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2022年,普陀区高效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韧性增强,经济运行呈现“良好开局、深度回落、快速反弹、持续恢复”的V形反转态势。区级财政收入增速超10%,居全市前列。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培育产业增速突破25%,现代服务业实现区级税收占比超60%,创历史新高。利用外资质效显著提升。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房地产市场热度持续回暖,为2023年区域经济整体好转打下良好基础。全面实施区营商环境方案5.0版,提升“人靠谱(普),事办妥(陀)”营商口碑。持续推进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等创新平台和“一带一心一城”(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智创城)重点地区建设一体联动。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好国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通过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优化国资布局,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提升国资国企核心竞争力。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严控食品、特种设备、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守住守牢安全底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安全风险防控,完成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持续开展电梯维保质量监测。做好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化解。重点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及其配件经营户保持高压监管态势,严厉打击违规拼改装等违法行为。
建立健全数据质量源头管控机制,压紧压实区级和街道镇两级报表审核责任,加强统计数据全流程管控。出台《普陀区高质量纳统方案》,制订纳统退库工作提示和纳统资料收集工作手册。建立完善《统计违纪违法案件移送工作规程》《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案件核查处理制度》,与全区统计系统71人签订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统计工作人员承诺书》。

统筹安排审计资源,同步实施区本级财政和6个部门单位预决算审计。落实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制定经济责任审计五年轮审计划,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关键岗位,确保新一轮经济责任审计有重点、有实效。聚焦各级党委政府重大政策和决策部署,加大政策执行审计力度。

保障消费者民生需求,依法履职调解处理相关投诉,推动全社会携手参与消费维权事业,95名网友经筛选后成为首批网络应征入围消费维权志愿者。成功调处普陀区首次法院委托调解案例。(吉睿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