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体育竞赛

 1991~2003年,区体育竞赛工作按照《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的发展规律,以奥运带全运,以全运促奥运。根据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以奥运项目为主体的各种赛事,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竞赛方法、内容和记分办法,调动全区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比赛,通过各种比赛,发现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体育好苗子。这些体育人才,多次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摘金夺银,为区增光。 

第一节  区体育竞赛

1995~1998年,举办区中小学9项体育运动系列赛,有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和射击项目。中学以学校为单位,小学以学区为单位参加比赛。1997年起,在中小学开展健美操比赛,2年中健美操项目从零发展到20项。

1999~2002年,每年举行田径、篮球和乒乓球等几个项目的中小学生比赛。2003年9月,举行区少年儿童体育运动系列赛,全区近百所中小学、593支队伍、5000余名中小学生,分别参加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举重、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武术、健美操和跳踢等15个项目的比赛。运动会参加单位之多、人数之众、项目之广,是区学校体育工作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第二节  参加市级比赛

1995年5月,72支队伍、468名运动员参加第十届市运动会市区少年组16个项目和市区成年组比赛。获得市区少年组团体总分29.5分,列团体第六名;金牌21.5枚、银牌45枚、铜牌36枚。获得市区成年组金牌16.5枚、银牌15.5枚、铜牌10.5枚。

1996年5月,45支队伍、314名运动员参加第一届市青少年运动会比赛,获团体总分第六名。1998年5月,57支队伍、369名运动员参加第二届市青少年运动会16个项目中的14个项目比赛,获得总分782分,列团体总分第六名;金牌23枚,列全市第六名。其中足球、皮划艇第一名,羽毛球第二名。同年10月,第十一届市运动会举行,普陀区有606名运动员参加少年组26个项目的比赛,322名运动员参加成年组33个项目的比赛。少年组获团体总分1647.5分,列第八名;六项系列赛团体总分1408.75分,列第八名;获少年组金牌27.5枚,列第十一位,1人1次打破一项上海市少年纪录;赛艇队获得团体第三名;少年游泳队和少年击剑队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奖”,有28名运动员被评为“体育道德风尚个人奖”。成年组获得总分544. 5分,名列第十一名;获金牌9枚,列第十三名。

2002年10月,677人参加第十二届市运动会少年组28个项目中的20个项目的比赛,398人参加成年组44个项目中的26个项目比赛。少年组获必报8项总分2361.5分,列第五名;获金牌36枚、银牌35枚、铜牌40枚,列第六名;普陀区获“体育道德风尚奖”;4人5次打破10项上海市少年游泳纪录,1人1次打破上海市少年举重纪录,1人1次平上海市少年举重纪录;赛艇、皮划艇、跆拳道等项目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足球获团体第二名,游泳获团体第三名。成年组获得总分1057.5分,名列第九名;获金牌14枚,银牌17枚,铜牌24.5枚,列第九名。

第三节  参加全国重大比赛

1992~2003年,普陀区输送的运动员参加全国重大比赛,屡屡获奖,成绩显著。1997年,在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上,获金牌19枚、银牌4枚、铜牌14枚,金牌总数列全市第三。

第四节  参加国际重大比赛

1991~2003年,普陀区输送到各级运动队的17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加国际重大比赛26次。其中获个人单项第一名3个,3人参加3个团体赛获第一名,获个人单项第二名3人,5人参加5项团体赛获第二名,获个人单项第三名4人,8人参加7项团体赛获第三名。由区少体校输送的运动员刘翔,获2003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10米栏项目第三名,打破欧美运动员包揽奖牌的局面。

第五节  区承办的重要比赛

1993年5月,上海市举办首届东亚运动会,普陀体育馆承办男子拳击比赛,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家60多名运动员参加。1997年9月7~10日,承办第八届全国运动会男、女柔道比赛,有32支队伍258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是年,承办“泛亚杯”上海国际女排邀请赛。同年,区体委还承办市级比赛5次,其中有上海市中小学生田径优秀选手评比赛、上海市体育舞蹈锦标赛等。1998年,承办市级比赛4次和全国女排主客场比赛。1998年,承办上海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的柔道、体育舞蹈和中国摔跤3个项目的竞赛。2000年5月12 - 13日,普陀古越龙山体育馆承办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盲人柔道比赛,全国15个省市的30多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比赛。

第六节  裁判员

1991年起,老裁判员相继退休,一批年青裁判员加入体育裁判员行列。2003年,全区共有在册裁判员319人,其中国际级裁判员6人、国家级裁判员8人、一级裁判员81人、二级裁判员100人、三级裁判员124人。自行车国际级裁判员赵锦山,参加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二十七届奥运会自行车比赛的裁判工作,并担任总裁判。周福弟(体操)、周名贵(柔道)、胡美琪(柔道)、胡亚明(击剑)、严进发(激流皮划艇)等国际级裁判员都曾在国际和国内的重大比赛中担任裁判长和裁判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