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审计
【概况】
2022年,区审计工作聚焦重点领域,提升监督质效,开展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31个,提交各类审计报告48篇,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2399.22万元,审计建议被采纳83条,推动建立健全制度11项,审计报告获区领导批示15次。(方圆)
【财政审计】
2022年,统筹安排审计资源,同步实施区本级财政和6个部门(单位)预决算审计。克服新冠疫情不利影响,利用大数据审计方式和远程会议等技术辅助手段,按时保质完成对区一级预算单位的审计及下属单位相关事项的全覆盖审计延伸。审计发现预算执行、专项资金管理、票据管理、房屋资产信息管理、财政授权支付等问题,推动主管部门强化管理,提高资金资产使用效益。(方圆)
【经济责任审计】
2022年,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对9个部门(单位)党政领导干部、1个区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审计,服务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围绕区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导向,制定经济责任审计五年轮审计划,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关键岗位,确保新一轮经济责任审计有重点、有实效。(方圆)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2022年,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项目安排上,除开展常规的6个竣工决算审计外,还针对区重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开展4个跟踪审计。组织方式上,对相同建设单位项目同步实施,实现审计由点及面、由单一项目向批量项目转变,重点揭示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方式方法上,坚持科技强审,运用广联达计价软件,加强对造价复审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夯实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质量基础。(方圆)
【政策执行审计】
2022年,紧扣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聚焦重大政策落实,加大政策执行审计力度。全年安排政策执行审计4个,针对发现的体制、机制、制度等问题建言献策,为区域重点领域改革、重点工作和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服务和保障。(方圆)
【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审计监督】
2022年,根据市审计局工作要求和区领导指示精神,开展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审计监督,注重加强合规指导,发放工作提示,提出合规管理建议26条,指导有关部门及时建“账”立制,堵塞漏洞、防范风险,促进疫情防控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方圆)
【整合审计资源】
2022年,统筹审计项目安排和审计组织方式,整合社会中介、内部审计等资源,利用各种监督力量和审计成果。全年委托社会审计力量开展项目13个,从严把控审计质量,增强审计监督效能。(方圆)
【审计成果共用】
2022年,建立财审联动机制,选派投资审计专业人员与区财政局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课题研究,建立审计成果应用与建设项目预算安排调整、绩效管理考核的共治体系,将审计发现的问题与财政部门信息共享,促进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财政管理水平提升。与纪检监察、干部监督、行业监管等贯通起来,在聚焦重点、信息共享、成果共用等方面相互协调,将双向配合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方圆)
【审计革新】
2022年,根据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修订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为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规范化指引。制订《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引(2022版)》,细化征求意见及出具结论性文书环节,规范审计业务操作流程。(方圆)
【审计科研】
2022年,根据审计署要求,做好内部审计信息调查工作,撰写的《新形势下完善区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的情况调研》获得普陀区政府系统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三等奖,发挥内部审计在推进审计整改和完善单位内部治理中的作用。(方圆)
【服务人大监督】
2022年,起草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以及整改情况报告,作为重大事项向区委审计委报告,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服务人大对政府预决算的审查监督。(方圆)
【审计信息公开】
2022年,主动公开文件23项,其中发布部门审计结果公告11项,包括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8项、政府投资及民生领域专项审计(调查)3项。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邀请第三方审计专业机构代表参与线上会议,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治已病、防未病”的要求开展研讨交流。(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