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体育场馆

  1993年起,区政府通过土地置换,建成普陀体育中心、新健俱乐部和曹杨游泳馆;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区财政专项资金拨款,对普陀体育馆、真如体育场进行大规模的维修改造;在真如体育场内新建一些体育训练设施。2003年,通过维修和改建的普陀古越龙山体育馆、真如体育场、区少儿业余游泳学校游泳池,与普陀体育中心、曹杨游泳池及新健俱乐部一起对外开放,为市民健身服务,同时也改善了区业余体育训练的条件。

 第一节  基本建设

1992年,由区政府集资,在普陀体育馆旁兴建拳击馆,供第一届东亚运动会使用。1993年11月,为迎接第八届全运会,通过区政府投资、区体委自筹资金等方式,新建普陀体育中心,总投资6800万元。1996年,国家体委组织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全区普查工作历时4个月,共普查场馆297座。是年7月,为迎接第八届全运会,区体委自筹资金4000万元,在位于真北路6号桥处新建12层的普陀射击馆,占地面积12630平方米,建筑面积14012.86平方米。内设50米、25米步手枪射击房,10米气步气手枪射击房,运动员住宿和办公房。因资金等问题,后被置换。同年8月,由区体委和上海新体育旅游公司共同投资1.8亿元,在位于普陀体育场以西、沪宁铁路南侧、管弄新村以东,新建主楼18层、辅楼5层的新体育运动员村和4片标准网球场,占地面积16670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同年10月,区体委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投资630万元,将位于梅岭北路露天的曹杨游泳池改造成室内温水池。2003年,由区政府拨款,投资370万元,在真如体育场内新建重竞技训练馆、羽毛球训练房,建筑面积2014平方米,场地面积561202平方米。至2003年,全区有体育场馆663座,其中健身苑点296个。

 第二节  普陀体育中心

普陀体育中心,位于西乡路288号,始建于1993年。建造时名为甘北体育训练中心,临时地址为西乡路118号,位于普陀、宝山、闸北三区交界处,占地30485平方米,建筑面积12754平方米,总投资6800万元,其中:区政府投资400万元、土地置换2800万元、自筹资金3600万元。1994年底,建成1幢2层楼的训练房和4层楼办公楼房。1995年底,运动场看台完工。1996年底,全部竣工。1998年9月7日,经地区派出所地址排号,改为西乡路288号,同时甘北体育训练中心更名为普陀体育中心。中心内设400米塑胶标准田径场、11人制草坪足球场、1300座看台、多功能球类馆、健身房、击剑房、乒乓室、棋牌室、室外篮球场、停车场、办公楼、商场等,满足了广大体育爱好者的健身需求。1998年7月,交付使用,每年接待全民健身活动25万人次。对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和癌症病人早锻炼实行免费开放,对青少年实行优惠开放。每年6月10日向市民免费开放,经常为区机关各委办局及街道举办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场地服务。该中心被公安普陀分局定为公安干警体能测试点。2001年,在该中心成立普陀区社区健身苑(点)管理中心,负责对全区社区健身苑(点)的管理、维修、督导工作。同年,设立青少年生长发育指导办公室,开展对全区三线运动队员的测试、选拔、跟踪等工作。2003年,为做好青少年体育健身服务工作,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育心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民办非企业)。是年,普陀体育中心被市人事局列为向市级机关处级以上干部开放的健身定点单位。

普陀体育中心是区少体校业余训练的主基地。1997年起,体操、篮球、乒乓球、拳击、举重先后进入训练,并承担田径、排球、击剑、足球、自行车等6个项目业余训练场地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体育中心还承担普陀区参加市运动会健美项目成年组的训练、组队、参赛任务。该成年组在上海市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获健美运动2项第二名、1项第三名。体育中心是区内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运动会的主要场所,每年承担着区中小学生春、秋季田径运动会场地配套任务,并承办过上海市第二届青少年运动会田径比赛、上海市田径传统学校小学田径比赛、上海市青少年击剑二线达标赛、区传统学校九项系列篮球比赛等,为日本少年足球友好邀请赛、法国少年足球友好交流赛、外国人足球联赛顺利举办,做好场地保障工作。该中心曾获2000年度上海市经营性体育场馆文明单位、2002年度上海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称号。健身苑(点)管理中心,多次在区重点工程实事立功竞赛中获优胜单位、优秀集体称号。

 第三节  普陀体育馆

普陀体育馆位于曹杨路400号,占地5865平方米,建筑面积5994平方米。1992年,为迎接首届东亚运动会拳击比赛,区政府出资在体育馆旁边建造拳击馆,供训练、接待用。1993年9月起,区体委加大改革力度,实行以馆养体,自收自支。1995年,拳击训练大楼由上海市金属交易所购买。1998年5月,普陀体育馆冠名为“普陀古越龙山体育馆”,这是国内第一家由企业品牌命名的体育馆。普陀体育馆和黄酒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联手,为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进行了有益的尝试。2002年,区财政拨款,对体育馆北墙危窗进行改造。2003年,对体育馆屋顶进行维修。

1993年5月12~17日,首届东亚运动会拳击比赛在普陀体育馆举行。1997年5月,承办全国第八届运动会排球比赛;同年9月,承办全国第八届运动会柔道比赛。1996~1998年,全国女排联赛两个赛季在普陀体育馆进行,作为上海女子排球队主赛场。2000~2003年,连续4年承办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是上海男子乒乓球队主赛场。2000年5月,承办全国第五届残疾人运动会盲人柔道比赛。2003年9月,全国女子自由式摔跤锦标赛在普陀体育馆举行,这是上海首次承办该项目。

1995年,中国民族风大型文艺演出及国际少年儿童联欢大型文艺活动;1997年,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儿选拔赛;1998年,“学抗洪英雄大型文艺演出”及“庆回归、迎澳门,明天更辉煌”文艺专场演出;1999年,普陀区迎接世纪、庆祝国庆50周年“祖国颂”大型文艺演出均在普陀体育馆举行。

1997年起,普陀体育馆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充分发挥体育馆的功能,全年365天全天候向市民开放,并根据市民的不同爱好和要求,设置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台球及室内足球等多种运动项目。尤其是室内足球成为特色项目,吸引了不少足球爱好者。

第四节  真如体育场

真如体育场位于北石路208号,占地1105平方米,建筑面积1426平方米,建于民国21年(1932年)10月。1991年,真如镇政府投资60万元建设3层楼办公用房,一半为真如体育场办公楼,另一半由镇政府置换给真如邮政支局。2001年3月,与威仕体育经纪公司合作。2002年5月,区体育局投资25万元,对办公楼道、厕所进行改造,在东面新建2层楼房、花坛等,改善环境。2003年5月,在拆除原溜冰场内简易房的基础上,区体育局投资380万元,新建重竞技训练中心。重竞技训练中心占地1400平方米,配有4片标准跆拳道训练场、2片摔跤训练场、1片柔道训练场、6片羽毛球场及6块标准举重台。将原足球场翻新成人工草坪7人制足球场。同年12月8日,市奥运会后备人才培训基地挂牌仪式暨区重竞技运动训练馆、足球场、羽毛球馆、举重房落成仪式在该体育场举行,市体育局纪委书记颜雅珍、副区长柴晓苗、日本小仓贸易株式会社专务清水等出席揭幕仪式。真如体育场以开展小足球比赛活动为主,1991年起,举办市“陈毅杯”职工足球赛、真如镇历届运动会、“农行杯”足球赛等。2000年起,举办二年一届的由部分省市参加的“鼎兴杯”埠际少儿足球邀请赛。2000年,举办区中小学生9项运动系列赛。具有影响的每年一次“真如杯”足球邀请赛,至2003年,已连续举办23届。在第二十届“真如杯”足球邀请赛开幕式上,副区长柴晓苗,足球名将成耀东、李晓参加开幕式。足球活动的蓬勃开展,使真如镇成为上海市的足球之乡。

1992年起,区少体校羽毛球训练项目划归真如体育场管理。1999年,区少体校排球项目划归真如体育场管理。2000年,羽毛球、排球训练项目转出,重归区少体校管理。羽毛球房、足球场除了保证训练外,积极对市民开放,为市民提供早锻炼场地。

第五节  区少儿业余游泳学校游泳池  

区少儿业余游泳学校游泳池建于1986年,位于中山北路2605弄156号,占地1839平方米,建筑面积1292平方米。该池是区少儿游泳训练、比赛基地,夏季成为市民游泳健身活动场所。1999年9月~2000年6月,区政府出资对游泳池进行翻建改造,翻建后的游泳池建筑长40米、宽20米、高5米,建筑顶采用新型的钢质网架轻质彩钢板。其中,游泳池池长25米、宽16米,设6条泳道,浅水区水深1.2米,深水区水深1.8米;娃娃池长16米、宽5米,水深0.9米。池内设备齐全,配有循环水过滤设备1套,原有的1台燃煤锅炉更换为2台CYR型燃油锅炉,同时增添节能型的太阳能供暖设备,照明采用12盏碘钠新光源。池南建有1栋3层办公楼及辅助用房,面积432.3平方米,底楼为训练房、锅炉房、休息室及男女更衣室和淋浴室,二、三楼为办公用房。2003年,区体育局投资58万元,对该楼进行翻修,改善训练和办公条件。

区少儿业余游泳学校共有学员350人。1991~2003年,该校培养的运动员在全国和市的少儿游泳比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向市二线以上运动队及全市各高校输送70余名运动员,有多名运动员代表市少儿游泳队出访泰国、新加坡,运动员施澄代表中国游泳队出征2002年釜山亚运会。夏季,游泳池利用训练、比赛的间隙时间,向社会开放,每天接待游泳爱好者500人。多次被评为市游泳开放优良服务池,连续28年开放无事故。

第六节  曹杨游泳池  

曹杨游泳池位于梅岭北路41号,占地2607平方米。1997年4月,通过土地置换,改建成室内游泳池。池长25米、宽11米,深水区水深1.8米,浅水区水深1.2米。水质处理为自动循环过滤设施,采用2台40万大卡柴油锅炉对游泳池水进行加温。配有男、女更衣室、淋浴室、不锈钢安全防盗更衣柜、办公室、会议室等。1999年6月起,每日6-20时全年对外开放。2000年起,在全市率先实行随到随游滚动式开放模式,提高场地的使用率,方便泳客。年营业收入从1999年的30万元上升到2003年的130万元。该池为中、小学校承办各种形式的游泳培训班,免费为区残疾人提供游泳锻炼场地。1999~2003年,4次获市体委颁发的优良服务奖。

第七节  新健俱乐部

新健俱乐部又称新健游泳俱乐部,位于平利路50号,占地7680平方米。建于1997年7月,投资600万元。由大小2个池组成,大池长25米、宽16米,小池长16米、宽8米。该俱乐部是集培训、竞赛、休闲健身为一体的公益性体育场所,本着“一流服务,二流设施,三流消费”的服务理念,常年对外开放,每场可容纳500名泳客进行健身锻炼,每年接待游泳13万人次。每年6月10日为市民提供免费开放服务,坚持向区内残疾人、公安普陀分局和区各委办局工作人员免费提供训练场地。2002年起,被市人事局列为向市局级干部开放游泳健身的定点健身场所。1997~2001年,新健俱乐部连续5年获市游泳开放场所优良池称号。2001年,获市体育局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第八节  沪西工人文化宫体育中心  

原名普陀区工人体育场(简称普陀体育场),2003年8月16日更名为沪西工人文化宫体育中心,地址光新路431号,1956年11月建成。占地2.6公顷,建筑面积2979平方米,内设观众席6140座,400米跑道,11人制标准足球场一片,全民健身体育项目等。普陀体育场隶属普陀区总工会,是全民事业单位,有职工28人,是沪西地区职工体育活动场所,是群众性体育健身和休闲中心,工会会员凭会员证可享受部分免费。2003年,足球场年收入10万元,健身苑有健身项目20多项,每天上午8点半前免费开放,参加健身活动的群众有1500人。

 第九节  上海市体育宫

上海市体育宫(简称市体育宫),位于大渡河路1860号。1997年8月,因建造上海大剧院从人民大道动迁至普陀区真如地区,占地6.67公顷,内设体育馆、棒球场、网球场、保龄球馆和其他附属设施。体育馆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内设40米x40米大型活动场地,可容纳观众1600人,设有贵宾、运动员和裁判员等接待用房,能举办各类各级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等大型活动。棒球场占地1. 3公顷,可容纳观众1200人,是上海2个符合国际、国内比赛标准的棒球场之一,可进行棒球和小足球(7人制)比赛,有灯光设施,适合夜间开放。网球场占地2700平方米,设有3片新型塑胶标准场地,1片练习场地,有夜间灯光设施。保龄球馆设有12道全进口美国AMF保龄球道,配备整套电脑记分设备。还有免费开放的室外健身苑,有租赁者开设的空手道、瑜伽、健身房、桌球房、沐浴馆、超市、停车场等健身项目和设施。市体育宫系市体育局直属馆,有职工59人,其中在职教练员12人,外聘教练员3人。主要业务是抓好业余训练项目,为上海市培养体育后备人才。1997~2003年,向市一线输送运动员21人,其中乒乓球14人、篮球2人、举重3人、体操1人、手球1人;先后举办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健美操、棒球等项目的市、区级体育竞赛;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做好免费开放项目的服务工作;完成市体育局下达的经济指标,抓好羽毛球、网球、小足球等开放项目和房屋、场地等租赁工作。至2003年,有市二、三线在训运动员70多人。

第十节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馆地处中山北路3663号,建于1997年,是一座可承担国际性手球、篮球、排球、体操等多项比赛和一般文艺演出、展览、会议的大型多功能综合体育馆。体育馆主赛场长44米,宽28米,净高13.50米,观众席有2500个座位。训练馆长40米,宽22米,净高9米,与主赛场相连,可供正规比赛运动员训练热身及候场。体育馆拥有完整的比赛配套用房,主场及附房拥有中央冷暖空调。每星期一至星期五提供学校体育教学使用,同时也是上海市教育系统举办各种重大比赛、文艺演出及展示展览等活动的主要定点场所之一。在保证学校体育教学之余,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每天晚上及双休日对社会有偿开放,设标准羽毛球场地14片。

1997年起,体育馆承担了众多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活动,有第八届全运会男排及手球决赛;1998~2000年,连续2届为全国排球联赛上海赛区,曾被评为优秀赛区;1998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艺术体操比赛;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排球亚洲区资格赛;2001年全国女子手球锦标赛暨“九运会”选拔赛;2002~2004年连续3届世界杯击剑大奖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