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2022年,普陀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发扬“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精神,完成市属重大工程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河道水环境治理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等各项任务,助推普陀区高质量发展。

推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轨道交通20号线、武宁路快速化改建、苏州河深隧项目(试验段)、桃浦污水处理厂初期雨水调蓄工程等市属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确保按节点实施。武宁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地下主体12月9日通车;桃浦污水处理厂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基本完工;苏州河深隧项目第三季度完成地下结构施工。

开展苏州河普陀段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建成江宁路北、祁连湾、新泾湾等9座苏河驿站。重点打造“苏河之冠”区段品质岸线,完成梦清园段、镇坪路桥至胶州路段滨河景观提升。苏州河沿线综合整治工程第三期完工并对外开放。推进百合桥等跨苏州河桥梁建设前期工作。
开展“美丽道路”建设。全年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竣工20.86千米,超额完成市指挥部19千米的考核目标。加快区内曹杨路、长寿路、铜川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在景观轴线上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开展乐创路、真南路等一批新建“美丽道路”建设,打造街区亮点。推进万里街道无架空线样板示范社区建设,广泉路、新泉路、富水路等路段合杆工作基本完成。

加强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养护。推进区区道路武威路(区界—金迎路)道路新建前期工作,该项目于年底前开工。完成管弄路(华池路—华池路)道路积水改善工程,建设公共停车泊位620个、公共(含专用)充电桩525根、出租车充电示范站2个,成功创建花溪路、棠浦路、枫桥路、枣阳路、金沙江路、长寿路6条精品示范路和曹杨地区精品示范区域5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做好市政基础设施日常养护维修、桥梁养护管理、交通设施整治改造、排水设施整修、河道堤防巡查养护管理及泵站安全运行管理,加强桥下空间管理。开展人行道、道路检查井盖病害、禁车柱及分隔栏杆专项整治,提升人行道路况整体水平。启动新一轮内部道路排摸整治,解决部分内部道路失管杂乱现象。

推进河道水环境治理。印发《2022年普陀区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召开河(湖)长工作会议、专题会议、现场调研会20余次,督促各级河(湖)长履职尽责,区级河长巡河49次,街道镇级河长巡河406次,巩固标准化街道镇和村居工作站建设成效,把河长制、湖长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区内10个市考水环境监测断面均达到考核要求,纳入市河长办考核的61个区管以上河道断面水质均值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其中优Ⅲ断面59个,占比96.72%。开展环境专项整治,推进新一轮雨污混接综合整治,实施排水附属设施改造,完成新型雨水口改造2031座,安装截污挂篮2577只,实现全覆盖。完成金昌河新建工程,西北物流新建初雨调蓄设施、通沟污泥站基本建成,桃浦河—木渎港、西虬江、横港河、大场浦河道疏浚工程及新泾河(春光家园段)综合整治工程开工,推进北张泾等3座泵(闸)拆除重建工程及长浜湖、桃浦湖工程开工前期准备,推进岚皋南及桃浦新村雨水调蓄设施新建工程和智慧城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二期、三期建设。推进桃浦河水系及新槎浦水系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万里街道大场浦两岸提升工程、丽娃河及丽娃支河综合治理工程等前期研究项目落地。

改善区域交通出行条件。全年审核新建工程配建停车场(库)方案意见15个,配建泊位5038个。完成10个停车错峰项目签约。推进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甘泉苑、曹杨一村、岚皋路40弄、迎春苑4个停车治理先行项目,增加小型机动车泊位306个,与周边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场错峰共享停车泊位75个。拓展升级智慧停车服务效能,向市级公共停车信息平台接入162家公共停车场库电子支付及无感支付功能。推进利群医院、宏康医院等5家医院完成线上预约车位功能开放。解决白玉路、光复西路、隆德路等普陀区公交500米覆盖空白区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公寓学生“最后一公里”问题。区内社区巴士全部实现“随申码”一码乘车。配合市交通委推进地面公交、地铁等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实现一码乘车。安装“一键叫车”进社区设备84个点位,完成年度指标168%。开展关爱残疾人士停车难试点。加强共享单车管理,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迎检,调整、复线及新增非机动车停放点位3780个,总长度约74000米。对区域共享单车实施总量控制,督促各运营企业成立应急处置队伍,提高运维效率。完成春运保障工作。

提升城区综合管理水平。全年建筑业总产值505.29亿元。牵头建设工程联审共享平台施工许可审批和综合竣工验收管理,整合审批资源,提高审批效率,降低审批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年内完成施工许可审批172项,其中房建类项目47项,装饰装修类项目117项,市政类项目8项;竣工验收审批124项,其中房建类项目12项,装饰装修类项目80项,市政类项目1项,加装电梯项目31项。推进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创建达标社区247个,占社区总数89%。落实装配式建筑16处,建筑面积约97万平方米。落实绿色建筑二星级10处,三星级7处。落实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运用项目22个。推进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区海绵城市建设总面积达17.18平方千米,占建成总面积30.9%,达到市对区海绵城市建设进度要求。推进落实建筑节能工作,普陀区级能耗监测平台接入楼宇185栋,开展楼宇能源审计10栋。开展2022年普陀区城市体检工作。开展区既有玻璃幕墙建筑安全专项检查并落实巡查问题整改。完成2022年度无障碍设施新建和设施验收。牵头组织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智创城、中环集团等参展2022年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牵头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协调解决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欠薪36件,涉及人数240人,金额526.43万元;新冠疫情期间处理农民工补贴矛盾24件。

推进建设行业安全管理。结合节假日、“安全生产月”、“七一”、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等重要节点,开展“今冬明春”专项检查、“安全月”综合大检查、城镇燃气安全整治“百日行动”、消防应急演练、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等各类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严守建设系统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底线。严格执行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落实“一区一清单”整治工作。成功抵御“轩岚诺”“梅花”等台风及暴雨侵袭,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以巩固成果、长效管理为目标,强化城管执法成效。落实市、区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部署要求,承接区重点人员转运保障工作,全年服务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就医人员、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解除医学隔离观察人员、中高风险地区入沪人员等逾18万人次。成功创建长寿路街道、万里街道2个“上海市无违建示范街镇”。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城管执法体制机制建设,推进城管执法精细化,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和市民幸福感。执法工作质效在市城管执法局和区委、区政府年度考核中均获优秀,区城管执法局获普陀区“人靠谱(普),事办妥(陀)”先进集体称号。
做好邮政工作。推进区内邮政网络规划、建设、运行管理和邮政通信服务。年内,普陀邮政分公司获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颁发的用户满意企业、上海市安局治安总队颁发的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陈琪)

苏河之冠”镇坪路桥至胶州路段滨河景观(区建管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