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管理
1991~2003年,区教育局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教育法》,对教育管理所涉及的领导体制、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办学体制等进行改革和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普陀特点的教育改革新路。
第一节 管 理 机 构
区教育局是区政府主管全区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 1991年,区教育局设有9 个职能科(室),即办公室、中教科(体卫科)、小教科、幼教科、成人教育科、人事科、计划财务物资科、审计科、校办企业管理科。1993年9 月,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从中教科分出与成人教育科合并,成立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科(简称职成教科),增设组织科、宣传科,小幼教科合并。同年,区教育局下设办公室、组织科、宣传科、中教科(体卫科)、小幼教科、职成教科、人事科、计划财务科、审计科、校办企业管理科。2000 年2 月,中教科和小幼教科合并成立义务教育科、高中教育科。 同年9 月,幼教从义务教育科分离成立学前教育科。 2001年,成立区学校会计结算服务中心。2002 年6 月,校办企业管理科撤销。2003年,区教育局机关有工作人员32 人,下设办公室、组织科(纪检监察)、宣传科、高中教育科、义务教育科、学前教育科、职成教科、人事科、计划财务物资科、审计科。区教育局下属有区教育基建管理中心等11个全民事业单位。
第二节 体 制 改 革
1991 - 2003年,在区教育系统内部实施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领导体制改革、财务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在教育系统外部实施办学体制改革。1993 年起,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一、管理体制改革
领导体制改革 1984 - 1993 年,根据国家教委《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的精神,在曹杨二中、华东师大附小等12所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试点。 明确学校是法人单位,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 校长对上级教育部门负责,承担管理学校的责任。1998年,区教育党工委在全区中小学建立书记、校长工作报告制度,要求学校党政领导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实施责任制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每半年向全校教师和区教育局分别作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报告,并接受教师的评议和局领导的指导。 1999 年,普陀区全面实施中小学校长负责制。
财务制度改革 1991年起,全区幼儿园、中小学实行工资总额承包制管理形式。 部分幼儿园实行承办制试点,31所学校进行公立转制试点,试点校(园)在所收的学费中解决学校社会保障性经费、工资和奖金等。 为了进一步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规范会计基础工作,2001年9月,成立学校会计结算服务中心,根据办学规模,采取集中核算和委派会计两种管理模式,对教育系统100 多所公办校和31所转制校的会计核算、预算编制、财务分析、内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等财务工作进行全方位管理。
人事制度改革 1995年,区教育局选择部分中小学进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制试点工作。1999年,区教育系统按照《上海市事业单位专用合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全面实施聘用合同制。 全区10432名教职工与学校协商后签订聘用合同,分流富余人员300 人。2003 年,全区8490 名教职工与学校签订聘用合同。
分配制度改革 1992 年,实行教职员工结构工资制。 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为: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重实效,重贡献;向作出显著成绩、突出贡献和重要岗位人员倾斜;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分配制度改革的内容有:核拨教职员工的津贴、骨干教师的专项津贴、普陀区教育特殊津贴。 1991.年,教职员工年人均收入3007元。1993年,教职员工年人均收入5671元。1994 年6月,区教育局共有10897人参加工资改革,人均增资103.7元。 1994~2003年,共调整5 次工资。2003年,教职工年人均收入34408元,比1991年增加31401元。
二、办学体制改革
1993年,改革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国家的法规和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办学,改变由政府包揽办学的局面,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局面。
开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 1993 年6 月,市教委同意华东师范大学归国华侨联合会申办侨华高级中学,学校教师、干部全部采用聘用合同制。是年7 月,区教育局采取公开向社会招标形式,创办民办爱建寄宿制幼儿园。同年8 月,依托江宁路小学的声誉开办江宁学校,该校由几个企业组成校董事会给予经济上的支持。2003年,有民办转制中小学27所,学生数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的28.44%;民办幼儿园11所,学生数占全区在园幼儿总数的16. 86%。
依托社会力量合作办学 1993年,区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开办云岭实验中学(于1994年1月正式挂牌)。1999 年,经市政府同意、市教委批准,由上海市建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与区重点中学曹杨中学、澳大利亚本迪戈中学三方合作开办东方曹杨外国语高级中学。 2001年,区教育局与浙江教科文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易地重建曹杨中学的协议,实行股份制办学,区教育局以规划用于新曹杨中学校园建设的4.67公顷土地的使用权和曹杨中学校名权等无形资产作价投入,占20%股份;企业主个人投资1.65亿元,占80%股份。 2003 年9 月,普陀区与同济大学合作,联办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幼儿园园长自主办园 1993年9 月,有9 所幼儿园园长向区教育局申请承办幼儿园,并与区教育局签订承包协议书,承办期暂定3年。承办内容:实行工资总额承包,订立承办期内的办园计划、目标、特色和优质服务。1997年,第二批承办园增加12 所。 至2003 年,共有21所幼儿园实行园长承办制。
普通高中开办综合高中 1991年,长征中学创办综合高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因办学有特色,被市教委确定为综合高中试点学校。1992 年9 月,东新中学与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合作,办有综合高中两个班级,为高中生获得“双证”(高中及中专毕业证书)创造条件。 1993 年2 月,真如中学高中部与江桥行政管理学校合办涉外文秘班。2003年,全区共有此类办学模式学校3所。
开办九年一贯制学校 为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 《义务教育条例》,提高实施义务教育质量,1993年8 月,区教育局将曹杨四中与曹杨新村第四小学合并,改办成九年一贯制的上海市梅岭中小学(1998年改名为沙田学校)。至2003年,全区共有九年一贯制学校1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
第三节 教 育 督 导
一、机构
1988年8月,普陀区教育督导室成立。督导室的职责是督政和督学。督政:由区教育督导室会同区人大、区政协等单位以及区人民教育督导员组成联合督导小组,对区政府各有关委办局、街道、镇贯彻教育法规情况进行督导。 由区政府不定期举行大会交流和表彰。 督学:由区教育督导室组成督导组,对中学、小学、幼儿园、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进行督导、评估。 至2003 年,区教育督导人员有32人。
二、活动
综合性督导 1992年4 月13~18 日,市教育督导室对曹杨二中进行综合督导。 1994 年9 月,对区少年宫进行综合督导。1995 年4 月,对石泉一小进行综合督导。1998 年3~ 4 月,对曹杨、天工2所职校进行综合性督导,对民办学校进行调研。是年5 月,对华东师大二附中进行综合督导。同年5~6月,对普雄、管弄、石岚3 所幼儿园进行综合性督导。2000 年11~12 月,对曹村六小、杨家桥小学进行督导。
发展性督导、评价 2001年3月,对武宁路小学、朝春中心小学、洵阳路小学、长寿中学进行学校发展规划评审,召开长寿中学发展性规划现场会。同年12 月27 日,对曹杨二中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进行中期评估。2003年1月,对区政府各委办局、街道、镇实施教育法规情况进行督导。 对区财政局等12个单位提请区政府表彰,并命名为实施教育法规优秀单位。
市教育局专项督导 1991年7月,市教育局对普陀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同年12月,市教育督导室对区薄弱学校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并视察光新中学、沪太三小、南海中学、真如三小等学校。1992 年6 月,市教育督导室对区德育工作(“两史一情”教育、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情况、劳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专项督导。1995年5 月,市教育督导室对区进行“教育经费、教师法、公建配套、德育、减负”五项督导。是年6 月,对区进行师训、干训专项督导。同年9 月,对特殊教育进行专项督导。2001年4~5 月,市教育督导室对中小学进行体育、艺术、卫生专项督导。2002 年11月,市教育督导室对区进行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专项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