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2022年,普陀区教育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校园新冠疫情防控和教育事业发展,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建设,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学以成人、人生出彩提供适合的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从一大走向二十大”爱国主义教育、普陀少年红途行等系列活动,增进爱国情感,赓续红色血脉。建立“适性成长”区德育在线课程资源库,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优质微课153项。优化德育队伍建设,1人获长三角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1人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所学校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大队),8名学生获评市“百优”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5所学校获评2022年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曹杨第二中学1个案例获评教育部国防教育典型案例(全市仅2个)。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落实“幼有善育”民心工程,区普惠性托育点达52所,实现“一街镇三普惠”(每个街镇实现拥有3个开设托班的公办幼儿园)。区内首批10个社区托育点“宝宝屋”挂牌启用。新增2所市示范性幼儿园,全区市一级以上优质园比例达78%。恒德小学更名为新普陀小学西校,武宁中学并入同济大学二附中,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推进新一轮新优质项目学校建设和成长认证。推进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第一轮)评估工作。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持续提升终身教育服务水平。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按照全市整体布局,结合区教育“十四五”规划,重点推进实施“5+2+1”(5个必选项目:三全育人”高标准实践项目、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示范项目、劳动教育综合育人项目、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践创新项目、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项目;2个自选项目:义务教育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项目、优质托幼资源建设项目;1个区域特色项目:以零距离理念优化市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设项目)教育综合示范项目体系。“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深入推进,指导各校形成作业管理的校本化特色,发布“普陀区课后服务优质课程项目资源清单”350门,丰富学生课后生活;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成果,抓住寒、暑假等关键节点加强监督检查,强化宣传引导。督促区域文化类教育培训机构设立预收费专用账户。推进高中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稳慎处置个别校外培训机构非正常停业,维护学员权益和培训市场稳定。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稳步推进,初中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监测成效获市教委肯定,在全市作交流发言。新中考政策稳妥实施。加快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建设,获评信息化教学全国典型案例5个、市级案例33个。推进数字教材应用研究,促进成果辐射。普陀区被教育部确定为2021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全市仅2个区),晋元高级中学被确定为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强化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首届“师德师风建设月”系列活动,树立师德师风正能量,武宁路小学案例获评2022年新时代上海学校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开展中小学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市、区级教师培训项目,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深化“763人才攀升计划”(7个专业发展梯队:见习新蕾、教坛新秀、教学(教育)能手、高级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特级教师;6类专业发展团队:德育团队、学科团队、思政团队、科创团队、信息团队、管理团队;3个研修工作坊:“新蕾教师”研学工作坊、“拔尖教师”培养工作坊、“双特专家”指导工作坊),修订第六轮团队管理手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升;获评正高级教师18人。启动“新时代普陀教育‘未来之星’”争创活动,促进优秀青年教师培养。招聘教师437人、教辅人员14人。1人获评上海市“四有”(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16人在“2022年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
提升教育综合治理水平。加快教育资源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推进武宁中学改扩建项目、长寿地块学校分部建设项目、小红帆幼儿园(分园)新建工程等教育“十四五”重点项目建设。深化“一网通办”,在“随申办市民云”App平台开发学生开学健康监测等4个项目。加强依法治校,组织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全面推行兼职法治副校长工作,提升基层教育单位和师生员工普法守法意识。强化校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抓好校园疫情防控,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主题教育、“明厨亮灶”工程和“一校一医”评估试点工作。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压实校园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教育督导法定职能,提升办学规范化水平。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全市率先发布《普陀区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方案(试行)》。设立托幼工作党委,发展党员36名。落实民办党建任务清单,完成2所民办学校党支部整体建制转接工作。区教育局获评“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优化教师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机制,制定实施《普陀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和管理办法》;引进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校长延聘1人,1人获评区拔尖人才,2人获评区青年英才。落实落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下发区教育工作党委深化细化全面从严治党“四责协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制工作方案、对基层单位“一把手”和党政班子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发布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方案及责任清单,强化意识形态风险研判,健全完善舆情处置联动机制。创建全国文明校园1家、全国文明单位1家、市文明校园7家、市文明单位3家。
至年底,全区各级各类教育单位163所。其中,中学51所(含民办中学5所),包括高中5所、完中9所、初中11所,十二年一贯制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4所;小学24所(含民办1所);幼儿园84所(含民办22所)。
全区在校学生104541人,其中,中学生35797人、小学生44000人、幼儿园幼儿23112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393人、中职校学生1235人。全区教职工12640(在编10107人),其中专任教师8776人。(严瑱 李雪君)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