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共卫生

【概况】

2022年,根据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发展,区卫生健康委迅速调整措施、手势,以百姓健康为主要抓手,因时因势开展公共卫生各项工作。(高峰)

【新冠疫情防控】

2—6月,区卫生健康系统坚持高效指挥、以快制快。迅速组建卫生健康委指挥部,启动防控应急预案,调动专业队伍,建立每晚工作例会、定期连线调度工作机制,发挥区医疗救治、流调处置和核酸检测能力,发挥“事不过夜”精神,强化流调溯源和分析研判,千方百计扩增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床位,创新“抗原+核酸”“全覆盖+重点”组合筛查模式,优化“采送检报”流程。普陀区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首批实现社会面清零的城区。进入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阶段,坚持科学精准、抓实抓细。实体化运作应急处置专班,完善以核酸筛查、场所码为主的便捷灵敏早发现机制,强化“三公(工)一大”(即公安、公卫、工信、大数据等部门协同联动,加强流调溯源)协同,果断快速处置散发疫情。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加强重点场所防控和关键环节管理。建立平战结合、梯次启动的防疫资源储备机制。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落实《普陀区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共抗疫情共渡难关的十二条措施》《普陀区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普陀区以“靠普”行动加快经济社会恢复的十条政策措施》等举措。(应雯文)

【疫情高峰救治】

2022年年底,面对新冠疫情高峰的复杂形势,坚持资源统筹、扩容增能。执行每日调度机制,统筹全区资源,建立起以医联体为载体的分级分类救治体系。按照“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原则,在区内7家二级以上医院、2家社会办医机构开设发热门诊,通过扩充区域、增加诊间等,快速提升发热病人接诊能力。区属综合性医疗机构千方百计腾挪救治空间,增加急诊和住院床位,畅通医疗救治通道,保障重症患者应收尽收。在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有条件的站点设立发热哨点诊室,加强药物配备,开放输液室,引导和方便轻症患者就近就医。关口前移,对65岁以上重点人群做好分级分类健康服务,提供健康咨询、用药指导、协助转诊等。(应雯文)

【慢性病防控】

2022年,运用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实行规范化管理。至年底,高血压患者实际管理121018人,糖尿病实际管理45633人。通过多种途径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危对象,全区高血压易患和糖尿病高危筛查阳性居民均予以登记纳入高危对象管理库,登记率100%。启动实施慢阻肺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完成问卷筛查5976人,发现高危人群1846人,开展肺功能检查919人。推进成年人眼公共卫生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赋能社区视觉健康综合管理,完成7860人次筛查。推进儿童青少年屈光发育筛查工作,完成筛查92322人次。(高峰)

【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

2022年,强化三级管理和“卫生健康—政法—公安—社区”四方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协调制度;强化多部门信息交换机制,定期进行失联失访患者、外来流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信息沟通;按规范落实联合管控要求。做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风险评估和分级分类管理。对所有在册患者增加综合风险评估两次。加强对疑似患者和外来流动人员的排查管理服务。至年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患者数6263人,患者检出率5.039‰,检出患者规范管理率99.51%,在册患者服药率89.61%,在册患者规律服药率83.89%,在册患者面访率94.56%。完成综合风险评估6236例,其中评估为红色245例、橙色552例、黄色1150例、绿色3457例、蓝色832例。完成全区2807名患者长效药物治疗的宣传和告知,落实知情同意201人,预约申请196人,完成医学评估156人,落实长效药物治疗139人。重点对弱监护和独居患者的配药情况进行排查,并开通辖区配药求助专线,开展代配药和送药上门工作,协助解决患者配药问题736例。(高峰)

【妇幼保健】

2022年,制定新冠疫情期间区涉疫孕产妇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方案,明确具体工作流程和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落实涉疫孕产妇情况排摸836例,随访管理6441人次。区定点医院接诊涉疫孕产妇158人次,追踪涉疫孕产妇分娩结局44人次。规范危重孕产妇抢救和报告,报告处置7例危重孕产妇,上报及时率100%,抢救成功率100%;追踪随访不宜妊娠孕产妇1例,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规范开展0—6岁儿童健康管理及新生儿疾病筛查。试点开展婴幼儿回应性照护项目。探索“互联网+妇幼”服务模式,“婚前保健服务一件事”上线“随申办市民云”App普陀旗舰店。(高峰)

【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2022年,开展“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儿童青少年精神康复艺术作品展暨普陀区“人人享有精神健康”宣传作品展。区精神卫生中心与区民政局社区事务发展中心举行“儿童青少年心理关爱行动”共建签约仪式。结合世界卫生日,面向普陀区中小学生举办“小确幸”故事征集活动。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举办系列医教结合活动、虚拟现实(VR)实景主题展及第四届心理健康进万家线上义诊等。面向社区居民,围绕老年人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开展“心理科普进社区讲座”5场;面向中小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大讲堂”12期;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普陀区线上心理健康科普讲座”14期;面向精神障碍患者家属开展“家属学校”6期。(高峰)

2月28日,“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儿童青少年精神康复艺术作品展暨普陀区“人人享有精神健康”宣传作品展

在长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启动(区卫生健康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