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中等专业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1993 年,区内有中等专业学校7 所,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4 年;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共有班级127个。有独立建制的职业技术学校5所,设置相对稳定的旅游服务、商业经营、电子电器、汽车运输等22个专业,共有班级94 个。由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的变迁,技工数量逐渐减少。至2003年,区内有中等专业学校4所,共有班级197 个,学生8852人,教职工513人。有独立建制的职业技术学校4 所,共有班级136个,学生4717 人,其中高中6个班228人;教职工343人。
第一节 中等专业教育
2003年,区境内有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上海市药剂学校、上海市司法学校、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等4所中等专业学校。
一、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前身为上海市化学工业学校。 1990 年,更名为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校址真南路1008 号,占地68104 平方米,建筑面积50784 平方米。1991年起,上海信息技术学校连续被教育部评估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学校作为市教委“百所”中职重点建设单位,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进行软硬件建设。 建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覆盖计算机应用、现代制造业、商务流通业和检验检测四大领域14个专业的教学体系。 其中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为国家示范专业、市重点专业;计算机及其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为市重点专业。 学校在上海首创“2 十2”普通中专教学管理模式,在中职校率先试行学分制管理办学模式,是教育部在华东地区设立的唯一的职业与成人远程教育基地。2003 年,有班级114个,学生4791人,教职工24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6人。1991~2003年,该校连续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国和市职教系统先进集体。
二、上海市药剂学校
前身为上海市普陀区卫生学校。 1992 年,更名为上海市药剂学校。 校址延长西路583 号。 该校是上海市唯一的一所培养药学专业的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学校占地0. 8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58平方米。 学校紧紧抓住药学特色,加强药剂、中药2个专业建设。 1993 年,通过市教委、市卫生局组织的教学评估复评,获教学水平评估B级,即“优良”称号。1999 年,药剂专业通过上海市《中等医学教育主要专业设置标准》A等的认定。 1992 年11月、2002 年1月,上海市药剂学校先后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构筑中、高职相衔接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2003 年,有全日制中职班12 个,学生571人;全日制高职班5 个,学生423 人。 有教职工82人,其中高级讲师17 人。同年,与上海市医药职工大学、上海市职工医学院联合开办办学点,初步形成中、高职并举,职前职后贯通的办学模式。上海市药剂学校曾获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市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市级先进、市卫生局文明行业称号,2 次获上海市中等专业学校先进集体。
三、上海市司法学校
是一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隶属于上海市司法局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 建于1956 年7月,原名上海市法律学校,于1958 年7 月撤销。1982 年5 月13 日,恢复建校,改为上海市司法学校。 校址农林路81号,占地4067 平方米,建筑面积4537 平方米。2000 年,学校根据市教委要求进行转制,由招收2 年制高中毕业生转为招收4 年制初中毕业生。 2003 年,有班级18个,学生735人,教职工51人,其中高级教师4 人。2000~2003 年,学校为社会培养全日制中专毕业生2427人,中专自学考试毕业生1500 人,培训各类人员2万余人次。 该校连续13年被评为市直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四、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校址澳门路726 号。 占地1. 13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 万平方米。学校配置一流的教学设备:有计算机房与多媒体教室7个,计算机500 多台;配有电子商务实训室、金融实训室、多功能厅、电子语音室、电子电工实验室、复制缩微实验室、摄影棚、暗房等10 多个专用实验设施设备;有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信息网络,是全市唯一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学校开设全日制中专和综合高中两个系列。 设有计算机及应用、图书情报资料管理、金融事务(银行)、商务日语等专业,其中计算机及应用是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常年开设各级各类学历与非学历的长、短期培训班,为社会培养各种急需人才。 1992 年,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获办学水平评估A级。1999 年,被劳动部认定为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国家考试站。2000 年,被授予上海市摄影特色学校称号。2003年,有班级48个,学生2332人,教职工135人,其中高级职称19人。同年,通过上海市百所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工程评估。
第二节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普陀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起步、创建、发展,进而进入调整发展时期。 曹杨八中于1985年更名为曹杨职校。1993 年,4 所职校进行普职分离:南海中学与南海职校分离,黄陵中学与黄陵职校分离,曹杨四中与天工职校分离,辽原中学与辽原职校分离,全区有5 所独立设校的职校。1995年,南海职校并人曹杨职校。1996 年,黄陵职校并人辽原职校。 同年,辽原职校更名为上海市教科院附属实验职校。2001年,上海教科院附属实验职校并人曹杨职校。 2003 年,区内有初级职业学校1所(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3所,即曹杨职业技术学校、天工职业技术学校、杉友职业技术学校(市纺织系统主管)。
一、上海市曹杨职业技术学校
总部在枫桥路61号,曹杨校区在曹杨路1021号,沪太路校区在沪太路520 号,梅岭校区在梅岭路78 号。全校占地49448平方米,建筑面积69397 平方米。2003 年,有班级数72 个,学生2554人,其中高中3个班119人;教职工197人,中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80%。 非学历职业技能年培训5000 人次。是年9 月,曹杨职校被市教委批准进入首批新申报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备选学校行列。 同年11月18 日,接受市教委、市教育评估院领导、专家实地评估。 该校是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市职教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
二、上海市天工职业技术学校
1991年12 月成立。1997 年,易地重建,迁至真光路2125 号,占地25333 平方米,建筑面积2. 1万多平方米。有教学、办公、实训、宿舍等242 间,有250 米跑道运动场、室内体育馆、藏书5万余册的图书馆、造型艺术设计与教学中心、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中心、制冷实训中心、电子电工实训室、电化教室、计算机机房、多媒体语音室、电子阅览室、校园网等,固定资产934.6 万元。1991~2003 年,累计培养中等职校学生5083人,毕业生推荐率98%。1997~2003 年,考人高等院校的学生有721人。2003 年,有班级46 个,在校学生1682 人,其中高中3 个班109 人,非学历教育培训1327 人;教职工104 人,其中专任教师82 人,具有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占96. 3% ,中、高级职称教师占81%,双师型教师(教学型、技术型两型结合)占专业教师的62%。2001年,天工职校被评为上海市办学水平A级学校,制冷专业被市教委确定为50 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03 年,通过市教委百所重点建设职校评估验收。该校先后获全国家电培训先进单位、上海市花园式单位等称号。
三、甘霖初级职业技术学校
1999年10 月,经市教委批准在原上海市普陀区聋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原校址延长西路150弄39 号。后经区教育局投资,于2002 年8 月迁至宜川路580 号。占地6949 平方米,建筑面积3477 平方米。2003 年,有班级12 个,学生296人;教职工44 人,在岗教师38人,其中中级职称14人,初级职称24 人。2002~2003年,新建和改造了点心室、烹饪室、客房服务室、餐饮服务室、多媒体室、美容室、模拟超市、茶艺室、会务室等专用技能操作室。 该校曾获“爱满天下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1人、三等奖3人、优秀奖3人、参赛奖2 人,市级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