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文旅市场
【概况】
2022年,贯彻落实市、区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压实责任、强化统筹,举全系统之力构筑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坚强堡垒,坚决筑牢文旅行业疫情防控安全底线。做好10个省市援沪医疗队的服务保障。围绕党的二十大、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节点,开展“扫黄打非”“卫星锅”(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整治,保障区文旅市场平稳有序。(何思豪)
【“放管服”改革】
7月,首次将区级文创资金评审工作接入“一网通办”平台。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做好“一业一证”提前服务和制发证衔接,全年办理各项行政审批271件。完善告知承诺为基础的分级分类审批制度,承接市文化旅游局和市电影局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3项,加强对行政审批等事项下放承接情况和实施效果跟踪评估,研究建立“能放能收”动态调整机制。助力文旅企业严而有序恢复开放,在“一网通办”平台上线《普陀区文旅场所疫情防控期间开放运营备案》和《普陀区电影放映场所疫情防控期间开放运营备案》2个好办事项,企业只需线上提交复工备案申请,即可实现企业复工“0跑动”。利用“AI+一网通办”赋能,针对高频事项“营业性演出(国内)许可新办”推出好办服务,为企业提供“个性指南+智能申报”办事体验,让复杂事项简单办、更“好办”。该项好办服务获普陀区“一网通办”立功竞赛十佳“金牌案例”。(何思豪)
【文旅场所恢复开放】
8月,对区内歌舞娱乐场所、网吧、游戏游艺、棋牌室、密室剧本杀、电影院、点播影院等265家提交复工备案申请的文化娱乐场所实行分类开放备案机制,在实地检查的基础上指导、督促市场主体严格履行防疫主体责任。会同各街道镇做好四类文娱场所(歌舞娱乐、游戏游艺、密室剧本杀、棋牌室)的有序开放和常态化疫情防控检查。探索完善分区分类熔断机制,科学精准实施熔断管理。开展专项调研,对全区88家旅行社进行排摸,梳理掌握旅行社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后的经营现状及复工需求、电子合同使用率、质保金保险改革意向等情况。(何思豪)
【进博会保障】
11月4日,围绕增强酒店的住宿保障能力、促进酒店住宿接待能力升级优化,提升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来宾住宿的感受度、体验度、满意度。线上召集41家重点接待宾馆酒店负责人召开“普陀区迎第五届进博会住宿行业动员培训会”,要求各宾(旅)馆酒店做好进博会期间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客房价格监测、预订情况上报等各项工作,同时对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工作提示。进博会前开展专项检查,针对住宿接待、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进行重点检查,保障文旅企业场所安全可控。进博会期间,督导41家推荐接待酒店每日填报可预订房量,保障住宿行业可预订客房量和价格稳定;配合区发改委做好12家重点酒店价格监测,保障住宿房源。(何思豪)
【文旅场所科技赋能强化监管全覆盖】
2022年,强化对全区文娱场所的管控力度,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压实责任,共同守牢文旅行业安全底线。试点对全区26家KTV完成远程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对相关场所的全方位24小时监管。(何思豪)
【疫情防控专项工作】
2022年,医学健康隔离房源筹措方面,征用64家次宾(旅)馆供集中隔离使用,为区密接人员及时转运提供支撑。协调81家宾(旅)馆用于保障医务、保供、运输、公安、消防等各领域相关工作人员住宿。援沪医疗队接待保障工作方面,4月3日至5月31日,由区合作交流办牵头,区文旅局配合做好10个省市共2570名医务人员入住保障工作。疫情防控整治方面,7月制订《普陀区文旅场所疫情防控处置方案》,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及各街道镇,组建常态化防疫巡查整治队伍,以场所自查、街道镇巡查、联合督查相结合方式进行监管,开展高频次防疫督查,督促问题场所落实整改。(何思豪)
【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执法】
2022年,对全区文旅场所开展全覆盖疫情防控督导和安全生产检查,对84家中小型宾(旅)馆、153家文旅企事业单位开展行业消防安全专项检查。与区民宗办、普陀国家安全分局、普陀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等部门开展联合走访调研8次,联合执法11次,协同街道镇每周开展对文旅场所的全覆盖检查。突出对艺术品、出版物、网络文化、文物保护、歌舞娱乐、游戏游艺、密室“剧本杀”等领域企业和反恐重点单位、养老诈骗重点企业的监管,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予以立案处罚。全年受理各类举报1116件,出动检查2192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5931人次,检查场所13933家次;立案处罚38起,轻微违法首次免罚2起,罚款25.713万元。(何思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