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述
2022年,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迅速组建指挥部,启动防控应急预案,调动专业队伍,发挥区医疗救治和核酸检测能力,全员行动,日夜轮转,确保区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序、规范、有效。适时恢复卫生健康各项重点工作进度,为健康普陀建设贡献力量。
2022年,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28.5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34%。区卫生健康核心指标继续优化,户籍人口期望寿命82.89岁(其中男性80.60岁、女性85.37岁),孕产妇死亡率0,婴儿死亡率1.14‰。
至年底,全区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4所。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所(市同济医院),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所(市儿童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区中心医院),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所(区人民医院、区利群医院),二级甲等专科医院3所(区妇婴保健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区中医医院),专科防治所1所(区眼病牙病防治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区卫生健康委监督所1所,区卫生健康事务管理中心1所,区卫生健康促进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所(含非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点49所。社会办医院中,综合医院4所,专科医院1所。
全区有卫生工作人员13820人,包含卫生技术人员1138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071人,注册护士5328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66人(按户籍人口算)/9.16人(按常住人口算),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4.53人(按户籍人口算)/3.28人(按常住人口算),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5.92人(按户籍人口算)/4.29人(按常住人口算)。全区实有床位781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8.69张(按户籍人口算)/6.29张(按常住人口算)。
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完成首轮区临床优势学科、特色专科(专病)项目结题验收,组织开展第二、三轮区临床特色专科(专病)阶段性(年度)考核。组织区6个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迎接市级验收。完成2019年度区卫生健康系统科技创新项目结题验收、2020年度项目中期考核评估,按计划开展2023年度项目遴选立项工作。组织完成2021年度区卫生健康委卫生管理类研究课题、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和专项课题的结题以及2022年度项目遴选立项。区卫生健康系统获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区中心医院陶杰)、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然科学基金1项(区中心医院蒋元烨)、医学创新研究专项1项(区中心医院郜俊清)、生物医药科技支撑专项1项(区人民医院郝又国)、启明星计划扬帆专项2项(区中心医院陈进宝、侯旭东)。区中心医院获2022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临床研究专项立项3项(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项目)。入选2022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健康政策研究课题项目(第二轮)1项(区卫生健康委卫生监督所曹振华)。区中心医院刘艳入选2022年度上海市卫生健康委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获普陀区科委2022年科普创新项目2项(区中心医院、区人民医院)。区卫生健康委、区人民医院、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篇研究报告入选《上海卫生健康政策研究年度报告(2021)》(绿皮书)。区人民医院入选2022年上海市首届高价值专利运营大赛百强榜。
加强正面宣传和典型引领。制定《普陀区卫生健康系统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方案》《普陀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通知》。推进“青年医声”理论宣讲活动,10名宣讲员被纳入区百位青年讲师团队伍。开展思政工作研究,11项课题入选区思研会课题,4项被列入区重点课题。加大新闻宣传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梳理疫情期间系统广大医务人员艰苦奋斗的感人事迹和动人瞬间,汇编《靠谱》图文集,制作展板,拍摄《“疫”路有我》回顾总结片。开展“健康‘365’普陀很靠谱”系列活动,策划拍摄“靠谱24小时”系列宣传片4部;开展“靠谱卫生人之我见”展示318条;拍摄展示靠谱团队34期;挖掘推广10项卫生健康“靠谱”品牌。全年在国家、市、区各级媒体刊登转载各类报道1200余条,健康普陀医立方平台推送各类报道1300余篇。参与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100个最美志愿者、100个最佳志愿服务组织、100个最佳志愿服务项目、100个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普陀好人、感动上海年度人物、人文关怀项目(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最美服务窗口等国家、市、区各类先进评选,4人获评“普陀好人”,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光荣与力量——2022年度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奖。(李倍勤 牛晓芬 王晓红)
普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光荣与力量——2022年度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提名奖,
图为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合影(区卫生健康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