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2年,区检察工作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大局为主轴,以司法改革和数字检察为两翼,以队伍建设为动力,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提高检察办案质效,锻造忠诚、精锐、靠谱干警队伍,为普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检察保障。4件案件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9件案件入选市检察院典型案例。全年对各类刑事犯罪批准逮捕238件315人,提起公诉863件1197人。依法严惩各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提起公诉123件124人。加强与监察机关协作配合,办理职务犯罪6件6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司法救助76人。制发各类检察建议259件,推动源头治理。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追诉涉恶团伙犯罪1件6人。依法严惩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等严重暴力犯罪,提起公诉22件27人。报请核准追诉超30年杀人命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提起公诉17件33人。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提起公诉13件29人,追赃挽损130余万元。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认罪认罚适用率91.4%,确定刑量刑建议提出率97.9%,法院采纳率100%。探索建立预交罚金机制,深化认罪认罚从宽效果,提高财产刑执行效率。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涉企轻微刑事案件开展社会调查,组建第三方监督评估小组,督促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落实整改,促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健全法律监督线索一体化办理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移交办案中发现的线索,形成全方位归集、多角度研判、全过程跟踪的工作模式。依法办理各类监督线索35条,实施监督15件次。推进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依法审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17件18人,对罪行较轻且有悔罪表现的附条件不起诉9人。落实数字检察战略,全流程在线办案模式,开展远程提讯、线上听证,实施法律文书电子送达。加强大数据监督,构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刑罚交付执行等6个法律监督模型,系统筛查类案线索,批量开展监督纠正,推动法律监督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单兵作战向内外融合转变。落实从严管党治检责任,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和责任追究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接触交往行为的若干规定》)等各项铁规禁令,主动记录报告相关事项227件。主动接受监督,支持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邀请参与听庭评议、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加强与人民监督员、律师代表、新闻媒体等社会各界的联系交流,做好法治宣传工作,公开各类案件信息1600余条,扩大公众对检察工作知晓度。加强业务建设,开展案例评比、文书竞赛、模拟辩论等岗位练兵活动,覆盖800余人次。加强对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会商研判,运用检委会、检察官联席会议等形式,组织青年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列席旁听、参与讨论,提高办案能力,3名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人才库。邀请专家教授为检察办案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检察理论教学21次,深化检察官和法学专家结对科研,立项市级以上课题8项,其中《检察职业延伸视角下互联网企业刑事合规体系建设与完善》获评第四届全国检察阅读征文一等奖。蒲公英未检团队获评“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林帆)
【营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
2022年,区检察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对各类刑事犯罪批准逮捕238件315人,提起公诉863件1197人。打击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犯罪,依法严惩各类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提起公诉123件124人。加强与监察机关协作配合,合力推进反腐败工作,办理职务犯罪6件6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建“包案+公开听证+司法救助”多元机制,实质性化解纠纷,治理信访积案44件,司法救助76人,促进社会内生稳定。制发各类检察建议259件,推动源头治理。(林帆)
【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2022年,区检察院在确保场所、人员防疫安全的同时,做到检察履职效率不减、质量不降。依法办理哄抬物价等涉疫案件,维护良好防疫秩序。服务保障复工复产,从“妥善办理涉企案件,为企业复工复产护航”“依法化解矛盾纠纷,为企业复工复产纾困”“强化检察产品供给,为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三个方面制定为企纾困十二项举措,营造安商稳商的社会环境,精准回应司法需求。(林帆)
【维护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2年,区检察院依法惩治非法经营、合同诈骗、挪用资金等犯罪,提起公诉100件184人,办理的李某某、范某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件入选最高检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犯罪典型案例。惩治预防金融犯罪,办理非法集资等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提起公诉42件71人。加强对洗钱及其上游犯罪的打击力度,落实“一案双查”(即检察机关在办理洗钱犯罪的七类上游犯罪案件过程中,应当同步审查是否包含洗钱犯罪线索),全力追诉,维护金融管理秩序。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办理涉卡地亚、雀巢等知名品牌案件,提起公诉28件60人。完善“知识产权量刑规范化”工作,落实诉讼权利义务告知制度,服务创新发展。(林帆)
【刑事检察监督】
2022年,区检察院加强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监督侦查机关立案、撤案85件,追捕、追诉93人。与公安机关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落实侦监协作、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实质前移监督端口。加强刑事审判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起抗诉2件。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制发纠违通知书、检察建议书55件,巡回检察各街道镇社区司法矫正工作,履行刑罚执行职责。(林帆)
【民事检察监督】
2022年,区检察院办理各类民事检察案件94件,提出再审检察建议2件,采纳率100%。治理涉“套路贷”等虚假诉讼,维护司法诚信。完善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机制,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49人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办理的全市首例残疾人申请指定监护权支持起诉案入选市检察院检委会通报案例。对不服正确裁判的申请监督案件同步开展释法说理,与法院合力促成申请人服判息诉24件。(林帆)
【行政检察监督】
2022年,区检察院办理各类行政检察案件114件。联合审判、行政机关实质性化解劳动、交通等领域行政争议24件,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开展行政争议溯源治理,办理涉道路交通“碰瓷”监督系列案件,推动市公安局完善交通违法罚款退付机制,被列为“2022年上海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道路标线设置不合理监督案入选最高检行政检察十大典型案例。(林帆)
【公益诉讼检察监督】
2022年,区检察院立案115件,其中制发诉前检察建议或发布公告75件。开展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做好“半马苏河”、古树名木等专项监督,优化城区生态空间。开展药品非法添加、医师执业证书违规挂靠等专项监督,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组建“益心为公”志愿者队伍,整合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公益保护工作。(林帆)
【全国首例数据合规案件】
4月28日,区检察院邀请听证员、侦查人员、企业合规第三方考察员和被害单位等,以远程方式对Z公司、陈某某等人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案开展不起诉公开听证。经评议,参与听证各方认为涉案单位数据合规整改到位,同意对涉案单位及人员作出不起诉决定。4名全国人大代表受邀旁听。该案系全国检察机关首例数据合规案件,入选最高检涉企合规典型案例、全国检察机关“十大法律监督案例”,相关做法在《检察日报》5月30日头版头条报道。(林帆)
【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8月15日,区检察院联合区卫生健康委及区内24家医疗机构召开落实强制报告座谈会,聘任全市首批医生“强制报告联络员”,推动强制报告制度在区域内落地。办理的陈某甲过失致人死亡案入选最高检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追责典型案例。与区妇联、区卫生健康委等9部门联合签发《普陀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细则》,将任务分解至单位、责任传导至个人。与区内未保单位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互通和工作衔接,对排查出的“问题家庭”和困境儿童建立档案、专人跟进。与区卫生健康委联合下发关于《医疗机构加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的工作提示》,以医生办公桌为宣传点,印制发放强制报告工作提示卡1000余份,覆盖全区所有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市儿童医院建立强制报告绿色通道,就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通过提前介入、跨前保护,指导证据收集与完善,促使该院强制报告的2起案件顺利获判,发挥强制报告制度及时干预、保护未成年人的重要作用。(林帆)
8月15日,区检察院聘任普陀区医疗机构“强制报告联络员”(区检察院供稿)
【蒲公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服务站点成立】
9月16日,区检察院联合区委政法委、长寿路街道、区蒲公英未成年人社会培育中心在澳门路733号共同举行“蒲公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服务站点”揭牌暨合作协议会签仪式。该站点系《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施行后成立的全市首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服务站点。站点占地750余平方米,划分心理疏导区、普法阅读区、禁毒教育区、拓展培训区四个区域,实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一站式服务。(林帆)
【“消”字号抗(抑)菌制剂专项监督】
2022年,区检察院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全面开展“消”字号抗(抑)菌制剂非法添加公益诉讼案件办案工作的要求,排查辖区内15家药房,对在售12款“消”字号抗(抑)菌制剂产品调查取样。经机构检测,4款产品存在非法添加化学药物成分,违禁药物添加检出率33.3%,另有4款产品外包装或说明书表述不规范。6月24日,区检察院向区卫生健康委制发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建议督促整治商家4家。收到检察建议书后,区卫生健康委责成经营主体对违法产品停止销售,对相关企业进行约谈,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件,督促整治商家4家,并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移送案件线索材料,强化消毒产品生产、销售的上下游监管。相关线索均立案。(林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