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应急管理

【概况】

2022年,区应急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应急管理局要求,围绕普陀区“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奋斗目标,做好新冠疫情防控保障,守牢安全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年内,全区发生安全事故5起,死亡4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张思维)

【应急管理执法大队成立】

2022年,完成区应急管理执法大队组建,为全区应急执法提供新力量。针对区应急局执法力量薄弱、执法专业化水平不高、法治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采取人员划转和新进招录相结合方式,构建专门应急执法队伍。大队定期开展案例集中学习、文书写作学习,组织人员参与“靠谱青声说”、区实践锻炼工作专班等,为成员提供学习进步平台。至年末,共有成员15人。(张思维)

【新冠疫情防控应急保障】

2022年,贯彻中央、市委、区委和区政府关于新冠疫情防控各项部署,在抗疫值守、复工复产和推进常态化防疫各阶段做好应急保障。配强期间应急值守力量。承担区24小时防疫热线工作,做好排忧解难、政策宣传、情绪疏导等,落实重点环节安全监管。针对城市运行安全薄弱环节及重要时期特点,牵头组织对方舱医院及集中隔离场所等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发布《关于坚决遏制事故多发势头的工作提示》《关于做好全区新一轮核酸筛查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提示》等工作通知,加大对重点区域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压实各级安全责任。全面部署复工复产安全防范工作。对重点监管企业实行每日一报制度,通过线上、线下抽查复核,确保全面掌握企业复工复产动态。制发《普陀区工贸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指南》等相关指引32件,召开复工复产安全生产专题会议96场,开展安全检查551次,出动检查人员881人次,检查企业2252家,发现并即时整改问题1111个、限期整改问题207个,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利用“一网统管”平台对管控区域、核酸检测点位等开展全天候视频轮巡,及时反馈处置各类潜在风险,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辅助服务。(张思维)

【安全生产监管】

2022年,制定全区安全工作要点,形成《区政府领导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自上而下全面部署、层层落实党政领导责任。将应急管理重点任务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内容,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督查督办事项。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7次专题听取应急管理相关内容汇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24次就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作出批示,组织召开全区性安全专题工作会议8次。制发阶段性安全生产提示、安全生产大检查等文件112项。区领导带队开展安全相关大走访、大排查95人次,督促全区各部门各单位排查点位29871个,发现隐患7520项,其中6655项完成整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压实部门监管和属地责任。根据区域发展形势,将苏河水岸管委办、真如城市副中心管委办、桃浦智创城管委办、区妇联、各街道镇等14个单位新纳为区安全生产委员会(简称“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增至44家,调整细化《普陀区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四类清单》。发挥区安委会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修订工作规则,建立与市安委会对应的专业委员会,成立道路交通安全专委会、建设安全专委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专委会,进一步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协调统筹与责任落实。综合运用区安委会约谈警示等刚性措施,对区接连发生工地高坠事故涉事企业进行警示约谈2次,督促涉事企业全面反省事故原因,做好彻底整改。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针对国有企业开展“责任主体谈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六个一”(一学、一拍、一交流、一讲、一谈、一检查)系列活动,将安全理念传导至国有企业一线。提升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质效,开展安全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对全区列入高危行业的36家企业、6家培训机构开展全覆盖检查,查改问题隐患113项,提升企业专业能力与重视程度。落实国务院和市安委办专项督查。年初,组织牵头做好迎接国务院、市安委办对普陀区开展2021年度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督导检查,召开城市运行安全督查整改专题部署会,整治督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全年迎接市级以上工作调研、督查检查4次,全面接受市、区两级人大对普陀区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执法检查,对督查中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复核检查,确保整治闭环、隐患清零。(张思维)

【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

2022年,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简称“三年行动”)全面收官。围绕危险化学品、消防、园区等七大重点领域制定工作方案,对风险源实施挂图作战,以完善“两张清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职责任务清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职责任务清单)为抓手,强化“边查边改”动态管理机制,“三年行动”累计排查隐患20369处,其中一般隐患20365处,重大隐患4处(全部整改完毕),完成整改19825处,整改率97.35%;行政处罚184次,责令停产整顿49家,罚款371.25万元,约谈警示107家。对真如铁三角科技园区等工业园区开展地毯式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出动检查人员2496人次,对113家企业安全检查全覆盖,发现各类安全生产隐患355条,针对隐患下达执法文书149份,开具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6份,警示约谈企业6家,通报批评企业4家,行政处罚2家,督促企业逐一销项,均完成闭环处置。(张思维)

【重点领域整治】

2022年,持续推进“九大行动”重点治理。从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电动自行车、燃气使用、交通运输、商场菜场、房屋及高坠、地下空间、市容市貌等九大领域着手,实行“工作周报”“隐患分类”“一案一策”等措施,检查39369处,上报隐患17922项,整改完成17449项,整改率97.36%;发出整改单2991张,警示约谈444次,行政处罚74次,罚款78.8万元,责令停产整顿110家,联合惩戒65家。推进危险化学品领域专项整治。吸取“6·18”上海市金山区中石化上海石化有限公司爆炸事故教训,全面提升安全意识。运用危险化学品登记综合服务系统查清底数,排查梳理危险化学品企业102家,为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打下基础。开展一氧化二氮(笑气)经营专项检查,对9家持证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开展加油站复工复产专项安全检查,对全区26家加油站检查全覆盖。特别关注重点监管类企业,牵头组织3个检查组,与街道镇、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隐患115项,均完成闭环整改。加强重要时段保障力度。保障党的二十大、第五届进博会期间社会面安全稳定。在重要时段全面实施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信息日报机制,督促全区各监管部门加强执法检查,全区27个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街道镇出动检查5811人次,检查企业10059家次,发现并整改隐患4904处。编制《普陀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应急保障工作方案》,做好第五届进博会期间安全生产和应急保障等各项工作,确保进博会期间城市运行安全形势平稳可控。(张思维)

【应急管理行政审批简化优化】

2022年,实现危险化学品行政许可“不用跑,立即办”。新冠疫情期间,创新线上审批模式“容缺受理,承诺发证”,将疫情对企业业务的影响降至最低。全年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127家,办理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备案21家。(张思维)

【安全事故调查处置】

2022年,对区内安全事故迅速处置,严格依法依规展开调查,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原则督促相关单位整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查处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4人。实施事故处罚2起,共处罚金64万元。就工地频发安全事故召开两场警示约谈会议,约谈中海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公司(建设单位)和中建宏达建筑有限公司(施工总包单位)法人,对事故涉及单位进行再批评、再教育,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张思维)

【安全执法监督】

2022年,有序推进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抓实执法规范化,加强执法力度,提高执法实效。督促企业整改,全年按计划检查企业362家次,开具隐患整改单64份,行政处罚立案6起,结案6起,罚款10万元,较往年有明显进步。加强案例总结上报,上海盛璟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存储危险化学品未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家利物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上海高逸尚城物业管理分公司未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等三起典型案例上报材料获应急管理部表扬。强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处罚,联合区市场监管局、区生态环境局、普陀公安分局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出动执法人员40人次,发现安全隐患35项,开具《责令限期整改指令书》2份,行政处罚1起,罚金1万元。所有检查隐患均督促企业逐一销项,完成隐患闭环销号处置。(张思维)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2022年,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增强各类主体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月、“5·12”防灾减灾日、警示教育、安全发展讲坛论坛、安全生产巡展、政府开放日、法律法规知识科普和竞赛活动等各类宣传活动65场,开设科普专栏2个,播放科普短视频、安全知识等公益广告1200条,发放宣传资料8.6万份,宣传覆盖90000余人。选送短视频作品《是“店”还是“电”》在全国第二届应急管理新媒体作品评选中获全国“优秀视频奖”;《应急避难场所演练》等2个作品获第二届上海市应急管理新媒体作品“优秀视频奖”,《消防科普实验室》系列视频获“优秀创客奖”,区应急管理局获优秀组织奖。(张思维)

【自然灾害防治】

2022年,制定《上海市普陀区自然灾害防治责任规定》,厘清各级党委、政府、业务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防灾减灾救灾责任。推进普陀区灾险普查,在2021年完成调查工作基础上持续做好4大类共千余条数据质量提升,及时核实完善调查数据数10次,配合市应急管理局开展2轮核查,联系93家单位配合接受业内、业外核查。区灾险普查工作经验获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制频道报道。联合区建管委梳理全区38个应急转移安置场所。与市气象局对接,提供天气预警信息推送服务。配合防汛指挥调度做好第5号台风“桑达”、第11号台风“轩岚诺”和第12号台风“梅花”期间以人员转移安置为重点的应急处置。(张思维)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2022年,持续探索“一网统管”在消防、危险化学品、燃气等重点领域应用。推进灾害普查成果接入“一网统管”平台,“数智普陀”—应用场景—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子系统完成立项,加强对综合风险评估、历史灾害、减灾能力等普查成果挖掘分析,提升灾害应对决策辅助支撑能力。搭建危险化学品、地下空间等管理领域数字平台,叠加场景和算法,加强数据分析运用,查找发现风险点、隐患点、薄弱点,动态生成低、中、高三级风险清单匹配不同巡检频次,实现预测预警、调配资源和高效处置。坚持“平战结合”,优化应急管理架构。成立区城市运行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同步建立相应基层架构,统筹协调全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项,高效处置各类重大风险和事件,力求做到“四早五最”(对问题隐患,要早排查、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努力在最早时间、从最低层级,用相对最小的成本,解决最大关键问题,争取综合效益最佳)。以“突发事件一件事”为牵引优化处置调度规则,推动各职能部门分类细化应急预案。修订《普陀区政府系统值班工作规范》《普陀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管理办法》,初步完成《普陀区突发应急事项总体预案》(草案)修订,完成《普陀区粮食专项应急预案》等专项预案制定。督促各单位落实责任,加强应急值守力量配置,规范应急值守职责,提高值守效能。做好企业预案指导审核、衔接把关,完成区应急管理系统库内企业预案备案30家。(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