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统计管理
【概况】
2022年,区统计工作紧扣全区中心任务,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提升统计监测能力,深入推进依法治统,提升统计服务水平。开展“四上”(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零、住宿餐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其他有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法人单位)企业2021年年报及2022年定报培训,参训人员线上1200余人次,线下700余人次。夯实基层基础,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陀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增强配齐基层统计力量,街道镇配备专兼职统计人员36人,比上年增长16.13%;建立统计协管员和企业统计监测信息员队伍,覆盖服务业、建筑业、批发业等重点行业160余家企业。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源头管控机制,压紧压实区级和街道镇两级报表审核责任,加强统计数据全流程管控。疫情期间,各专业统计人员24小时在线办公,普陀区综合上报率位于全市前列。撰写完成统计分析23篇。创新统计监测预警网络管理方式,完成系列快速灵活监测4次。开展重点民生工作市民满意度调查、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劳动力调查等各类调查,为制定民生政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制定《普陀区名录库动态维护办法》,全年成功纳统新开业企业35家,形成纯增量超300亿元(35家企业营业收入或产值的合计金额)。出台《普陀区高质量纳统方案》,拓展名录库管理工作机制,将工作机制延伸至长寿、长风、真如、长征、桃浦五大投促中心。加强名录库业务培训,制订纳统退库工作提示和纳统资料收集工作手册。加强信息化应用,开发升规纳统模块,动态分析预测企业经营状况,整理形成纳统跟踪清单。加强企业服务,实地走访企业55家,开展应统尽统培训宣传,做好潜力企业入库纳统排摸。(周吉)
【统计法治建设】
2022年,推动区政府中心组及组成部门“一把手”集体学习统计法律法规和典型统计违法案例。建立完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移送工作规程》《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核查处理制度》,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协作,着力构建不能假、不敢假、不想假的良好统计生态。扎实开展统计造假不收手不收敛专项纠治,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全面核查数据质量,全区统计系统71人签订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统计工作人员承诺书》,压紧压实防惩责任制。全面清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简称《统计法》)有关文件,对2017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及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科委等10个部门的文件和做法进行全面排查、逐项研究,确保清理纠正到位不留死角。落实《统计法》进党校长效机制,把《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纳入第43、44期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第28期中青班主体课程。组织各街道镇在长风公园、近铁城市广场商务楼宇等区域开展“数说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统计开放日系列活动15次,营造了解统计、走进统计、支持统计氛围。组织企业开展统计法律法规培训以及法治知识竞赛线上活动,累计参与4000余人次。完成60家“四上”企业的统计执法检查,其中与区市场监管局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3家,寄送催报单3张、统计法律事务告知书10张,约谈企业2家,并督促企业整改。(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