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概况】

2022年,区人社局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根治欠薪治理,提升调解仲裁效能,劳动关系总体和谐稳定。创建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572家、达标园区(楼宇)2家,发挥创建活动在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开展2021年劳务派遣企业年检、2021年企业人工成本情况和从业人员工资报酬情况调查。开展2021年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企业裁员备案咨询45家,完成备案1家。推进普陀区劳动关系管理中心办公楼综合改造,实现调解、监察、仲裁、就业“四位一体”劳动关系矛盾全周期服务。

组织劳务派遣单位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双随机”(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在建建筑工程工地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联合抽查。全年“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案件办结率94.98%,解决率80.50%;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32件,作出行政处理43件、行政处罚2件,劳动保障监察案件查实率42.16%、按期结案率98.43%,劳动关系领域群体突发事件和舆情未按期妥善处置件数为零。受理企业欠薪垫付申请9件,向143名劳动者垫付欠薪及经济补偿金。开展劳动关系工作基层队伍整合试点,整合管理服务资源、落实待遇经费保障、完善指导培训机制,锻造“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总结桃浦镇“上海市第一批金牌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经验,指导长征镇参评,积极推广经验,夯实基层劳动人事争议化解工作基础。全年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9056件,办结9098件,综合调解率75.97%,仲裁结案率94.28%。(叶阿娟)

【养老机构专项整治行动】

5月3—8日,区人社局会同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健康委和区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组成检查小组,开展养老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全覆盖、无遗留、查隐患、抓整改”总体要求,规范养老机构用工管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检查组通过线上视频方式,对区内60家养老机构的劳动保障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劳动(劳务)合同(协议)签订、疫情期间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检查,要求各养老机构开展自查自纠。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部分养老机构因疫情影响未及时发放员工工资等问题,督促加强与员工的主动沟通协调,及时稳妥处理。(叶阿娟)

【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

6—7月,将就业歧视、虚假招聘、“黑中介”、各类劳务派遣等作为整治重点,强化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各类侵害劳动者就业权益和相关人身财产权益的违法行为,规范人力资源服务活动和用人单位招工行为。专项行动期间,通过日常监察和集中整治,对51家单位进行执法检查,注重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退还就职者中介服务费、押金或其他费用1600余元,督促单位及时签订劳动合同,按时按约定发放工资等,规范用工行为。(叶阿娟)

【劳动关系板块基层队伍整合试点】

2022年,以“职责内容统一、工作要求统一、考核标准统一、操作模式统一、监督问责统一”为目标,开展劳动关系板块原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争议调解员两支基层队伍整合试点工作。10月,各街道镇劳动关系板块原两支基层队伍全部完成整合,整体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显著提升。整合后的队伍名称统一为“劳动关系协调员”,承担劳动关系板块的全部工作。(叶阿娟)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议调解组织试点】

2021年10月,区人社局启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争议调解组织试点工作,指导平台经济头部企业拉扎斯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企业内试点建立蓝骑士争议调解委员会。按照“组建工作班底、形成工作机制、立足工作实际”原则,探索平台经济领域构建争议调解组织经验模式。2022年8月,“蓝骑士”争议调解委员会试运行,9月1日正式运行。至12月底,受理纠纷101起,解决95起,涉及88人,有效发挥平台企业内部专业性调解组织作用,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叶阿娟)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8月20日起,在全区范围内启动集中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发挥区劳动关系矛盾定期会商、应急处置、工作关口前移三项机制作用,对建设领域工程项目发生的欠薪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查处欠薪违法行为,查清制度落实情况),排摸欠薪矛盾隐患1242次。区人社局、区建管委、区绿化市容局等部门对28家在建工程项目工资发放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实施执法检查,对347家用人单位实施劳动用工检查,涉及职工总数1.54万人,其中农民工1.21万人;解决欠薪问题涉及人数2402人,其中,涉及农民工327人。区2021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等级为A级。(叶阿娟)

·普陀记忆· 

35家老虎灶租赁承包

  1984年12月,普陀区在成功试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继续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35家老虎灶实行租赁承包。老虎灶曾是遍布上海市井闾巷的一大景观,为居民提供热水服务。1949年后,老虎灶全部变成国营经济,鼎盛期全市共有2000多家老虎灶。1984年12月,普陀区35家老虎灶率先实行租赁承包。老虎灶单靠卖热水,利润单薄。租赁户为了提高收入,想方设法腾挪空间,有的设几张桌子,权为茶室,老茶客一早捧着一紫砂壶泡茶聊天谈讲;有的则设有盆汤,热水现成,浴资便宜,逼仄弄堂居家正好洗个舒坦;有的场子更大的老虎灶,前室辟为书场,每天两场,人气不输戏院。随着供水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煤气、电热等基础设施的普及,老虎灶逐年递减。2013年10月,上海市区内的最后一家老虎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