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40年,也是普陀区发展日新月异、成功转型的40年。1978年的普陀区还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经济,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陀区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特别是在90年代提出的“抓机遇、打基础、兴功能、树形象”的指导方针下,普陀区确定并实施了南、北、中三片联动(1)的经济布局,逐步成为上海的商贸中心。21世纪后,在“三片五大重点地区”(2)“一河五区”(3)“一轴两翼”(4)的规划引领下,普陀区历届区委、区政府接续发展,逐步形成武宁创新发展轴、长寿商业商务区、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智创城等五大重点地区,并在不断转型升级中焕发出新的活力。普陀区实现了从传统工业为主导的老工业区向新兴商贸科技区的转型,向着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目标迈进。
(1)1996年普陀区“九五”计划中提出“南、中、北”三片布局:南片为内环线以南区域,主要建设长寿路商住街、中山北路物资贸易街和武宁路商业街;中片主要建设曹杨、宜川、长风、真如社区中心。北片为长征、桃浦镇,主要建设工业园区、市场群落和大型住宅区。
(2)2006年普陀区“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三片五大重点地区”总体空间格局:南片为内环线以内地区,重点建设苏州河现代服务业聚集带,着力体现都市形象;中片为内、中环之间地区,重点规划建设真如城市副中心和长风生态商务区两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着力体现辐射能级;北片为中环线以西地区,重点建设中环组团商贸群和桃浦都市产业园,着力体现综合实力。五大重点地区为真如城市副中心、长风生态商务区、中环组团商贸群、桃浦都市产业园和长寿综合服务带。
(3)2011年12月,中共普陀区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一河五区”:“一河”即加强苏州河沿线发展建设;“五区”为长风生态商务区、真如城市副中心、中环商贸区、长寿商业商务区和桃浦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4)2016年,普陀区“十三五”规划提出“一轴两翼”功能布局的总体目标:“一轴”即武宁创新发展轴,南翼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南翼长寿商业商务区和北翼桃浦智创城、北翼真如城市副中心4个重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