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新闻

【普陀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0月16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报告。区四套班子领导、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驻区部队官兵、各界群众收看、收听党的二十大开幕实况。10月25日,普陀区举行党员负责干部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市党员负责干部会议精神,立足普陀区实际,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地,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普陀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效。11月10日,普陀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市委宣讲团报告会暨第1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启动“十全十学”系列活动(即全域设点第一时间聆听学、全区上下跟着代表及时学、全文精读立足实际专题学、全程跟踪以上率下督巡学、全情投入深入一线开讲学、全员安排党员干部办班学、全力保障三级联动宣讲学、全媒互动各类群体沉浸学、全新策划各界云上竞赛学、全面检视靠谱精神映照学),全力推进“全面贯彻二十大精神,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即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提升行动、推进科教兴区创新驱动行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保障行动、增强文化自信凝心铸魂行动、创造品质生活为民造福行动、提升环境质量绿色低碳行动、维护安全稳定平安建设行动、强化党管武装双拥共建行动、加强党的建设固本强基行动、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行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贯彻,确保学出新高度、干出新业绩。(焦舒悦)

【普陀区抗击新冠疫情】

3月起,普陀区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刻不容缓的紧迫感、以决战冲锋的执行力,动用全部资源、倾尽全部力量、穷尽全部手段,发扬苦战实干、连续作战的精神,坚持“点、线、面”相结合,拧紧疫情传播“水龙头”,率先成为全市首个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中心城区。在此基础上,坚持降新增和防反弹两手抓、两手硬,持续攻坚,不断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果。(焦舒悦)

【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政府透明度指数在县(市、区)政府序列中排名第一】

6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法治指数创新工程项目组在北京发布《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2021)》(简称《报告》)。《报告》围绕决策公开、管理服务公开、执行和结果公开、政务公开平台建设、依申请公开等方面,对48家国务院部门、31家省级政府、49家较大的市政府、120家县(市、区)政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政府透明度指数在全国县(市、区)政府序列中排名第一。政府“透明度”直接关联公众“信任度”和“满意度”,普陀区始终坚持“以四到四办换四心”(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面面俱到;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能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能等,难办的事设法办,决不能放,合办的事协作办,决不能推;让企业和群众等各类主体在普陀办事更省心、发展更顺心、生活更舒心、扎根更安心),秉持“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理念和公开透明作风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受到社会和群众广泛好评。普陀区线上、线下“双腿齐跑”,将各类政务信息公开直接“送”到企业、群众的“心坎上”。普陀区在政务公开考核中表现优异,自2012年起,普陀区连续十一年获评上海市政务公开工作优秀单位,其中七次在全市政务公开考核中排名第一。自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增加对全国县(市、区)政府的评估起,普陀区在全部六次评估中均名列全国前三,其中三次获得全国第一。(丁婉星)

【全力以“复”,靠“普”前行,普陀开启全面助企加速度】

普陀区委、区政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切实把疫情防控中取得的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胜势。推出“普陀区助企纾困12条”,为企业送去“及时雨”。5月28日,2022年普陀区第二次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28个重点项目通过“云签约”集中落户普陀,彰显逆势之下普陀经济运行发展的强大韧性,按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快进键”。6月12日,“全力以‘复’,靠‘普’前行”普陀区复工服务月启动仪式在中以(上海)创新园举行,标志着普陀区正式开启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全面助企发展的加速度”,《普陀区以“靠普”行动加快经济社会恢复的十条政策措施》(简称“靠普”10条)集中发布。1—5月,普陀区新引进税收重点项目70个,其中亿元级项目8个,项目落地速度超过年度时间进度12个百分点;区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到位金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数据逆势而上,研发服务、智能软件、生命健康、科技金融四大重点产业实现较快增长,占区级税收比重持续提高。(焦舒悦)

【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1月10日,普陀区2022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仪式分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同时举行。2022年普陀区安排重点项目65个,总投资额约1550亿元。此次集中开工项目25个,总投资额逾329亿元,涵盖商办楼宇类、公共服务类、民生保障类、市政基础类、住宅类及旧住房改造类等多个领域,为普陀区实现新年“开门红”注入新动能,为实现更高层级、更可持续的发展夯实基础、筑牢根基。当日,位于谈家渡路78号的上海报业集团苏河坊项目、位于上海西站北侧真如X101—X102—X103地块商住办综合体新建项目、位于桃浦智创城052-02、04地块的桃浦科技智慧城佰山养老院项目及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等一批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惠及群众文化生活的民生实事工程同时开工。(张琼)

【桃浦十年脱胎换骨打造上海转型“新地标”】

普陀区的桃浦地区曾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老工业区。2012年10月17日,在上海市政府的专题会议上,确定桃浦地区转型调整的大政方针,提出将它建设成为“上海市西北中心城区的新地标、产城融合发展的新亮点、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示范区”。十年来,桃浦地区探索产业结构、城区面貌、生态环境、配套服务的产城融合实践不断取得新进展:完成清退腾地,开发智创TOP产城综合体项目,集聚多家税收亿元级、千万级的总部型企业;带领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的中坚力量;中以(上海)创新园开园,“中以联合研发计划”亮相首个项目“创新骨科植入物”,成为一款拥有自主产权的全球首创产品;建成市中心最大的开放式绿地桃浦中央绿地,同步推进住宅、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配套重点项目……已建、新建、在建楼宇逐步连点成线,桃浦的明天更美好。(丁婉星)

【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主线地道通车】

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位于上海市普陀区,是“十三五”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上海市快速路系统规划“一横三环+十字九射”布局形态中的“一射”,是上海西部中心城区向外延伸的一条重要射线快速通道和衔接G2京沪高速公路入城段的一条内外交通转换的重要快速通道。12月9日22时,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主线地道通车。武宁路地道建成通车意味着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迈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2023年6月底完成地面道路建设,实现全线通车,进一步完善上海中心城区西北部快速路网体系,提升武宁路道路容量,促进沿线区域城市品质提升与发展。(张琼)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开馆】

7月19日,普陀区苏州河畔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简称“长风馆”)正式开馆,为沪上少年儿童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十四五”期间,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被提上议程,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发展也面临全新挑战,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市文化旅游局指导下,长风馆于2018年12月18日启动建设,总投资3.48亿元,坐落在普陀区光复西路大渡河路路口,北邻长风公园,南望苏州河畔,占地6381.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942.7平方米,拥有四个楼层,设有12个服务空间和3个展示空间,753个阅览坐席,完成储备文献总量近53万册。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南西馆+长风馆)成为国内体量最大省级少儿图书馆和全国收集少儿出版物语种最多省级少儿图书馆。(姚佳琳)

【苏州河游船开船迎客】

9月17日,经过近一年准备和约3个月的调试,苏州河游船在上海旅游节开幕亮相,12月15日起对市民开放。它的试运行带给市民观赏上海母亲河——苏州河的全新视角,也使苏州河赏景人变成苏州河风景之一。苏州河开通码头四个,分别是长风公园、昌化路、四行仓库、外滩源码头。以昌化路码头为中间枢纽,航向分西线(往长风公园)和东线(往外滩源),航行时长为30分钟或60分钟,成人票价为60~100元。苏州河游船有两种款式,一种是“上海印象”,外形采用开放式敞篷设计,载客量11人;另一种更大的为“时空之梭”游船,载客量20人,配置比“上海印象”更齐全,包括全景天窗、卫生间和播报显示屏等。(王笛)

【大渡河路“煤气包”拆除完成】

7月28日10时,在大渡河路1912号干式气柜1号气柜拆除一周后,2号气柜最后一块壁板完成拆除,两座曾被誉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干式气柜主体结构拆除全部完成。大渡河路“煤气包”拆除工程历时7个月,经历重重考验后超预期完成。两座煤气包原址地将成为真如城市副中心区域所在地,围绕上海市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总体目标,通过体育场馆功能升级和品质环境打造,该地块将建设成为“西上海体育赛事集聚中心+全民运动健身集聚中心”。(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