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房地产管理

【概况】

2022年,区房地产管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贯彻国家、上海市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年内,批准商品房预售34.7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26万平方米,商办用房7.7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和会所等其他类型用房1万平方米;批准商品房现房销售方案备案35.6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9.54万平方米,商办用房9.51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和会所等其他类型用房16.64万平方米。新建商品房成交量、成交金额较上年有所增加,存量房成交量、成交金额较上年有所减少。其中新建商品房交易4552件,建筑面积50.88万平方米,成交金额289.42亿元,建筑面积比上年增加5.20%;存量房交易9670件,建筑面积67.84万平方米,成交金额316.91亿元,建筑面积比上年减少41.30%。完成房地产预测、实测等测绘项目备案66件,补楼盘(楼盘数据维护调整)125件,出具房屋灭失证明20件,完成业主共有房产认定17件,历史遗留登记核查24件(含单方登记6件)。做好住房保障,扩大政策受益面,改善更多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年内,全区新受理廉租住房家庭466户,新增租金配租361户,向3200余户家庭发放配租租金9527.60万元,做到“应保尽保”。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本市廉租住房相关政策标准的通知》精神,完成正享受廉租住房租金保障政策家庭的配租标准调整。完成区第10批沪籍和第4批非沪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的申请受理、审核及选房工作,受理659户,审核登录560户,505户家庭选定住房。受理市筹公租房申请2095户,审核通过2010户;受理区筹公租房申请3004户,审核通过2941户,区筹公共租赁住房入住781户。日常受理信访事项705件;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962121物业服务热线、12319城建服务热线等工单2675件,先行联系率和按时办结率100%。办结区“两会”(区人代会、区政协会议)意见和提案21件、“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接待事项8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办理态度、办理结果满意和理解率均为100%。推进行政审批和不动产交易登记“全·网·通”服务改革,提高“一网通办”改革效能。加大主动公开信息力度,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31件。落实专门部门和责任人开展舆情监管,规范行政行为。(蔡军)

【行政审批和不动产交易登记“全·网·通”服务改革】

2022年,深化行政审批标准化管理,加强对行政审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做好7项行政许可事项、1项行政检查事项、2项行政确认事项、12项其他权力事项、8项公共服务事项和28项区自管公共服务事项(含咨询类)办事指南、业务手册的动态调整,并根据职能调整及时梳理更新。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效能,全面普及行政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一网通办”新增3项自管公共服务事项,提升公租房“一网通办”网办率,全年申请7840户,网上办结6567件,网办率83.76%。深化主要领导线下帮办制度,组织开展主要领导窗口帮办活动2次。提升房地产交易中心窗口服务水平,推进政务服务“掌上办”“网上办”,新增“公有住房差价换房”网签及过户全程网办,开通二手房网签系统“线上身份核验”业务,住房租赁服务“在线帮办”提供网购式服务,做到网上办理住房租赁网签备案一分钟内区房产交易中心“普小二”必有响应。优化不动产交易登记“全·网·通”服务,依托“一网通办”提供“线上+线下”个人房屋买卖过户集成服务。(蔡军)

【房地产行业稳增长】

2022年,以保供应、稳主体为目标,对具备上市条件项目提前对接开发企业,加快审批流程,确保按期上市销售。加强与区促投专班各部门横向联系,追踪各项目建设过程中每月动态变化,为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年内,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228.3亿,纳统房地产销售面积43.52万平方米。(蔡军)

【房地产市场监管】

2022年,严格执行商品住宅一房一价及住宅附属车位一车位一价审核流程,在初审环节严格审核把关,指导开发企业完成10个住宅项目合理定价。做好8幅待出让住宅地块房价地价联动工作,确保土地出让价格及住宅销售价格符合市场预期,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调控目标。强化预售资金监管,落实监管主体责任,开展约谈警示,确保监管资金安全。加大房地产市场秩序整治力度,联合区城管执法局、区市场监管局等约谈房地产经纪机构20家、住房租赁企业1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5家,罚款6.6万元,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开展违规租赁行为综合治理,年内整治“群租”2152户,排查整治非住宅类场所违规租赁55处,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群众信访、热线投诉量显著下降。(蔡军)

【房管信息化建设】

2022年,“普陀区房屋管理综合系统”完成一期建设,通过利用房屋测绘成果数据和住宅小区数据,建立房屋基础数据信息库,实现从小区、自然幢、门牌幢、室户单元对全域各类房屋数据全面管理。建立属性数据和空间图形的“图属”关联,通过地图应用,实现“以图管房”,实现房屋数据可视化查询、综合统计、专项分析,为工作开展提供数据支撑。(蔡军)

【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

2022年,按照“租购并举”要求,大力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年内,筹措房源6632套(间),供应2323套(间)。采取四项措施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房源:增加机构挂牌,在原住房保障领导小组基础上,增加挂牌保障性租赁住房领导小组;坚持统筹规划,围绕土地供给结构优化、职住平衡空间适配原则,制定年度土地统筹平衡方案,落实好新出让国有土地上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新建、配建工作;整合部门资源,加大对既有非居项目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联合认定力度,区级层面打通部门流转环节,实现并联审批,对完成认定市场化租赁住房项目,动员产权单位、运营管理单位应纳尽纳,通过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市场化租赁住房项目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管理体系;深化内部挖潜,鼓励辖区内企业事业单位对自有闲置土地在符合规划、公共服务、交通配套允许情况下,变更土地用途为四类住宅组团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实现存量闲置非居项目就地转型。(蔡军)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2022年,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全年新签约加装电梯507台,新完工201台。区房管局深入走访各街道镇加梯管理部门,明确各级任务目标,优化加梯体制机制,将加梯工作重心从数量累积转向质量提升。简化居民加梯事项办理流程,加梯申办、进度查询、资金补贴和备案均实现线上办理。探索公安、司法部门对加梯项目瓶颈难题正向支持,各街道镇、职能部门横向协同,推进加梯工作惠及更多居民群众。(蔡军)

平利路90弄加装电梯项目(区房管局供稿)

【城镇房屋安全隐患排查】

2022年,结合2021年房屋安全摸底情况和街道镇需求,开展房屋安全排查评估146幢,建筑面积约39.1万平方米;开展房屋质量检测12幢,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经评估检测,区内无疑似危房。针对石泉路75弄房屋安全隐患问题,区房管局综合考虑房屋安全隐患处置、电梯加装和小区后续管理等因素,会同区相关部门和石泉路街道探索研究改造新路径和工作方案。(蔡军)

【“美丽家园”示范点创建】

打印本篇文章 【大中小】

2022年,指导各街道镇以不低于10%比例,将老旧小区创建成为“美丽家园”示范点,并将物业收费上调、建立维修资金日常续筹机制、“三位一体”运作正常等因素作为创建硬性指标。年内,52个住宅小区上调物业收费并成功创建“美丽家园”示范点。对3万平方米以下有条件的小微型小区进行管理整合。要求各街道镇在指导小区业主大会选聘物业企业过程中,结合疫情防控中企业表现,清退一批服务水平较低、规模较小、抗压能力较差的物业服务企业,促进物业服务管理集约化。(蔡军)

【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

2022年,根据《关于以党建引领推进普陀区物业行业服务能级提升的指导意见》《普陀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无疫城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推进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建设,将2022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物业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经验做法予以固化提升。至年底,物业服务行业累计创建党建工作示范点56个,为全区提升物业服务能级提供有力组织保证。通过“普陀房管”微信公众号对物业服务行业党建工作示范点进行风采展示,生动展现物业行业风貌。开展“争当物管先锋,争做靠谱物业人”行业争先创优活动。(蔡军)

【物业企业“十清筑漏”专项行动】

2022年,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组织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住宅小区品质提升专项行动即“十清筑漏”阶段性专项行动,包括消防设施大排查、环境卫生大清洁、停车秩序大整顿、垃圾箱房大清洗、绿化环境大提升、服务窗口大规范、黑色广告大清洁、小区垃圾大清运、楼道门窗大清洁、楼道堆物大整治,助力住宅小区打赢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蔡军)

【房管条线新冠疫情防控】

2022年,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做好36个纳管租赁住房项目、43个住宅修缮、征收、拆房工地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守牢房管条线疫情防控各道防线。配合属地部门落实687个住宅小区疫情防控任务。区房管局作为非住宅专班牵头单位,牵头各街道镇和区投促办落实125个楼宇、30个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个“类住宅”项目及38个园区疫情防控任务,17人参与区政府闭环疫情防控。3—4月,牵头完成长征华名苑医学健康观察集中隔离点、桃浦体育公园方舱医院、同普路方舱医院、交暨路方舱医院的紧急建设任务。33名干部职工下沉街道镇社区、集中隔离点、方舱医院支援抗疫。(蔡军)

【房管领域重复信访治理】

2022年,开展房管领域重复信访治理工作,年内按期完成责任范围内全部150件(含再督办)、80人重复信访积案系统上报办结工作,做到集中攻坚阶段百分百办结。80人重复信访实现实体化解14人,其余66人逐步推进化解。(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