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科技创新

【概况】

2022年,普陀区坚持创新驱动,优化科技创新政策、改善科技服务,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促进创新要素集聚,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生态。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科创平台研发转化效应逐步显现,科创载体服务能级显著增强,举办2022年普陀区科技节、2022年“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普陀分赛等活动,科技创新环境氛围日益优化,区域科技创新实力不断增强。10个项目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区内企业获张江专项、软集专项、科学技术奖等政策扶持0.96亿元,比上年增长52.92%。8家市级科技研发平台获市级能力提升项目,首次认定3家区级科技研发平台。(陈至)

【2022中以(上海)创新园集中签约仪式】

8月22日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在中以(上海)创新园举行。上海科创办专职副主任刘燮,市委网信办总工程师杨海军,市科委总工程师赵健,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郑荣庆,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卫岚,市外办副主任马颖慧,普陀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姜爱锋,普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东昌,普陀区副区长徐树杰,临港集团副总裁刘伟,以色列驻沪总领事馆总领事爱德华,副总领事洪以檀出席。上海海布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毕胜普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乃贝贸易有限公司、澜申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南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曼尔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6家企业在会上集中签约。中以联合研发计划首个项目——创新骨科植入物发布仪式、“上海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授牌仪式、“国际数字安全与生态运营中心”开工仪式和“创营·TOP”国际孵化器启动仪式等活动在签约仪式上同期举行。(陈至)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

9月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有强出席。论坛以“以人为本,赋能为善”为主题,旨在为人工智能治理打造国际化的高端交流平台,举办多场人工智能治理专题对话,并发布《2021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人工智能伦理建议书》《人工智能与国际准则》等多份行业学术成果和行业标准,汇集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海内外专家的治理思路和治理方案。(陈至)

【建设标准化创新中心(司法鉴定)】

10月28日,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入选上海市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承担“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司法鉴定)”建设。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司法鉴定)以法医类、物证类、声像资料、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为研究方向,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围绕司法鉴定标准的前期研究、试验验证、标准编制和标准宣贯,实现司法鉴定从技术突破到标准突破,建立创新链和标准链的有机融合,力争解决中国司法鉴定领域的共性技术瓶颈和标准化难题,形成多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发挥行业示范和引领作用。年内,司法鉴定科学院入选上海市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获首届上海市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三等奖。(陈至)

10月28日,司法鉴定科学院入选上海市新型标准化技术组织,图为中心铭牌(区科委供稿)

【印发《普陀区支持科技创新实施意见》】

11月15日印发。该政策在原2021版基础上进行修订,立足区域科创引领、产业立区需要,新增市级、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奖励、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及重新通过认定的奖励等条款,并对一些事项的口径和标准进行调整。该政策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