经1279,注4564,比199199.8%99.5%。其中具有法人资质、独立核算的运751768车,10183.09吨位,注册资金1.8亿元,从3054,经营场19.07,货和货1991年分837.5%678.9%。另有1204,共2796辆货车从自货自运

  征收交运输管理费从1991114.91万元增加2003646万元,增462.2%,累计征收运3651.08万元;代收交运输费从199119.502003119.84万元,增514.56%,累计代征税收费822.48万元

  一、集体汽车货运

  1988320日,经上级批准,撤销行政性的区运输公司,原公司所属工厂划归区计经委管理,原二个汽车队合并,重新组建成集体所有制性质的经营实体普陀区运输公司,公司地址位于中山北路3028~3050号。1994年,有职工647人,下属有2个货运车队、1个汽车修理厂、1个货运联营体,另有2个从事出租服务的小客车队(区客运服务公司和福达分公司),共有营运客货车215辆,其中2吨~10吨七种类型货运车126辆,计850余吨位,夏利、桑塔纳小客车87辆。客货车经营方式以定额承包和全额承包为主,为企业与个人服务。公司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成立客运、货运、修理3个有限责任公司,由单纯公路运输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利用现有条件开拓商业服务、建筑装潢、房产开发、物业管理等业务。

  货物运输 普陀区运输公司重新组建后,对原有的汽车队进行了调整,重新建立两个汽车队进行专业货物运输,两个汽车队维持自给自足。汽车一队重新组建后,主要以货物运输为主。由于缺乏竞争优势,经济效益每况愈下,负担越来越重。1996年起,由于货物运输市场竞争激烈和自身原因(车辆陈旧,无资金更新),货物运输逐步萎缩,造成大部分职工下、待岗或劳务输出。为了企业的生存,公司集中力量搞危险品运输。2003年,更新了二辆危险品运输车辆,从事危险品运输车辆20余辆,从业人员39名,企业经济效益逐步好转。汽车二队以货物运输为主,在运输市场激烈的竞争下求生存,2003年有运输车辆12辆,从业人员17名。

  打包托运 打包托运队是普陀区运输公司汽车二队下属的一个作业组。1991年起,主要为上海工业搪瓷厂、四方锅炉厂等单位接洽打包业务,把企业的产品接过来打包托运发往全国各地。随着上海工业搪瓷厂、四方锅炉厂等企业的兼并、转制等原因,打包托运业务萎缩。1996年起,打包队做一些代办托运之类的工作。2003年,职工工作主要是帮助普陀区运输公司看管车辆等勤杂活。

  客运服务 1992年,区运输公司投资组建了普陀区客运服务公司,从事客运出租汽车业务,有小客车74辆。1993年,公司投资成立上海福达出租汽车有限公司普陀公司。1999年,普陀公司整体转入上海大众出租汽车有限公司。

  发展“三产” 19942月,区运输公司与中国建筑物资三亚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将原公司办公大楼租赁给三亚公司,由三亚公司出资改建成中建商务大厦。1994年初,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发展多元经济,区运输公司成立上海中运实业总公司。同年4月,筹建开发中运大酒店项目,投人资金3000多万元,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是集餐饮、娱乐、客房、商务等多功能的大酒店,19961018日正式对外营业。1994年、1996年,公司分别与嘉定绿洲、宗鑫房产共同开发白兰路南侧公司停车场、兰溪停车场,先后建成绿洲广场和兰苑小区。

  二、私营和个体汽车货运

  1991年,个人汽车货运有70户共70辆货运汽车,合计196.75吨位。2003年,私营运输企业有80家,534辆货运汽车,2580.8吨位,注册资金10845.4万元,从业人员1166人。个体汽车货运发展到196户,共196辆货运汽车,336.82车吨。个体汽车货运业的发展,缓解了就业压力。

  三、人力车货运

  198283日,《上海市营业人力车管理规定》施行后,区劳动服务公司成立普陀区劳力服务公司人力车运输队。1991年,人力货车发展到235辆,为小额货运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1999年,为缓解道路拥堵,部分人力货运经业人员经上海大众客运公司实行统一培训后,成为大众客运公司“货的”从业人员,保留52辆人力货车营运。2003年,人力货车降至38辆。

  四、危险物品运输

  1993年,区境内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经营户数50家,运输车辆187辆。为完善危险物品运输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区陆管所加强对化学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单位进行检查和管理,对有化学危险品运输车辆的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在行政许可范围内方能装运危险物品;对承运危险物品的货车进行技术等级评定,符合二级以上的车辆方能承运化学危险品,颁发危险品标志牌和危险品信号三角灯;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化学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培训,持证上岗,驾驶人员需三年驾龄方可运输,非标准车辆和不合格人员不得从事化学危险品运输。 经清理整顿,50家企业共187辆货车被核准可承运本单位化学危险品。1996年,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增加到86家共287辆危险物品运输车辆。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上述单位的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进行压缩与挂靠承运,强行淘汰不达标车辆,达标车辆挂靠上海市化工物品汽车运输公司承运,由化工物品专业运输公司承运或指导运载化学危险品。危险物品货运业务经逐年压缩,至2003年,只剩8家共47辆达标货运汽车。

第四节 水上运输

  一、区内航道

  普陀区境内通航河道7条:

  苏州河(吴淞江) 从嘉定入长宁北新泾再流入普陀,汇入黄浦江。区内航道14.05公里,通航60吨位~100吨位。

  中槎浦 自嘉定流入普陀,境内长2.9公里,通航60吨位。

  木渎港 自西江至吴淞江,长1.9公里,通航15吨位。

  西虬江 自中槎浦至桃浦,流经嘉定、普陀,长2.3公里,通航15吨位。

  桃浦河 自蕴藻浜至西虬江,流经宝山、普陀,杨家桥至西江航道长4.05公里,通航15吨位。

  彭越浦 自走马塘至吴淞江,流经闸北、普陀,部分为通航河道,通航10吨位。

  走马塘 自封浜至淞沪铁路,流经嘉定、普陀、宝山、闸北、虹口等区,部分为通航河道,通航10吨位。

  另外,朝阳河、新槎浦均为新开河道,亦具通航能力。

  二、装卸储运公司

  普陀区境内,除各企业单位的货主码头外,还有盘湾里、蔡家浜两个市属驻区装卸公司。2000年,盘湾里、蔡家浜两个公司合并为盘蔡公司。

  盘湾里公司 位于距黄浦江大约11公里处的吴淞江河段,有盘湾里、二大队、华阳路3个装卸作业点。占地面积共13.11万平方米,占有岸线1624米,有百吨级泊位42个,拥有各类装卸机械。主营装卸堆存、市内货运、砂石料经销等业务。

  蔡家浜公司 位于距黄浦江大约16公里处的吴淞江河段,有蔡家浜、长宁路、大苗圃3个装卸作业点。占地面积共13.01万平方米,占有岸线1780米,有百吨级泊位31个,主营黄砂石子等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和经销业务,兼营装卸机械、各类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业务。

  三、港航监管

  区境内苏州河段分属市航管处外白渡桥管理站和北新泾管理站管理。负责水上交通安全、港口及水路运输、航道监护。通过日常管理与现场巡航,苏州河通航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1991~2003年无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管理站配合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对苏州河支流桃浦河、彭越浦整治工程的运泥船过境航行实行全面监管,保障航行安全,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配合保洁队和环卫恒丰站清涝水面垃圾、清剿水葫芦,维护苏州河水清岸洁,为曝氧船在苏州河(区境内)的航行、停泊和试运行护航。

第五节 铁路运输业

  一、铁

  坐落在内的上海西,是上海铁局下15的车,客运收入发快。1991,上西3730,发153.9次,旅50.4万人,发、到总量204.3万人,日均运5597人次

  2003,客运站共客运服务人员143(售票员27,服务85,行李27,管理员4,有品检查2。办、发5(上西一2582次/2581,上西一1396/1395,上西一1597/1596,上西一2053/2054,上西一2055/2056,中转7(宁波一西一k256/k255,杭州一西一吉林1366/1365,南西一西一广1311/1312,南京西一西一2001/2002,以及、枣、苏、杭、宁波的短途车与节假日开行的旅客列车。2003,客运收入1.56亿元,比1991318.77%;发送旅138.2万人,因受“非典”影,比2002降。旅153.7,比1991年增204.96%。旅客发、到总量291.9,比199142.88%。日均7997,比1991年增42.88%

  二、铁

  上海西站下设太平、石、铜川3,主要、机械设等货,货务量步发展。1991,货收入1亿,货170.9,货255.6,年车数4.51,年车数 5.80,日均装282.5辆。2003,因受“非”疫,货收入等项业务量有所降。货收入7080.1万元,比199129.25%。货物发送66.1,比1991年下61.32%;货物到达206.8,比19919.1%。年1.82,比1991年下59.67%。年卸车数43741,比199124.56%。日均装169.7,比1991年下39.93%

  太平桥货场 位于区境内曹杨路东、太平桥西,是上海西站所属货场之一,货运装卸车的集散地。1956年,太平桥货场逐步建成,是上海西站货运最早建成的货场。1981年、1984年两次扩建,占地面积10.67公顷。2003年,货场内有上海西站的南运转调车场,到、发、调车线4股,牵出线2股。配有调车机车2台,担负上海西站小运转列车的编组、解体、成组甩挂作业。装卸作业线6股,配有各类装卸设备24台,主要接卸到达上海的粮食、油脂、蔬菜、果品、水泥及各种建筑材料,周边各铁路专用线大型仓库、货栈的钢材、有色金属、日用百货。货物作业以卸车、编组为主,装车作业主要在各铁路专用线内进行。

  石泉路货场 位于区境内中宁路东端、铜川路南端、石泉路两端的石泉路货场,是继太平桥货场后建成的上海西站所属货场。1956年规划、辟建,1960年竣工投产。2003年,货场占地面积18.54公顷,货场内有铁路装卸线9股,铁道部材料厂专用线1条,整车货位430个,集装箱箱位1100个,站台5个,仓库3个,大型桥吊3 台(起重量20吨~50吨),龙门吊3台,轮胎吊2台,大型内燃铲车(堆高机)共4台。货场主要承办钢材、机器设备、化工、轻工、汽车和集装箱的整车货物运输业务。

  铜川路货场 位于太平桥货场东南侧,石泉路货场北侧,岚皋路西侧,是上海西站3个货场中最后建成的货场。原设计8股铁路线,占地面积13.32公顷。1989年,一期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启用27.28线,全长665米,可进行34辆~40辆货车的装卸作业;28线全长675 米,可进行35辆~41辆货车的装卸作业。货场配有10吨~15吨龙门吊2台及汽车吊、电动铲车等装卸机械设备,主要承运10吨以上中型集装箱运输,办理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的整车铁路运输。200071日,上海西站受上海铁路分局委托,与江苏金盛投资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租赁使用铜川路货场6.8万平方米场地作仓储物流之用的协议后,拆除了27线与28线的部分线路,在6.8万平方米的场地上建造了金盛好来福装饰城,开发相关配套项目。

  三、铁路运输线

  沪宁线 沪宁铁路东起上海站,西至南京西站,全长308公里。在普陀区境内东起交通路、中兴路口,沿交通路南侧向西,经中山北路、光新路、桃浦东路和真北路等后进入嘉定区,全长5.6公里。沪宁铁路西行第一站是位于普陀区境的上海西站。199410月,光新路立交桥开通以后,在原光新路道口两侧铁路沿线修筑围墙。从中山北路交通路立交桥到真北路立交桥,全长3.1公里的铁路线,实行全封闭管理。

  沪杭线 沪杭铁路北起上海站,南至杭州站,全长189.6公里。原区境内的沪杭铁路东起交通路中兴路口,向西往中潭路、光新路、武宁路、曹杨路折南,和原真西支线相接后,跨越光复西路和苏州河,进入长宁区,长约7.24公里。1996年,为缓解沪杭铁路和上海市城市交通相互交叉干扰,造成城市交通堵塞的矛盾,也为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动工建设沪杭铁路外环线,改线东起上海站,西沿沪宁线经上海西站和匡巷站后,折南至春申站和原沪杭线相接,全长30公里,区境内长5.6公里。19971月起,沪杭铁路外环线建成启用,沪杭内环线铁路拆除,为建设市区轨道交通3号线腾出地盘。

  西长支线 原名真西支线,北起沪宁铁路上海西站(原名真如站),南越梨园浜,先后和武宁路、曹杨路、兰溪路、中山北路平交,在盘湾里和沪杭铁路并轨重合,越吴淞江入长宁区,迄于沪杭铁路长宁站(原名上海西站)。全线为单线,长5.4公里,区境内长4.5 公里。是沪宁、沪杭两线之间相互调配货物营运所用的铁路支线。1997年,开通沪杭外环线后,拆除了区境内的沪杭内环线,封闭具有53年历史的西长支线,撤销长宁站。19981月,将全长4公里的西长支线拆除完毕,200012月,上海市重大市政建设工程轨道交通3号线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