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社会组织发展管理

【概况】

2022年,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高位推进,健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大培育扶持力度,开展系列专项整治,推动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以坚强有力的组织体系为根本保证,登记工作依法依规、优化流程,监管职责切实履行,加强项目督导、审计评价、实地抽查,开展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整治、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专项行动、“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以有活力的培育体系为有效动力,加强“零距离·益加盟”党建品牌建设,推动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开展区社联会培训及宣传项目,举办社会组织能力提升培训班;动员指导社会组织在供需对接平台发布供给项目,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全区累计在供需对接平台上参与申报社会组织192个,报送供给服务项目334个。以和谐融合的发展体系为建设方向,通过项目和资金扶持,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中的作用。举办“靠谱慈善行助力同心圆”普陀慈善周系列活动,以云平台分享形式,展现公益组织风采。全区124个社会组织获规范化评估等级,其中5A等级9个,4A等级17个,3A等级98个。至年底,新成立社会组织17个,注销13个,全区登记注册社会组织894个,其中社会团体139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755个,每万人户籍人口拥有社会组织数量10个。(林慧珍)

【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建设】

2022年,按照“树品牌、抓队伍、强基础”工作思路,加强“零距离·益加盟”社会组织党建品牌建设,通过“1+10”党建联盟(区社联会党委和街道镇社联会党组织建设),将党建工作贯穿社会组织运行和发展全过程,落实党建“三同步”要求,在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年检(年报)、评估环节同步推进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通过公益沙龙、以会代训、教育培训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发挥各自优势,参与到防疫保供、专业社会工作者支持、心理援助和志愿服务等行动中,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支持区社会组织新联会“新联益+”服务平台,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组织优势,结对共建办实事,共助乡村振兴发展。(郭春燕)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

2022年,开展“一网通办”网上登记审批工作,加强服务指导,落实登记“两个免于提交”(凡是上海市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凡是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严格社会组织登记审查,发挥区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明确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等相关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加强部门联动,依法履行对社会组织的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贯彻落实“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要求,做好非营利校外培训机构登记管理,依法依规稳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高中阶段教育培训机构“营转非”登记审批。(郭春燕)

【优秀社会组织品牌培树】

2022年,聚焦社会组织典型引领、品牌培树工作,推荐社会组织参选上海市品牌项目、上海市人文关怀心理服务点和品牌工作案例等,上海同达人本儿童关爱发展中心“如影相伴”特殊儿童融合摄影项目入选上海市社会组织品牌项目;长寿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获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获2022年度“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公益之申”十佳公益机构;长寿路街道社区治理促进中心及其申报的民星“智”理计划项目分别获上海市“十大最具活力社区社会组织”“十佳创新展示项目”。依托区社联会和新联会平台,定期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相关培训,推荐社会组织骨干人才参加上海市第三期社会工作高层次人才研修班。通过“普陀民政局”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宣传平台,加强社会组织抗疫宣传,推送“战疫情,‘靠谱’社会组织守‘沪’进行时”系列文章;通过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沪上社会组织”、《上海社会组织》杂志等宣传普陀区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社会治理实践优秀典型和先进经验,培育一批组织健全、自律规范、作用突出的示范型社会组织品牌。(郭春燕)

【社会组织复工复产】

2022年,落实《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相关要求,加强对社保费用缓缴、房屋租金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宣传,梳理统计社会组织承租国有企业房屋场地情况,加强与市、区有关部门沟通,明确房屋租金减免具体政策和要求,核定房租减免名单,缓解社会组织运营困难。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稳岗就业,鼓励区社会组织参加“筑梦公益”上海社会组织联合招聘、普陀区“稳岗纾困服务攻坚百日行动”,多渠道、多维度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主题宣讲等。动员辖区社会组织和公益团队参加第四届上海社会组织公益创业大赛,挖掘公益新生力量,广泛吸引和集聚公益人才和公益项目落地普陀。(郭春燕)

【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2022年,完善培育扶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社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通过鼓励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承担业务主管单位职责、降低开办资金数额、放宽办公场地要求,为立足社区、服务社区的社会组织依法登记创造条件。完善服务支持体系,做实做强“两会一中心”(社会基金会、社会组织联合会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平台,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各类综合服务和指导,对接社区和社会组织需求,为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资金、项目、能力建设等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可优先申请入驻社会组织孵化园地,优先享受减免场所租金等优惠扶持政策。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措施,推广上海市社会组织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应用,鼓励社会力量和市场主体参与公益慈善、生活服务、社区事务和文体活动,扩大服务供给。以社区社会组织为纽带,持续加强对社区群众活动的引导和支持。(郭春燕)

【社区基金会建设与管理】

2022年,发挥社区基金会跨界融合平台优势,广泛凝聚社会资源,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创新、服务民生和社区建设。全年10个街道镇社区基金会接受社会捐赠1752.84万元,资助开展项目108个,项目金额3493.16万元。加强社区基金会人才和品牌建设,组织社区基金会业务骨干参加基金会规范化建设线上线下培训,促进“大手牵小手”工作交流;动员社区基金会申报“壹颗松杯”上海社区基金会公益创投大赛,培树社区公益项目服务品牌,桃浦镇社区基金会“桃浦镇困境儿童家庭服务项目”获金奖,长征镇社区基金会“疫后靠谱第二梯队培育计划”项目获银奖,甘泉路街道社区基金会“阳光行动”肿瘤病人关爱帮扶活动项目获铜奖。(郭春燕)

【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专项行动】

2022年,开展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监管专项行动,组织督促所有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对照12项检查内容,在年检平台填报自查表,对无法通过系统电子填报的,下发纸质表格填报并回收,年内684个社会服务机构完成自查填报。结合年检财务抽查审计和婚介机构、养老机构检查,把非营利监管检查事项纳入重点审计内容,抽查76个社会服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郭春燕)

【社会组织综合监管】

2022年,通过年检(年报)、评估、审计等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社会组织自律诚信和规范化建设。年内781个社会组织参与年检,参检率91.4%,年检合格率90.4%。全区有124家社会组织获得评估等级,其中5A等级9家,4A等级17家,3A等级98家;3A以上等级率13.8%。强化社会组织三级预警网络建设,结合非法社会组织打击整治,加强预警信息员培训和指导,发挥预警网络效能,开展非营利性婚介机构整治行动、社区废旧衣物公开募捐活动全面排查。推进社会组织信用建设,强化信用监管在社会组织登记审批、购买服务、推优表彰等方面应用。(郭春燕)

【“新联益+”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计划】

2022年,贯彻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响应上海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区民政局联动区委统战部、区合作交流办、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等“靠谱党建”联盟资源,整合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组织优势,支持普陀区社会组织新联会“新联益+”服务平台,结对共建办实事,共助乡村振兴发展。普陀区社会组织新联会“新联益+”援滇代表团与对口支援地区云南省有关市、县(区)党委、乡村振兴局等就社会服务领域开展3场座谈交流,通过云南乡村振兴项目公益调研、实施,推动会员单位公益品牌——2个“未爱小屋”、3间“钟扬种子实验室”、3个“益间e站”正道公益网络安全宣传站、3个“纳样美”劳创科普公益站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昭通市巧家县和鲁甸县落地挂牌。聚焦未成年人正向发展,汇聚社会公益资源力量共援共建,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昭通市巧家县和鲁甸县捐建“新联书屋”3个,向中小学生捐赠“新联温暖包(帽子、手套、围巾三件套)”350套。代表团成员发挥专业优势,组成职业启蒙导师队伍,为东川一中、巧家二中、鲁甸崇文中学400多名学子开展职业启蒙,开设“社会工作者”“整理收纳师”“网络安全工程师”“传媒人”等10余节职业分享课程。(郭春燕)