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2022年,政协上海市普陀区委员会(简称“区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学习领会中共二十大、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和区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扬民主和促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服务大局积极有为,建言资政精准有方,协商为民务实有力,为普陀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作出贡献。

深化理论学习,夯实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理论武装坚定政治方向、增进思想共识、引领履职实践。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学习培训计划,灵活采用专题导学、个人自学、微信递学、交流互学等方式。在“上海普陀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学思践悟二十大”专栏,连载10期推送委员学习感悟64篇。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全会、全国“两会”、中共上海市委全会会议精神,举办《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专题辅导讲座,组织研读《习近平在上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书籍,组织参观“新时代新奇迹·2017—2022”上海发展成就展等。加强“书香政协”建设,依托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国是书院”读书平台等资源,组织委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开展各类线上读书交流活动,在“上海普陀政协”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委员荐读”“学思践悟”“委员风采”等专栏,形成“每季有主题、月月有导读”的读书格局,有力推动委员政治上坚定、思想上引领和行动上一致,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聚焦新冠疫情防控,同心战疫彰显政协担当。面对上海疫情,区政协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委员主动亮明身份,参与到保障供应、捐款捐物、支援方舱医院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等各项工作,委员及委员企业通过各类途径捐款捐物价值达1170余万元,捐赠生活物资120多吨。各街道镇“协商于民”政协委员工作站组织委员打破原入组体系,就地进入工作站,下沉至各居民区,把楼栋、小区微信群建成协商“小平台”,委员和居民在“小平台”开展“微协商”,助力街道镇、居民区解决老百姓的眼前事、身边事。普陀区“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受到上海市政协主要领导和中共普陀区委主要领导肯定并作批示。区政协加大社情民意信息征集力度,撰写疫情相关信息390件,其中,383件转市政协,41件被市政协采纳,20件得到市领导批示。拓展网络宣传阵地,委员通过线上音乐会、短视频直播等各种方式向普陀人民发出倡议、鼓舞士气,部分委员制作的抗疫专题视频播放量超过1000万次,转发量近200万次,并被《人民日报》引用;“上海普陀政协”微信公众号开设“协”手抗疫、“疫”线日记、社情民意、“艺”同抗疫、直通区情、委员工作站在行动等栏目,宣传典型事迹,编发抗疫相关报道118篇。

紧扣中心任务,促进政协提升履职效能。围绕“‘半马苏河’活力秀带——打造长三角的普陀会客厅”课题,举办2022“苏州河论坛”,为推动普陀区“半马苏河”水岸经济发展提供理念依据和智力支撑。围绕“以中以(上海)创新园、桃浦智创城功能提升为契机,推进普陀区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课题,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建设低碳绿色发展的城市园区”“提高片区服务效能,提升为老服务精准度”课题,召开专题协商会。建立健全区政府领导牵头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政协领导带队走访提案承办单位制度,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以来立案的128件提案全部办复。举办“我的提案故事”主题沙龙。围绕“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加快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课题,召开专题监督性常委会议。围绕“健全‘家门口’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纵合横通推进安宁疗护建设”,开展专项监督。聚焦普陀城市建设、民生改善与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举办委员集中视察监督,提出委员意见建议,助推一批民心工程落实落地。组建十五届区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员队伍,创设“社情民意畅聊会”云端议政平台和“社情民意大家谈”交流平台,沟通对接社情民意线索,传递履职心得分享履职经验。全年提交社情民意信息752件,其中,转市政协648件,转全国政协5件,获市领导批示33件。制定《普陀区政协进一步加强“协商于民”委员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方案》,发挥界别优势,打造“站界联动”基层协商工作模式,深耕“普聆听”基层协商工作品牌。加强联情联谊,画好团结奋进同心圆。落实定期走访、协同履职等经常性工作机制,深化委员接待、谈心谈话、走访联系等活动,增进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邀请区领导参加政协主席会议和政协常委会会议作区情通报,区政协领导赴区委党校宣讲人民政协理论,推动政协工作融入区域发展全局。以需求为导向,以专委会为单位,举办“玫瑰之约”女委员沙龙、八段锦线上兴趣班、陶艺制作、参观考察、学术座谈等各类活动。组织相关界别委员参加台海形势报告会、涉台宣传月、民族政策宣传月等活动。沟通联络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搭建文史、书画、健身等联谊交友新平台,扩大团结面。支持政协之友社开展工作,完成政协之友社换届。加强与外省市政协交流与联动,与浙江省台州市政协、江苏省盐城市政协、安徽省黄山市政协联合召开长三角“三市一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全年在全国、市、区级媒体刊发宣传稿118篇,“上海普陀政协”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逾400篇,编发《普陀政协》杂志6期,通过政协平台和渠道讲好普陀故事、政协故事,增强委员对普陀认同感和美誉度,激发委员主动融入普陀、宣传普陀的热情与能量,传播普陀好声音、展示普陀新形象。

着力固本强基,以队伍建设激发政协能量。聚焦新一届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编制五年培训规划,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委员学习培训体系。科学细化委员履职考评细则,激发委员履职尽责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委员线上履职平台建设,打造智慧政协、数字政协、网上政协,助力委员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移动办公。通过委员工作站、专委会交流群等平台,组织委员开展知情明政、学习研讨、基层协商、联络交流等活动,提升委员履职实效。建强新一届专委会班子,配齐专职队伍力量,优化工作架构,落实专委会直接联系委员制度,将全体委员编入专委会,形成专委会对委员全覆盖,使委员个体优势有效转化为整体优势。建立专委会每月向主席室报告工作制度和专委会主任例会制度。支持各专委会结合自身优势开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分析、“我为群众办实事”、艺术鉴赏等特色活动。发挥政协机关服务保障作用,打造“靠谱”政协机关队伍。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政协走深走实。以区委巡察整改为契机,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党建业务工作全面规范。制定政协机关干部“靠谱”指数,完善机关运转机制,加强干部多岗位交流,锻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实绩过硬、作风过硬、纪律过硬的政协机关干部,为政协委员提供优质、精准、特色服务。(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