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2022年,普陀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工作坚持战略牵引、产业立区,围绕“转型蝶变、崛起赶超”总体要求,聚焦“中华武数”[“中”即中以(上海)创新园,“华”即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即武宁创新发展轴,“数”即“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四大科创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城区数字化转型建设步伐,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生态,提升区域科技创新集中度、显示度、贡献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加快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制定实施《加快中以(上海)创新园建设推动桃浦智创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优化升级中以创新成果孵化加速服务平台,推动建成国际数字安全与生态运营中心。举办2022上海数字创新大会ISC联合峰会、2022中以(上海)创新园集中签约仪式、中以国际科技成果直通车等活动,携手长三角中以创新平台合作网络亮相2022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园区集聚趋势线(上海)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Trendlines)、上海恒骞创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eHealth)等中以合作企业、机构110余家。
加快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建设。推进集成电路研究平台建设,“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集成电路研究平台”获张江专项重大项目立项并加快建设推进。新引进清华系企业17家,合作成立未来空间数字创新联合实验室、数据中心先进计算架构联合实验室。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发挥好中国科创大脑平台作用。牵头长三角高端智库联盟开展长三角区域发展指数研究,发布长三角区域发展报告。
深化武宁创新发展轴资源协同。发挥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作用。举办口咽采样机器人线上发布会、2022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机器人技术应用创新论坛等。依托上海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创新功能型平台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获批建设“上海市网络安全产业示范园”,承办“产业赋能、生态打造”——2022上海网络安全产业创新推进会。制订发布《普陀区加快网络安全产业实施意见》。编制《工业嵌入式软件单元测试数据交换标准》并获国
标准立项。打造国家大数据安全靶场、新基建网络安全风险展示中心等重点项目。
深化“海纳小镇”市级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打造。发布《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区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普陀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制定新冠疫情防控数字化应用场景专项支持实施细则。形成海纳小镇应用场景集聚,对接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京东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区内数字产业龙头企业,形成16个标杆场景建设清单,推动27个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和标杆场景建设。举办第五届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数智普陀专场赛。深化5G示范区建设,推进5G网络建设,全年新增5G室外基站387个,累计开通5G室外基站2388个。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举办2022年度“创·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普陀分赛,171家科技中小企业参赛。51家普陀企业获市创新资金立项,10个项目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6人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和技术带头人,31人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全年办理外国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业务7400件,其中A类高端人才113件,比上年增长3.2个百分点。认定技术合同969份,交易金额91.33亿元。
提升创新孵化效能。完成1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众创空间“火炬统计”和374家张江非高企年报统计。完成2021年度区内122家单位374万元科技服务券的申领发放。落实好市、区两级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绩效评价。制订完成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普陀园)使用管理办法及绩效目标。
增强科普服务能力。开展2022年普陀区“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上科普活动,推动科学抗疫知识普及。举办2022年普陀区科技节活动,以“走进科学,你我同行”为主题,“线上+线下”联动指导全区科普基地、科研院所、科创企业、街道镇举办科普惠民活动30场,超过32万人次参与,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