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阵地建设
2000 年起,区文明办为配合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在市区各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开展精神文明阵地建设,其中茶室和社区学校两个阵地开办以来,成为广大市民学习知识的园地、休闲娱乐的天地、宣传教育的阵地、青少年活动的场地,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受到市民欢迎。
第一节 新 民 茶 室
2000 年,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居民休闲活动场所,由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和所在街道居委会联合建立新民茶室,每家茶室订有《新民茶室规则》和《活动守则》。 同年6 月17 日,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市文明委副主任金炳华到区出席首批开业的“新民茶室”揭牌仪式。 新民茶室开展读报、读书、茶艺、棋牌、群众文艺、科普宣传、自娱自乐及各种提高居民思想、文化素质的健康有益的群众活动。新民茶室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2001年,甘泉、曹杨、真如、长征、桃浦等5个街道、镇共设新民茶室10 家。2003 年,增建2 家新民茶室,分别设在金岭园小区和杏杨园小区内。 扩大茶室面积的有4 家,分别是甘泉路街道周家巷小区,曹杨新村街道南杨园小区、南梅园小区和长征镇梅川四委小区。
第二节 社 区 学 校
2001年8月,区委为加强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市民素质,要求在全区各街道、镇建立社区学校。2001年12 月29 日,普陀区第一所社区学校——长风社区学校成立。2002 年,区政府要求各街道开办1所寓文化教育、科普宣传、社区服务、老年活动于一体的社区学校,并作为年度工作实事项目进行部署。社区学校由区教育局提供校舍、配备校领导和教师,街道、镇投入资金修建校舍,街道、镇以社区总人口人均1~2元拨出专款作为办学经费。 区委建立社区学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区委分管书记任主任,区委、区政府有关领导任副主任,区文明办、区教育局、工、青、妇等部门的领导为成员。全区形成区、街镇、社区学校三级管理网络。 社区成员单位提供讲课教员,并制订培训计划。区妇联为每所社区学校装备妇女儿童心理咨询室;区文化局投资30 万元,向每所社区学校赠书1000 册,为每所社区学校装备1支特色文化团队;区总工会为每所社区学校配备职工培训教室,送钢琴1架;区体育局向社区学校赠送价值2 万元的健身器材;区科委帮助社区学校建立科普宣传画廊。 社区学校还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上海绿地集团捐款50 万元为全区每所社区学校配备电教设备。2002 年底,全区有8个街道、镇的社区学校陆续挂牌成立。2003年10 月28 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龚学平,副主任周慕尧、胡炜等领导到普陀区调研,在参观曹杨社区学校时,龚学平题词“发挥社区学校功能,再创素质教育新路”。 是年11月20 日,区文明办、区文化局在甘泉社区学校联合举办普陀区社区学校建设研讨会。同年11月20~27 日,区文明办领导和区社区学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部分领导对全区社区学校进行工作考核和现场指导。
2003 年,全区有9所社区学校(每个街道、镇1所),并且向建分校、设教学点方面延伸,全区社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9882平方米,建筑面积20262平方米,有专职教师52 人,社区学校累计办班近8000个班次,学员55200 人次,参加各类活动有420770人次。
2002~2003 年,区文明办组织各社区学校连续举办两届“绿苑艺萃”活动,有群众文化“一街一品”比赛、文艺体育活动展示等系列成果展示,全区参加各项展示活动的有4 万余人,数百人获得各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