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概况】

2022年,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精神,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一网统管”建设,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管理、网格化管理,做好城市运行值班值守,为普陀区城区治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何伟仁)

【“一网统管”建设】

2022年,统筹推进“一网统管”工作。制定《2022年普陀区推进“一网统管”工作要点》,围绕体制机制、数据汇聚、场景深化、基层治理、组织保障四个方面,明确20项重点任务及10个“高效处置一件事”综合应用场景。制定《普陀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接入技术规范(试行版)》,构建系统、引领、协调、开放、前瞻的标准规范体系,指导“一网统管”建设科学有序推进。打造数智普陀·城市治理引擎,联通22个委办局和10个街道镇,基于68个城市运行专题库、7个应用库、328个业务库和167个专项库融合开发,汇聚数据5.93亿,数据实时率达90%,生成城市体征指标728项。打造数智普陀·半马苏河数字治理应用场景,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搭建苏河智能感知体系,结合人工智能(AI)算法重构管理流程,加强苏州河沿河突发状况事前预警能力。实时展示和追踪区域内日常、应急案件处置情况,提高事后处置效率。打造区城运中心综合受理派单系统,整合不同条线业务系统处置事项,实现智能派单,及时有效解决工单激增、人手不足等问题。升级数智普陀·社情民意感知平台,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分析,梳理总结问题症结点,实现从传统数据展示到智能发现、智能分析、统筹管理转变。通过数据挖掘,对热点、新词、一人多诉、一事多诉、一地多诉等事项进行归类、研判、预警,提高风险早期识别能力,助力管理部门提前发现、及时部署、防患于未然。打造数智小区新样板,以物联感知设施和数据交互共享,为城市运行管理技术赋能,聚焦“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在樱花苑小区开展物联感知应用场景“补全整合、更新升级”试点。(何伟仁)

普陀区“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区城运中心供稿)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作】

2022年,加强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升级普陀区城市运行派单管理系统,通过数据汇集、系统集成、共建共享,辅助发现行业问题,把热线工作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发现”,为工作成效提供数据支撑。推进普陀区“一线通达”工作,在全市先行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做到快速响应、直达快办,重点关注“乱设摊”“群租治理”“垃圾堆放”“楼道堆物”“新建违建”等事项,加强跟踪督办,确保处置解决。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关注群众基本生活需求,跟踪特殊群体的紧急就医配药问题,推进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何伟仁)

【网格化管理】

2022年,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健全巡查发现体系。对全区道路、桥梁、河道、商业区、居民区、园区等开展全方位网格化巡查,实现网格化巡查发现“全覆盖、无死角”,每日巡查由8小时延伸至15小时、工作日延伸至节假日,针对存有重大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与出行安全秩序案件做到发现及时、快速处置,保障城市运行安全、有序、整洁、高效。全年发现立案网格化案件804796件,其中标准流程案件137716件,其他类简易流程案件667080件。提升案件处置效率。运用“扁平化、信息化”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将发现城市运行管理问题及时、准确派单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处置,建立网格案件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互通渠道,统一标准,重点提升复杂疑难案件(事项)处置实效,对案件处置过程与结果严格质量把控,处置标准就高不就低,巩固提高网格化案件处置质量与能力。全年网格化案件处置及时结案率87.7%,较上年提升5.2%;结案率91.8%,较上年提升3.2%。优化数字化信息系统。应对数字信息发展及网格化管理实际需求,打造“管用、好用、爱用”具有普陀特色网格化数字系统,将原有网格化六个环节流程优化为三大步骤,逻辑更清晰、操作更简便,网格化信息操作员减少40%,实现减人增效。推进区级城运综合受理平台建设,形成“一个平台、一个系统、一口受理、一口派转、一人多岗、一岗多能”,推进平台受理派单标准化、规范化、通用化。提升派单自动化水平。梳理过滤案件类型,问题描述准确、地图定位清晰、上报要素齐全的网格化案件实现自动派转,全自动派单类型99项、半自动派单类型16项,自动派单率占全部工单类型的54%。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简称“创城”)保障任务。结合创城工作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全面加强网格化巡查发现能力,加大案件跟踪督办力度,确保网格化创城案件做到快速发现、处置及时、保质保量。全年发现上报、处置创城类案件21293件。(何伟仁)

【值班值守工作】

2022年,落实值班值守工作。完善值班值守工作规范。制定《普陀区政府系统值班视频点名工作规范》,梳理事件报送要素,规范信息报送渠道,提升信息报送水平,全年妥善处置各类来电事项1000余件,接报突发事件189起。提升值班工作信息化水平。开发备勤系统,推动全区值班信息线上流转。聚焦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实现突发事件系统派单、处置结案、事件闭环。提升风险防范水平。依托“一网统管”和网格化巡查,建立信息互通、人员联动机制,拓宽突发事件信息发现渠道,重点关注城市火灾、交通事故、道路塌陷、极端天气、12345市民服务热线集中投诉及舆情等,运用执法记录仪等设备,更快掌握全区社会面运行情况,做到提前预警、快速响应。加强重要节点值班值守。党的二十大期间,重点关注人员聚集、道路交通、安全生产、城市火灾等重点领域情况,保持全区联络畅通,会同相关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企业安全生产和街面巡查,日均出动698人次、巡查企业1075家次、发现问题并督促限时整改1075处。(何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