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2022年,普陀区法治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海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市委、区委各项部署,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推进法治普陀建设,为普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政治建设,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绝对领导。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领导带头,持续深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制定《普陀区加强政法队伍党的政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项目21个;聚焦政法领域改革、贯彻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专题研讨班精神等主题开展专项督查6次;成立区政法党建联盟,首批成员包含区级政法单位、高校、律师事务所、人民团体等10家单位。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研究制定《普陀区政法单位党组(党委)重大事项、重大案件请示报告的规定》,制发《建立健全不实举报澄清机制的指导意见》,开展政治轮训。
维护社会稳定,展现平安普陀建设新面貌。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健全国家安全工作机制,制定《普陀区数据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实施方案》等。提升社会面风险防控水平,完成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制发公安提示函2份,检察建议书4份,司法建议书1份;侦破恶势力团伙专案2起,带破刑事案件7起,抓获团伙成员10人,摧毁十三类涉黑涉恶违法犯罪苗子性团伙35个,处理违法犯罪嫌疑人154人。开展防火患、防入室盗窃、防电信网络诈骗、防预付卡陷阱、防个人极端、防违法居住“六防”专项行动,完成9.37万处充换电设施点位;全区入民宅盗窃案件立案比上年下降57.7%,98.9%以上小区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实现推送警情100%上门劝阻;对收到的可能存在个人极端行为倾向信息,100%实施有效提前干预。推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全年排查发现问题隐患12个,整治率100%;制发2份公安提示函、1份检察建议书、1份司法建议书,整改率100%;破获养老诈骗案件24起(其中积案10起),追赃挽损143万元。2022年度群众对平安建设满意度测评排名上海市中心城区第一、全市第三。
统筹推进,深化依法治区工作。全覆盖推进专题述法。制发法治建设“两规划两意见”[《法治普陀建设规划(2021—2025年)》《普陀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关于在我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普陀区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意见(2021—2025年)》]重点任务书,建立“21+5”(即设置街镇基层观察点21家和区级基层观察点5家)基层法治观察工作网络。中远两湾城依法“还河于民、还岸线于民”案例入选“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桃浦镇新杨村获评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普陀区创建成为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严打非吸、集资诈骗、食药环知等领域经济犯罪,出台《普陀区政法系统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实施意见》15条。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探索数字经济新领域司法实践,举办数字经济发展法治高峰论坛。推进政法领域专项改革,强化执法监督。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类案,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类案监督。制定《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关于案件报请提级管辖工作的实施细则》,建立公安、检察院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强化双向监督机制。加快智慧政法建设。提高普陀区禁毒智能化管理服务预警平台、智慧普检等数字化水平。做实“普法智联·云间法官工作室”,全面建设智慧法院,提高案件审理效率。深化智慧公安建设,高质量抓好数字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和基层案管室建设,推动一线执法质量提升。(章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