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协会(简称“区科协”)发挥科协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四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职责,整合资源、强基增效,统筹做好科学普及、科创服务和学会管理等工作。开展市、区科普联动,与市科协共同主办2022年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科普动起来”创新制作大赛,普陀区5组家庭进入决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和最佳制作奖1个。申报第十四届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人物选树活动,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晶获评上海市大众科学传播新锐人物。加强基层科技志愿者队伍培育,曹杨新村街道科技志愿者服务队获评2022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曹杨新村街道科技志愿者服务队王菲获评2022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者;桃浦镇“‘一带一路’健康行科技志愿服务”项目获评2022年度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新建普陀区数字经济联合会,协力开展疫情之下数字经济学术研讨。与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非遗公益组织上海市艺助行公益促进中心、上海市普陀纳样美收纳研究院、普陀区精神卫生中心联合共建4家科普园地。新建同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普陀园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新国脉数字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推动科协组织向科技工作者聚集度较高科技企业、科技园区延伸。通过科协平台举荐各类优秀科技人才14人,其中1人获“2022年上海杰出工程师”、1人入选“2022普陀区青年英才”。至年底,区科协基层组织有街道镇科协10个、企业科协6个、园区科协3个和主管科技社团23家。(胡学炯)
11月,2022年第四届长三角一体化“科普动起来”家庭创新制作大赛举行(区科协供稿)
【区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
11月29日召开。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马兴发,区委书记姜冬冬应邀出席。大会主、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全区科技工作者200余人参加。区科协常务副主席邱允生代表区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作《凝聚共识奋勇前行为普陀高质量发展增添科创新动能》工作报告,与会代表审议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区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及主席班子,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徐红星当选新一届科协主席。(胡学炯)
11月29日,上海市普陀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区科协供稿)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
2022年,受疫情影响,普陀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要以线上研讨活动方式开展。5月26日,区科协联合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展“3060”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煤电升级云端研讨会。区委副书记周艳,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中电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雄出席并致开幕词。此次研讨会围绕“创新争先、自立自强”主题,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共同研讨双碳背景下的煤电发展趋势和煤电清洁化实践路径,1500余人参加线上会议,线上交流互动5.8万余人次。(胡学炯)
【普陀区“全国科普日”活动】
9月18日线上启动。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倪前龙,区委副书记周艳通过视频方式为普陀区科普工作提出希望并宣布活动启动。启动仪式分别为普陀区优秀社区书院、市级科普项目单位及新建科技园区、科技企业科协授牌,相关单位代表作交流发言,科技企业代表举行科普新产品发布。此次科普日活动围绕“服务新动能、喜迎二十大”主题,举办机器人大赛、健康心理咨询、智慧水务安全、家庭收纳整理、“元宇宙知识”讲座、“非遗传承——竹丝编”交流等10余场重点科普宣传活动。(胡学炯)
【“社区书院”品牌建设】
2022年,区科协持续整合市、区、街道镇各级优质科普资源,推进“社区书院”品牌建设,新建“社区书院”1家,在已建19家“社区书院”开展常态化运作项目,针对不同区域的社区居民、青少年、企业白领等不同群体需求特点组织各类科普活动。在年初市“社区书院”工作交流会上,区科协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长风新村街道、桃浦镇获示范引领单位称号,甘泉路街道、长征镇获最具人气社区书院称号,波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奖项数量位列全市16个区前列,区科协作为全市优秀组织单位代表交流分享经验。(胡学炯)
香溢片区社区书院——“3R”宜居家园(绿色生活沙龙星球课堂)(区科协供稿)
【区校联动科普项目】
2022年,区科协以街道镇属地学校为阵地,开展七个系列区校联动科普项目,将优质科普资源注入学校,提升青少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联合上海市甘泉外国语中学举办“太空垃圾回收任务挑战”,通过开展针对初、高中生信息技术课,拓展“智能物联课程”。联合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举办“太空移民任务挑战”,以学校实验室为基础,开展人工智能科普知识宣讲。联合上海市曹杨中学举办“太空救援任务挑战”,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竞赛平台,让青少年感受前沿人工智能(AI)科技魅力。联合同济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举办“科技教育传播价值”主题项目,开展大型理工、科技、环保、学科系列活动。联合曹杨新村街道举办“少年军校330科技课堂”,与辖区内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上海市兴陇中学、上海市沙田学校、曹杨新村第六小学、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学校、普陀区朝春中心小学等六所学校联动,以“少年军校”进校园为框架,将太空探索、青少年科普影像等创新科普活动送进校园。联合上海市普陀区管弄新村小学举办“火星登陆任务挑战”,根据学校现状,在科技创新实验室的基础上,立足学校、辐射社区,让人工智能(AI)科普活动成为新常态。联合上海市新杨中学举办“绿色智慧住宅项目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通过“做中学”“学中创”,培养学生在探究中提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胡学炯)
区校联动科普项目“少年军校330科技课堂”(区科协供稿)
【“智慧科普”应用】
2022年,区科协加强普陀区科技传播能力建设。联合上海科技报社推广“智慧科普”应用,在各街道镇科普阵地安装“智慧科普”盒子40个,重点推送上海市疫情、复工复产、科普知识、院士说专业等科普信息及视频,2022年度播放科普内容资源412万余次,其中视频18万余次,视频播放总时长合计7233小时。在“上海普陀科协”微信公众号上打造“科技Live”平台,开设“科普云”“科技云”“重大活动”三大版块,融入最新科普、科技、科创内容,满足公众多样性、个性化科普需求。(胡学炯)
【科技社团学术活动】
2022年,区科协项目支持5家区级科技社团围绕区内行业发展、民生福祉,开展学术活动。9月15日,区化学化工学会联合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第五届罐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技术暨罐区系统安全研讨会。10月29日,区妇幼健康与教育学会开展第三届母乳喂养及乳腺炎防治多学科学术研讨会;区心理咨询师协会连续五年在社区范围内开展系列心理健康学术知识讲座及个案咨询,400余名社区居民获得心理疏导和援助;保健刮痧研究会立足社区开展多场头部双板刮痧体验活动,为社区居民普及自我保健知识。9—11月,建筑工程学会开展文献查询和市场调研,对国内节能建筑现状、进展及痛点进行技术研究和探讨,形成一套节能建筑操作体系,组织协会会员单位对项目技术成果进行总结形成学术档案。(胡学炯)
【院士专家工作站】
10月,对全区1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开展两年一度绩效评估,增加现场答辩环节,考评站点专家在专业学术研讨、技术讲座、科普活动、企业发展战略咨询、行业和市场调查研究、企业科技人才培训培养及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做出成效,增强企业对工作站运行状况及改进方向的系统性认知。10月18日,同济普陀科技园成功创建区首家上海市专家工作服务中心。10月25日,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3家站点获评市级优秀工作站。(胡学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