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海市普陀区归国华侨联合会

【概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简称“区侨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普陀区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目标,巩固机构改革、群团改革成果,坚持“两个并重”、“两个拓展”(拓展海外工作、拓展新侨工作),整合资源,加强侨联阵地和队伍建设,团结归侨、侨眷,汇聚侨界力量,区侨务工作“1+3+N”(“1”指区侨联,“3”指区侨商联合会、上海市欧美同学会普陀分会、普陀海外联谊会,N指其他侨联组织)运行格局初步形成。坚持“党建带侨建、党建促侨建”,以“同心五侨”(活动阵地“侨之家”、关心关爱“侨之心”、才艺展示“侨之韵”、建言献策“侨之声”、创新创业“侨之梦”)为统领,以“百家十站”(100个侨之家、10余家新侨驿站)项目为牵引,加强侨联系统“两个平台”(“侨之家”“新侨驿站”)内涵建设,发挥区侨联组织服务经济发展、依法维护侨益、积极参政议政、弘扬传统文化、拓展海外联谊、参与社会建设职能。广泛开展“侨见——看上海(普陀)品上海(普陀)爱上海(普陀)”系列活动,为新侨人士、归国留学人员到普陀区干事创业搭建平台、统筹资源、做好服务,引导广大归侨、侨眷参与普陀区建设。运用互联网开展“网上侨联”工作,加强海外联情联谊,有效发挥侨联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各级侨联组织侨界人士参与志愿服务,为打赢新冠疫情防控贡献侨界智慧和力量。年内,普陀区青创社会服务中心、普陀区石泉街道品尊楼宇2个新侨驿站获评“上海市特色新侨驿站”,完成《新时代海外统战问题研究及建议》课题调研,报送提案、建言、社情民意信息150余篇(条)、经验类信息,其中《问需于民,解难于专,推动“维护侨益走基层”项目做深做实》实践案例获评2022年度上海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特色奖”,侨联界别获评2022年区政协优秀界别。(范海雄)

【侨界人士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

2022年,区侨联广泛开展迎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借助两级侨联主席会、区侨联常委会等广泛宣传、凝聚共识。组织开展普陀区侨界喜迎党的二十大“五洲四海同欢庆,侨心向党谱华章”侨之韵主题文艺展演,组织侨界人士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实况,参加“侨界热议党的二十大”网上交流,开展“侨见——看上海(普陀)品上海(普陀)爱上海(普陀)”系列活动,组织参访中共二大会址、上海市留学人员之家、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等场馆,强化对党的政治认同,持续讲好中国故事、上海故事、普陀故事,坚定侨界人士“听党话、跟党走”信心,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引导侨界人士积极投身普陀区建设。(范海雄)

【“侨界法治宣传”活动】

2022年,适逢“八五”普法启动实施年,市侨务部门将“侨法宣传月”调整扩展为“侨界法治宣传月”,增强侨界群众社会主义法治观念。3月,受疫情形势影响,为避免人群聚集,区侨联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开展“侨界法治宣传月”活动,组织各街道镇侨界人士线上收看2022年上海市“侨界法治宣传月”启动仪式直播,并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转发、互动。由区侨联副主席、律师赵山带领团队为独居侨眷妥善解决房产买卖纠纷实例改编的侨法宣传短剧《解忧》,通过上海统一战线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扩大宣传,在全市进行侨法宣传代表作品展演,获最佳表演奖、优秀作品奖。广泛开展线上活动,形成“学法、知法、懂法、护法”浓厚氛围,依法维护侨界合法权益。(范海雄)

【为侨服务】

2022年,区侨联立足“为侨服务”立会宗旨,开展“大病重病”“侨务专项补助”“侨帮侨”等实事项目,加强对普陀区120余名早期归侨的关心、帮扶。开展区级层面“银铃有约”“侨爱心”“健康体检”等活动,倡导侨企开展“关爱困难归侨侨眷活动”,将党和政府的关心关爱送到困难侨界人士手中。对接市侨联、市委统战部侨务部门,争取支持、争取资源,承办“点亮心愿为侨服务工作现场会”“新侨‘双创’在上海”等,参与“侨连五洲·沪上进博”活动,推荐海外侨胞优质商品入选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侨联专区,组织区内侨商侨企参与侨联专区洽谈等。持续开展“维护侨益走基层”活动,聚焦急难愁盼问题,送“需”上门,实现年度项目活动10个街道镇全覆盖,接待服务380件(次),探索形成“五问工作法”增强侨界人士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侨联组织辨识度、认可度。目标上“问需”。借助区侨联联系街道镇机制,与相关委办局、街道镇统战干部对接,了解社会面情况和辖区侨界群众涉法涉诉需求。策略上“问诊”。对了解掌握情况进行分类,根据维护侨益组成员专长开展点对点对接,对涉多条线、多专业涉法涉诉问题进行研讨,明确释疑主体,汇总形成回应意见。方法上“问答”。作为活动的重要环节,维护侨益组专业人士(法官、律师、民警、社区工作者)按照活动前形成的释疑共识,在活动现场由主要释疑人进行当面解惑,给建议、指路径、明步骤。结果上“问效”。根据拟定方案,结合街道镇活动计划、侨界群众诉求,发挥上下联动机制,对侨联系统资源进行整合,推进落实;对于棘手问题、疑难杂症,由街道镇统战干部加强事中跟踪、了解成效和侨界群众满意度。长效上“问计”。每场次活动结束后,市、区侨联联络员、维护侨益组成员进行现场“头脑风暴”,对活动主题契合度、活动方式、资源配置、解惑质效等方面进行总结,增强活动效果。(范海雄)

【“两个平台”建设】

2022年,在深入学习调研基础上,聚焦有形阵地、有型活动、有效服务,逐步形成“同心五侨”工作品牌,坚持阵地平台“侨之家”、风采展示“侨之韵”、凝聚服务“侨之心”、建言献策“侨之声”、创新创业“侨之梦”五位一体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系统推进。以“百家十站”建设项目为牵引,针对普陀区地块、园区功能、群体特点和侨界需求,坚持标准引领,落实分类指导,科学合理布点,擦亮“侨之家”“新侨驿站”双名片。通过开展“侨·见——看普陀、品普陀、爱普陀”系列、“侨商心中的中国梦”等特色项目,培育人才涵养资源,为侨界青年创新创业、引资引智引才引技等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做好服务。年内建成全普陀区首家室外“新侨驿站”1个、公园“侨之家”1个,万里街道“侨之家”、长风新村街道“侨之家”成功申报全国侨联系统“侨胞之家”典型选树单位。至年底,全区有五星级“侨之家”3家、“四星级”侨之家3家、“三星级”侨之家13家、上海市“特色新侨驿站”1个、“特色新侨驿站提名”1个。(范海雄)

10月26日,普陀区委统战部主办,普陀区侨联与宜川路街道共同承办“侨·见”——看普陀、品普陀、爱普陀系列之半马苏河定向赛暨普陀区“同心五侨”建设现场推进会在苏州河水岸举行,“半马苏河新侨驿站”揭牌(区侨联供稿)

【海外联谊】

2022年,参与“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等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和“海外侨胞故乡行”,举办“西雅图中秋汉服游园会”“五洲四海颂国庆”,参与“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令营等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交流工作,借助微信工作群、侨友交流群、朋友圈等媒介广泛宣传,获得广大归侨侨眷、华人华侨关注和好评。通过视频交流、微信联动等开展“网上侨联”活动,在春节、国庆、中秋等传统佳节,录制文艺线上展演、开展视频连线交流等,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沟通联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情感凝聚共识。(范海雄)

【侨界人士“同心抗疫”】

4—5月,区侨务部门全体人员及广大侨界人士服从全市防疫工作大局,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为疫情防控贡献侨界力量。组织动员侨界人士捐款捐物,收到来自侨界人士捐助医疗和生活物资、各方捐款115万元。为25名下沉抗疫一线侨界志愿者办理在沪防疫志愿者专属保险。全区侨务工作者及侨界人士参与党员志愿者管理、街道疫情防控落实督查、长风新村街道华四方舱医院管理服务、协助长寿路街道接返出舱及解除隔离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服务、社区配药等20多个项目,服务500余人次。范海雄、胡鋆被区委组织部派往居委会、方舱医院,承担配药、解离人员转运及后勤保障管理工作,完成配药800余人份,带车转运出舱及解除隔离人员836人,参与长风新村街道华四方舱医院筹建,为近千名1~97岁新冠病毒阳性患者做好后勤保障等,解决社区群众燃眉之急,展现侨务干部良好形象。(范海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