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民间收藏
民间收藏,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中得以发展,喜好收藏和建立收藏馆、室者日益增多,收藏的种类日益广泛,“富而思藏”印证了社会稳定、生活安康、喜好如愿的社会现象。1996 年7月,甘泉路街道建立泉辉民间收藏交流展示中心,多次举办中小型民间收藏展示交流活动,推进全区民间收藏的发展。2002 年10 月,经区民政局批准的社会法人团体普陀区收藏协会成立,引导全区民间收藏健康发展。
第一节 收 藏 活 动
2000 年1月5 日,以龙年为题,汇集全区收藏爱好者在沪西工人文化宫举办“中华龙艺术收藏展”,40 多人参加,展品1000多件。印制精美的门票,发行纪念大铜章和专刊介绍,办展经费也全由民间筹集。收藏展历时7 天,观众4000余人次。2001年6 月,区群众文化学会设立收藏专业委员会,至2002 年7月,先后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民间收藏展,蔡伟飞戏单收藏展,廖纯高“中华大地美景多”极限明信片个人收藏展,陶泽佩公交、轮渡、公园月票花收藏展,陈坚钱币艺术收藏展,陈宝财蝴蝶博物馆建馆17 周年回顾展,严汉祥火花、立体画片收藏展,张文祥、张燕清父子人民币封捆签趣味收藏展,黄志平火花收藏展等10 项展览,累计观众1万多人次。2003 年4月,为配合世界地球日的环境保护宣传,举办陈宝财蝴蝶昆虫珍品收藏展。同年9 月,上海旅游节真如古镇文化庙会期间,举办普陀区民间收藏精品展,共设钱币像章徽章馆、邮品铜鼎女红馆、火花烟标票证相机馆、蝴蝶昆虫馆、徐志康书法艺术馆、黄德林剪纸艺术馆等六大馆,展地1000 多平方米,30 多名收藏家、800 多件藏品参展。
第二节 民间收藏馆、室
一、收藏馆
陈宝财蝴蝶博物馆 馆址设子长路居室。陈宝财,普陀区收藏协会副会长,1985 年4 月建立蝴蝶博物馆,是全国首家私人藏馆。至2003 年,藏有蝴蝶标本千余种,形成蝴蝶生态、工艺、邮票、火花、剪纸、诗词、书画等10 个蝴蝶藏品系列。 为普及昆虫科普知识,在全国大中城市举办多次展览。 1997 年1月,被欧洲生态生物学术委员会接纳为中国籍学术委员。2002 年,“中国民间个人收藏丛书”出版他编著的《蝴蝶收藏》,全书8 万多字,系统论述世界各地珍稀蝴蝶、蝴蝶习性和蝴蝶收藏知识。
“顽石斋”雨花石藏馆 馆址设中山北路华东师大一村居室。吴浩源,华东师大副研究员,长期喜好收藏雨花石,1989年10月在居室建馆。至2003 年,藏石近2000枚,其中500余枚经反复琢磨而命名,使顽石赋于生命,其中7枚珍品在江苏古籍出版社、香港嘉定出版社《雨花石珍品集》发表。 在上海、江苏参加展览30余次。
黄亮明女红用具藏馆 馆址设曹杨路颐宁苑住宅内,面积35 平方米。黄亮明,普陀区收藏协会理事,1990 年创办个人藏馆。至2003 年,有藏品200 余件。女红,为旧时妇女缝纫、刺绣、编织时使用的各种工具,品种繁多,工艺精巧。
叶文汉校徽陈列馆 叶文汉,普陀区收藏协会理事,退休职工。1980 年起收藏校徽。1996 年9 月,在他的居室创办陈列馆。至2003 年,藏有中国老古董校徽、中国高校校徽、中国中小学校徽以及日本、韩国校徽等6000 余枚。藏品类型多、颜色各异,材质有镀金、纯银、铜、铁、铝、镀塑、搪瓷、胶木、景泰蓝、布质、纸质等,形状多样。观赏校徽可以领略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也可以使学生引发怀旧情感。
纪锁汇泉馆 馆址设甘泉新村居室。 纪锁,普陀区收藏协会副会长,公安普陀分局退休干部,自幼喜好收藏钱币、票证等,1996 年建立收藏馆,藏馆面积40 平方米。至2003 年,藏品共4000 余种,并形成系列,有古、近、现代的硬币、纸币。藏品陈列层次分明、格局清新,多次应邀参加展出,为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倡导高雅文化作奉献。
包善发币章收藏馆 包善发,普陀区收藏协会会员,退休工人。1996 年,在居室创建收藏馆。2003年,藏有银章、老银币300 余枚,大铜章800 余枚。大铜章有伟人、名人、公安、部队、古建筑等类。
上海老报馆 馆址设曹杨路285 号,1998 年建馆。馆长刘德保,上海市收藏协会集报专业委员会理事。他收藏老报纸、老画报、电影海报、老照片50 余万份。 常年运用藏品参加大型展览和公益性活动。2003 年12 月,应邀赴新加坡举办毛泽东时代红色收藏展。
玉缘堂藏玉馆 馆址设双山路居室,2000 年10 月建馆。馆主杨振斌,上海市收藏协会会员,古玉器沙龙、古玉研究组成员,喜爱收藏古玉30 余年,藏有古玉多件,有礼器、社兵器、玺印、佩玩件、文房四宝、仿青铜器玉件、首饰件、葬玉器、陈式用品等,具有很高的收藏、研究价值。
陈坚泉艺收藏馆 馆址设甘泉新村居室,2000 年建立。陈坚,普陀区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上海造币厂高级工艺师,因设计熊猫金币获国际金奖,喜好书画艺术,设计钱币、大铜章100 余枚,曾任上海大铜章艺术中心主任。2003 年,举办“陈坚钱币艺术作品展”。 藏馆内有他设计的“黄河文化银币”、“鲁迅大银章”、“毕加索大铜章”、“凡高大铜章”、“世纪宝钱”、“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环型大铜章”、“百年冰心纪念大铜章”以及他创作的《国宝图》、陶瓷壁画《中华钱币之光》、漆画《永恒》等200 多件艺术品。
黄德林剪纸艺术藏馆 馆址设交暨路居室,2001年建立。黄德林,普陀区收藏协会会员,剪纸艺术家。 幼年即喜好剪纸艺术,经长期刻苦磨炼,形成南派细腻精致风格,积有千余件作品,很多佳作参加全国和市的展出。2003年,在上海旅游节真如文化庙会上举办“黄德林剪纸艺术展”,展出作品200余幅。
温丙午藏书馆 馆址设真如西村,2002 年1月建立。温丙午,普陀区收藏协会会员,收藏各类图书一万余册,其中有大量中医药秘方文献和辞典工具书。每星期对外开放4 天。
中华相机收藏馆 馆址设黄陵路居室,2002 年建立。 馆主邵小华,普陀区收藏协会秘书长,喜爱集邮、微型书法,尤以收藏国产照相机为特色,集有国内各种品牌照相机100 多架,并按系列陈列。他的收藏展现中国照相机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为研究国产相机文化提供详实的资料。2003年,在社区内举办“中华相机文化收藏展”,深受群众欢迎。
二、 收藏室
纯高邮品收藏室 1999 年建立。 室主廖纯高,普陀区收藏协会理事,喜爱收藏邮票、邮封、明信片,尤以极限明信片为最,总量3000 张,并按中共党史、中国革命与伟人、建设成就、民俗风情、古典文学、世界遗产、古代建筑、园林、桥梁、亭塔、现代城市建筑、山水风光、江河湖海、水利建筑、动物植物花卉等分类,经常以多类极限片参加展览。
邱连华根艺室 藏室设曹杨新村居室内,2000 年建立。邱连华喜爱根雕,经他雕制的根艺作品有100余件,藏有《双龙戏珠》、《母子情深》, 《12生肖》、《师生同行》、《双熊伴舞》等作品60 余件。他常在曹杨社区文化中心举办展览,英国、法国、瑞典等代表团参观时高度赞赏他的创造力。
张铃集藏室 室址设新村路居室内,2001年建立。张铃,普陀区收藏协会会员,喜好收藏古今钱币、邮票、中外地图,更多收藏革命老区钱币、革命史料。2001年,收集齐全中共一大至十六大党章,结合学习和书法练习,用毛笔小楷全部抄写并装订成套,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党80 周年和党的十六大专题展出活动。 上海各报刊、电视台作专题报道。
张文样纸币封签资料收藏室 藏室设曹杨新村居室内,2002 年初具规模。张文祥,普陀区收藏协会会员,专题收藏与研究人民币封捆签。 集有八分券、八角券、八元券按冠字号顺序排列的全部封捆签3000余套,其中难度较大的第一套、第二套人民币封捆签成了他收藏中的极品。 他潜心研究、细心琢磨,认定“封捆签”就是人民币“出生证”,并著文在《中国收藏》发表。
第三节 民间收藏藏品
1991年起,普陀区的民间收藏爱好者和藏品日渐增多。除民间收藏馆室收藏有大量珍贵藏品外,民间尚有一些收藏爱好者也藏有许多有价值有特色的藏品。
黄振炳火花收藏藏品 黄振炳,普陀区收藏协会副会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长期收藏与研究中国与世界火花。至2003 年,藏有各类珍品千余枚,分世界系列和中国系列,如“舞龙”等,“二战”日本侵华期间的“忠勇牌”、“振兴牌”等,中国抗日的“抗战牌”、“七七牌”、“救国牌”、“报国牌”、“胜利牌”、“四强牌”等。任中国《火柴工业》、《中国收藏》杂志编委。1991~2003 年,著有论文、专题文章《走进火花世界》、《中国老火花见上图鲁》等20余篇。2001年,收藏的《上海老火花》专题集,参加全国展出。
黄鑫龙邮票收藏藏品 黄鑫龙,普陀区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退休职工集邮协会秘书长,长期喜爱集邮和从事集邮活动。 至2003年,藏有大龙邮票等早期珍贵邮票多种。1991~2003 年,多次组织和策划上海市大型集邮展览,曾组团出访欧洲、东南亚等10 多个国家,参加国际集邮活动。
孙林祥票据收藏藏品 孙林祥,国际中华收藏协会顾问委员、中国收藏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委员,普陀区粮食局原计划票证、粮籍管理科科长。长期重视计划票证、粮籍管理工作,喜好票证收藏研究,被誉为票证收藏研究专家。1990 ~2003 年,相继编著出版《市镇粮油计划供应票证鉴赏》(1997 年版)、《中国粮票珍品鉴赏》(2001年版)、《中国票证大观》(2003 年10 月版),均被中央档案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图书馆等收藏。 孙林祥收藏的票证具体分吃(粮票、副食品票、食油票证)、穿(布票、絮棉票、民用线票等)、用(日用品票、肥皂、火柴、家电、燃料票、建材票)等以及其他票证和外国票证等,计六大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