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共建活动
第一节 社 区 共 建
1991年,普陀区开展社区共同创建活动,社区共建渠道不断拓宽。 其中宜川新村街道22 个居委会与4 家菜场开展共建,并与米店、煤店、房管所等单位建立共建关系。 1996 年7 月,桃浦镇政府和民盟上海市委、民盟普陀区委签订共建社区“两个文明”的协议。1997 年,区委宣传部与东新路街道办事处举行共建文明签约仪式;长风新村街道与社区内所有单位共建精神文明。华东电力设计院在共建中,赠送曹杨新村街道10 台电脑,建立社区电脑培训班。1998 年,区教育系统和各街道、镇推行社区资源共享,学校图书馆和操场成为社区居民求知和健身的场所。长风新村街道与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共建文明社区签约仪式,首创高校与社区全面合作。华东师范大学与街道共同举办的“颂改革、赞共建、创文明”大型歌会,社区内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居民共3000 余人参加。桃浦镇与上海铁道大学签订双方共同创建协议。2000 年,区文明办同相关部门和行业开展社区共建,其中有与公交、物业管理等行业进行的社区共建。2003 年,公安普陀分局交巡警支队、区城管大队等部门与长寿路街道创建长寿路示范标志区域,对促进带动市民遵守交通规则起到良好作用。
第二节 行 业 共 建
1991年,朱家湾街道、中山北路街道与市内环线合流污水等重点工程单位开展共建活动。 为进一步推动普陀区社会公交化、公交社会化,区文明办成立了“普陀区——三汽公司共建协调委员会”,指导、协调公交行业开展优质服务工作。 长风、曹安、真如等6 个街道、镇分别与67,63,94,62,112 路等5 支车队结成对子,开展文明终点站评选活动,表彰67,112 路等4 支公交车队终点站为文明站点。1996 年,区文明办与中国农业银行普陀支行签约创建文明营业所活动。1997 年,公交三汽公司与社区开展“迎回归、迎十五大、迎八运”创建普陀区10 条文明公交线活动。 该活动由10 支公交车队与10个街道、镇结对联姻签订创建文明协议。1999 年,区文明办继续与银行、公交公司开展创建文明储蓄所、文明营业所、文明站点活动。2003年8 月,区内9 家律师事务所与9 个街道、镇分别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5 家法律事务所与9 个街道、镇的社区学校签订结对共建协议书。
第三节 军 民 共 建
1991年,曹安路街道与真如消防队结为军民共建单位。1992 年,市文明办、市军民共建共育办公室在普陀区召开军民共建共育汇报会,武警消防三支队和曹安路街道在会上汇报军民共建共育成效。1994 年,区文明委、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在武警七支队召开驻区部队“共建共育”、“双拥”工作经验交流会。1996 年,西部集团率徐虎和徐虎团队前往驻沪空军光福场站看望“军中徐虎”薛思民,徐虎与薛思民签订互帮互学协议,驻沪空军光福场站与上海西部集团签订军民共建协议。1999 年,上海市巡警总队在公安普陀分局交巡警支队召开现场会,推广依托社区多方协助,共同编制宣传网络的经验。2003 年,区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推进“双拥”工作大会在曹杨新村街道社区学校举行,全区9 个街道、镇分别与驻军部队签订军民共建精神文明书。会上,区委书记周国雄、区长胡秉忠为社区“双拥”活动中心成立揭幕。
1991~2002年,普陀区先后有12对共建单位被评为上海市军民共建共育先进单位。 其中1991~1992年2对,1993~1994 年2对,1997~1998年2对,1999~2000年2对,2001~2002年4对。
第四节 城 郊 共 建
20 世纪90 年代末,长征、桃浦、真如3个镇和相邻的嘉定区真新街道在创建工作中,由市文明办牵头,实施“条块结合,区域联手,共建文明城郊结合部”,建立2 区3镇1街道同创共建联席会议。2003年6 月,召开第一次联席会议,共商3镇1街道共创精神文明工作,解决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同时,桃浦镇成立整治指挥部,与嘉定区真新街道联合行动,对占地53.33 公顷的建筑工地进行清场,取缔外来人员垃圾收集站20 多个,投资45. 5 万元在工地建围墙350 米,并在围墙旁种植绿化。是年7 月,对莲花公寓小区内163户居民天井围墙开门、开窗、开店和占道毁绿的现象进行突击整治。 同济大学配合共建,投资10 多万元建造景观围墙,进行绿化,人行道铺设彩色道板。华环公司投资20 万元建造2 个候车亭。同年8月,在《新桃浦报》上开辟“创建专栏”,公布热线电话。真如镇为整治违法搭建,采取联合整治行动4次,参加人员500 余人次,出动车辆66 辆,拆除违法建筑400 平方米,开出各类罚单73 张,暂扣物品44 车,清除黑色污染1.2 万余平方米。同年9 月,普陀区召开城郊结合部创建工作推进会,明确创建工作要与镇、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巩固市郊卫生镇成果和创建全国卫生镇目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 经过3个多月努力,长征镇划分为30个责任区,安排13 名联络员,对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景观建设、拆除违章、建绿增绿、媒体监督等方面进行长效管理,管理工作由结点整治向两端延伸、由边缘整治向纵深推进、由专项整治向面上铺开、由会议布置向舆论监督强化、由抓住契机向目标管理深化。
2003年,长征镇为了实现长效管理、加强舆论监督,发挥《长征报》舆论监督作用,设立“曝光台”栏目,对卫生死角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