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2022年,统筹支持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良好,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财政总收入343.72亿元,比上年下降3.2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区级财政收入)1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1%,收入总量(即可用财力)为285.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1.11亿元,比上年增长31.01%,支出总量为285.8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平衡。(刘盛蕾)
【完成全年收入目标】
2022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始终坚持“指标不降、目标不减”,密切关注经济形势变化,在严格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前提下,深入挖掘增收潜力,主动加强财源建设,以超常规举措应对超预期挑战。区级财政收入呈现逆势突围的V型反转态势,全年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38.12亿元,比上年增长10.01%,增幅位居全市第二,区域经济逐步释放出强大韧性和后劲。(刘盛蕾)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2022年,把贯彻落实区委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首要任务,把切实提高民生福祉作为财政投入的落脚点,集中财力保障全区重大改革、重点领域、重要项目,坚决兜紧兜实“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底线,进一步提高支出政策和资金投入的指向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把握“过紧日子”的鲜明导向,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精打细算、节用裕民,组织全区压减非必要、非急需支出12.48亿元,节省下来的财力优先保障重点亟需支出。(刘盛蕾)
【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
2022年,发挥普惠效应,落实更大力度减税降费政策,成立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将国家政策落实到位,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约42亿元。发挥集成效应,推动普陀助企纾困12条(《普陀区全力抗击疫情助企纾困的十二条措施》)、经济恢复和重振40条(《普陀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工作方案》)、“靠普”10条(《普陀区以“靠普”行动加快经济社会恢复的十条政策措施》)、稳增长8条(《普陀区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揽子政策落地落实。如:加快扶持政策兑现速度;落实国有房屋租金减免政策和非国有房屋免租补贴政策;发放稳岗、一次性吸纳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能力提升等各类补贴;开展“园区贷”批次担保业务和“靠普贷”相关工作,帮助企业缓解疫情压力。(刘盛蕾)
【支持产业发展】
2022年,围绕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全年投入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4.33亿元。优化完善“3+5+X”(“3”即服务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推动“才聚普陀”3项普惠政策;“5”即支持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发展的5项专项政策;“X”即涉及质量提升、节能减排、贸易、商业、法律服务业等领域的若干特色专项政策)产业政策体系,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十亿百千万+”计划(引进税收亿元能级企业10个以上,税收千万元能级企业100个以上),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支持全市首家数字广告产业园建成,支持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普熙金融广场加快建设,以更大力度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促进加快形成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势头强劲、特色鲜明的高端产业集群。年内,四大重点培育产业逆势增长,占区级税收比重超过35%,较上年度提高4个百分点,产业能级明显提升。现代服务业占区级税收比重超过60%,创历史新高。(刘盛蕾)
【推动区域创新驱动发展】
2022年,投入科技发展专项资金3.62亿元。支持加快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两大王牌建设,支持上海机器人研发与转化、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两大平台做优做强,支持加强武宁创新发展轴资源协同,优化创新生态,加快集聚更多高端创新要素、承载更多高科技企业、形成更多标志性成果,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刘盛蕾)
【做好疫情防控资金保障】
2022年,加强各类资金统筹,优先保障疫情防控需要,畅通防控资金“绿色通道”,确保第一时间拨付到位,全年投入疫情防控专项资金38.97亿元,全力保障方舱医院建设运行、核酸检测、集中隔离房源征用、防疫设备及物资采购、居民生活物资保供等需要。规范疫情防控资金管理,印发《普陀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经费保障切实强化资金管理的通知》,促进资金使用合规高效。(刘盛蕾)
【兜牢基本社会保障底线】
2022年,全年投入17.63亿元,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优抚对象补助、特困供养和特殊救济对象补助等;深化医养结合,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品质;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创业就业服务;持续加大脱贫攻坚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刘盛蕾)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22年,全年投入48.42亿元,支持深入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深入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加快推进长寿地区C060101单元A5-6地块小学、武宁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普陀校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普陀分部等重点项目建设。(刘盛蕾)
【完善医疗卫生体系】
2022年,全年投入12.24亿元,支持提升区域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推进区内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层级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支持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异地扩建工程、区中心医院急诊综合楼新建工程、区康复医院新建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刘盛蕾)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2022年,全年投入12.42亿元,支持深化老旧小区再提升计划,统筹推进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成套改造、精准施策型专项提升修缮,有序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消防专项提升、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装置等民生实事工程。(刘盛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22年,全年投入23.01亿元,支持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地下主体通车,启动轨道交通20号线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支持持续打通区区对接路、断头路、瓶颈路,启动乐创路(敦煌南路—方渠路)、昭骁路(乐创路—定宁路)等道路新改扩建工程;支持实施光复西路(华东政法大学—武宁路)、曹杨路(光复西路—中山北路)等20.86千米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程,推动城区品质提档升级。(刘盛蕾)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
2022年,全年投入13.01亿元,支持长风5A、6A公共绿地、长风8号二期公共绿地、桃浦智创城东拓区公共绿地等建设,建好家门口的公园、口袋花园,绿化覆盖率保持中心城区领先水平;支持桃浦新村、西北物流园区、岚皋南排水系统初雨调蓄池工程以及排水管道清通功能完善工程等加快建设,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桃浦地区土壤污染修复,高标准改善生态环境。(刘盛蕾)
【提升城区软实力】
2022年,全年投入1.81亿元,聚焦“半马苏河”品牌建设,在实现苏州河(普陀段)全线贯通的基础上,支持沿岸公共空间优化、功能提升;支持加快苏河驿站布局,“半马苏河”公园初具形态;支持“悠游苏州河”水上航线试运营。全年投入0.73亿元,聚焦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支持苏州河工业文明展示馆、区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升;支持竞技体育发展,全力保障第十七届市运会备战经费,引领带动全民健身。(刘盛蕾)
【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
2022年,全年投入1.44亿元,支持治理数字化转型,持续优化“两张网”(“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建设,促进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便民化,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高效协同,打造“数智普陀·城市治理引擎”。支持生活数字化转型,支持15分钟社区生活圈、网格化综合管理服务片区、智慧菜场等建设,让老百姓的生活体验更智慧、更有温度。(刘盛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